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再在亮吧发一遍。
真以为乐毅是带着一个弱燕差点灭齐的?
公元前二八七年,赵国赵梁攻齐;
公元前二八六年,赵国韩徐为攻齐;
公元前二八五年,秦昭襄王与楚顷襄王会于宛;与赵惠文王会于中阳;秦国蒙骜伐齐河东,【先出声于天下】;
次年秦昭襄王与魏昭王会于宜阳,与韩釐王会于新城。同年燕昭王入赵会见赵惠文王;摆明了是五国联合伐齐,外交工作做的好好的。
而《赵世家》里说得明明白白,【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
《秦本纪》:【二十三年,尉斯离与三晋、燕伐齐,破之济西。】
(《燕世家》、《楚世家》对于联军国家说法不一,一般是指秦赵燕魏韩五国。)
而乐毅伐齐的过程中,成功的关键是因为他多逆天的军事才能?
乐毅作为燕赵共相,他伐齐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两场大会战,即济西与秦周两战。除了五国联军的优势兵力,齐国自己也是不停地出昏招给机会。
济西之战,《吕氏春秋》:【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將,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刬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之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声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战国策·齐策六》也有记载。很明显是齐王瞎搞,临战侮辱主将触子,导致触子报复社会直接把齐军送了。这要吹乐毅很厉害?
秦周之战,《吕氏春秋》:【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达子请求给士卒发赏金,鼓舞士气,齐王不给,导致大败。又是齐湣王作死导致的败局,又要吹因为乐毅多厉害?
吹乐毅如何以一弱燕逆天改命是假的,真正的目的都是黑诸葛亮北伐无功罢了。
吹功业说到底还是想吹能力,可惜功业跟能力不是完全正相关的。诸葛亮斩首破城这种数据是不多的,没事。最喜欢刷这种数据的,早一点的像曹参周勃,近的有乐进于禁之流,他们的传记有大量这样的数据记载。而公认的军事家,孙武司马穰苴这种,也不需要靠斩首破城这样的数据来吹嘘。
真以为乐毅是带着一个弱燕差点灭齐的?
公元前二八七年,赵国赵梁攻齐;
公元前二八六年,赵国韩徐为攻齐;
公元前二八五年,秦昭襄王与楚顷襄王会于宛;与赵惠文王会于中阳;秦国蒙骜伐齐河东,【先出声于天下】;
次年秦昭襄王与魏昭王会于宜阳,与韩釐王会于新城。同年燕昭王入赵会见赵惠文王;摆明了是五国联合伐齐,外交工作做的好好的。
而《赵世家》里说得明明白白,【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
《秦本纪》:【二十三年,尉斯离与三晋、燕伐齐,破之济西。】
(《燕世家》、《楚世家》对于联军国家说法不一,一般是指秦赵燕魏韩五国。)
而乐毅伐齐的过程中,成功的关键是因为他多逆天的军事才能?
乐毅作为燕赵共相,他伐齐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两场大会战,即济西与秦周两战。除了五国联军的优势兵力,齐国自己也是不停地出昏招给机会。
济西之战,《吕氏春秋》:【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將,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刬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之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声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战国策·齐策六》也有记载。很明显是齐王瞎搞,临战侮辱主将触子,导致触子报复社会直接把齐军送了。这要吹乐毅很厉害?
秦周之战,《吕氏春秋》:【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达子请求给士卒发赏金,鼓舞士气,齐王不给,导致大败。又是齐湣王作死导致的败局,又要吹因为乐毅多厉害?
吹乐毅如何以一弱燕逆天改命是假的,真正的目的都是黑诸葛亮北伐无功罢了。
吹功业说到底还是想吹能力,可惜功业跟能力不是完全正相关的。诸葛亮斩首破城这种数据是不多的,没事。最喜欢刷这种数据的,早一点的像曹参周勃,近的有乐进于禁之流,他们的传记有大量这样的数据记载。而公认的军事家,孙武司马穰苴这种,也不需要靠斩首破城这样的数据来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