复习提纲吧 关注:87贴子:554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
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
4.其他
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
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推导顺序)
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1楼2009-12-29 12:39回复
    • 180.90.15.*
    谢谢你


    2楼2010-06-19 15:47
    回复
      • 112.94.26.*
      硕死了,做好事


      3楼2010-07-19 15:48
      回复
        不错诶


        4楼2010-09-17 16:44
        回复


          5楼2010-09-23 16:50
          回复
            有点懵


            6楼2010-10-07 16:13
            回复
              bu cho


              7楼2010-11-07 12:13
              回复
                


                8楼2010-11-19 21:33
                回复
                  挺好的


                  9楼2010-12-06 21:50
                  回复
                    不错啊!!!挺好的
                    !!!


                    10楼2010-12-31 19:05
                    回复
                      ..


                      11楼2011-01-03 14:44
                      回复
                        不错     !!!!   呵呵!但        我们     。 现在 。。。。。真的         。。没学 -------------------------------------------电路。。。。。。。。。。。。。。。


                        12楼2011-01-08 19:43
                        回复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   108 m   /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   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   /s合   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0m   /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   15℃   )。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IP属地:山东13楼2011-01-09 21:52
                          回复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1    
                                      2    
                                      3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   108m   /s=3×   105km   /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   108m   /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IP属地:山东15楼2011-01-09 21:52
                            回复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凹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IP属地:山东16楼2011-01-09 2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