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期间从现场教学到云课堂教学,信息专业技术的运用、云课堂语言的组织、时间的把控、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教材的处理与把握等行为表现等都实现了“云操作”。在“云课堂”的背景下,建构教师自我反思的路径,既是学生深度参与的需要 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通过云课堂实录课的有效路径后再认识、再创造,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修正教学行为,以“云课堂”为载体,提升教学效率,以“云交流”为载体,完善教学行为, 以“云教研”为载体,推敲教学细节,以“云学习”为载体,促教师自主发展。从而提高反思的能力,增强教师对教材、课堂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 云课堂 建构 自我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基于疫情的需要
2020年初,全民战“疫”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家中过上了比上班还忙碌的日子;他们每天要在线上与学生互动沟通、疏解情绪、答疑释惑;他们积极开展着“延期开学”的研讨备课、录课以及教研工作。没错!他们就是老师,不在囿于固定的教室,而是“宅”在家中,纷纷使用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等,以线上云课堂方式迎来新学期。他们所有的工作都实现了“云操作”,信息专业技术的运用、云课堂语言的组织、时间的把控、提高学生的兴趣等对老师来说线下转变为线上的 “云课堂”是一项全新的体验和挑战,但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拓展了新的途径。
2.基于我校的“云课堂”教学思考
学校在建德市教育局装备中心指导下做好钉钉平台网络直播和在线学习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培训工作,制订“停课不停学”实施方案,完善“云课堂”常规管理制度。年级组、备课组统一制订学生在家作息时间表及课表,统筹各类学习资源,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任课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线上课堂学习与线下跟踪指导的无缝对接。强化“云课堂”学习指导工作,班主任、科任教师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及时发布开课信息,指导学生按照相关要求进入指定的钉钉平台参加“云课堂”的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积极做好“云课堂”教研服务工作,定期开展学科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及时发现线上教学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总结推广成功案例,确保线上教学有序有效开展。
图1:语文组线上教研活 动
图2:数学组线上教研活动
(二)研究的价值
从现场教学到云课堂教学,教学的时空变了,教学的话题、内容、方式和要求,也应当作相应的变化,如果只是把屏幕当成黑板,教师依然高高地站在虚拟的讲台上,继续教室里的讲授方式,学生的视力、教师的体力都会出现不适,甚至可能会导致得不偿失的身体伤害。 在此情此景下,构建教师自我反思的路径,升级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迫在眉捷。
1.学生深度参与的需要
如何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呈现,挖掘教学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触发学生持久的学习激情,深入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如何通过合理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让所有学生能展示他们的成就,表达后续继续追求进步、实现成功的信心;怎样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地思考问题,问为什么并主动地寻找答案,而不仅仅是学生紧盯远程教学的屏幕等待着教师提供的答案。这系列问题的解决,将特殊时期的云课堂从屏幕转向头脑,从屏幕呈现转向学生自己与内心的对话。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过程,意识到教师主体的积极参与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增强,单纯的我讲你听,缺乏双向互动和自我实践反思,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和实践,使其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从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与造就才有可能。
为此,云课堂实录课为教师反思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效的路径,正视指向“真教育”的那些基本的、而且长期存在的教学问题,积极努力探索,提高专业知识。由此可能会带来课程与教学全新的“核裂变”,让疫情也成为推动教育教研的真正的变革力量。
(三)“云课堂”研究的现状
“云课堂”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源于“一对一数字化的学习”。2007年起国内也多种形式开始“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试点,以绿色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2011年以杭州二中平板电脑为载体,在教师备课、上课、知识研究、作业布置批改、错题分析得以突破。综合所述,一线教师更关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对研究教师自身发展相对较少,对于课堂教学环境、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反思深入研究尚存空白,特别对于研究方法需要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比较单一。这次疫情下,云课堂实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对教师教学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二、研究的设计
(一)概念界定
“微型教学”:“微型教学”,简单理解为“云课堂”。利用软件系统进行录课、直播,教师把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内容在线上呈现,其他教师或学生利用“云教育”技术在异地进行同步听课、评课。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网络处理、回放,对教师教学技教学过程进行打磨、研讨。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主动地、积极地、自发地去思考课堂教学的预设、目标的达成、资源的利用和学生的发展等,基于问题的分析去重新建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和自我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二)研究的目标
1.教师“云课堂”上的信息专业技术的运用、云课堂语言的组织、时间的把控、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教材的处理与把握等行为表现,通过自我反思云课堂实录课的有效路径后再认识、再创造,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修正教学行为。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对教材、课堂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4.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
1.以“云课堂”为载体,提升教学效率
2.以“云交流”为载体,完善教学行为
3.以“云教研”为载体,推敲教学细节
4.以“云学习”为载体,促教师自主发展
(四)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师的“云课堂”实践,进行心得及经验的总结,作为研究的依据。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教师个案研究在专业成长中的行动策略,及时调整研究行为,从而分析成长性教师的共性。
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及时的搜集和整理,对各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形成结题报告。
三、研究的实践
(一)以“云课堂”为载体,提升教学效率
1.完善“云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云技术的采集工具,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网络回放处理,对教师个人教学过程进行打磨,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按照完整的教学活动设计“云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练习设计、作业布置、拓展延伸、学生活动都有预设。
(2)教师提前备课,对教学活动的步骤和环节合理设计。
(3)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确定教学进度,在课堂中融入学生感兴趣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自我问诊,反思有效度、深度、高度。
以“云课堂”为研究载体,课后重播,围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进行自我反思,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以云课堂学生的作业、测验等教学反馈中反思教学过程,想一想为什么某个问题、某个知识点学生普遍掌握得很好或者很不好,认真回想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通过对同一课例反复实践、反复揣磨,在课例的精品化过程中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为提升教师线上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带动教师以思促教,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有效性,更楼小学开展了“且行且思——听听自己的课”活动。每位老师选择自己的一节云课堂,以观看回放的方式进行自我听课,边听边自省不足之处,听课过后撰写自我听课反思。
图3:各学科老师且行且思——听自己的课堂实录
听了自己的课,老师们认真进行反思,有的老师关注了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否简洁明了,有的老师关注了20分钟内的重难点是否有效安排,有的老师关注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还有的老师关注了如何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线上教学反思 吴慧娟
线上教学已经时间已经不短了。在这段时间里也学会了很多,从名名不经传的老师成了一名19 线主播。是一个艰难的成长过程。好在有很多的同事,前辈的教导,也慢慢的能上课了。
线上教学不比课堂教学,孩子没有在老师的关注下学习,很多孩子都是独自一人在家上网课,面对冷冰冰的屏幕。孩子自主学习可能会成为难题。这就要求老师要有精心准备的课件,精炼的语言,有条理的讲解。才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刚刚观看了自己的直播回放,把自己的上课教学进行总结。
网络不够稳定,课经常会卡顿。引起孩子的骚动。课堂语言还需要精炼,习惯了课堂教学,面对的又是一个个小孩子,在语言上就显得啰嗦点。知识点的讲解需要精讲精炼。课堂上的课件虽然来自名师之手,但对于我班学生来讲并不一定适用。我的孩子和城里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照搬硬套可能不行,所以有时上课,我干脆抛去课件,针对自己班里的孩子用适合班里孩子的方法来讲解,虽然枯燥点,但学习效率还是可行的。
自己的学生只有自己懂,课堂上,我也会关注每个淘气顽皮的孩子,隔着屏幕会给孩子提出要求,毕竟都是十来岁的孩子,他们缺乏主动性,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失去控制自我的能力。现在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在上课时已经进入了常态化。每天上课人数达到百分之90 。完成作业情况也比较好。大部分同学都能及时提交及时订正。 线上教学要和家长多沟通。当我发现学生没有上课时,我会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沟通。了解原因,有时还要进行面对面的教学,补差工作不放松。
自我听课反思 邓昕
线上上课已有一个多月时间,刚开始茫然无措,上课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今天通过看直播回放,听了自己最近上的一节五年级的英语课,发现自己的上课状态还真有点主播的样子呢。上课过程有条不紊,与孩子们的互动流畅自然,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用语不够简洁,教学活动不够精炼,以至于延时了几分钟。
通过最近参加一些学校和全市线上教研活动和自己的摸索,个人觉得线上上课关键在于课前准备,包括备课、课前调试都非常重要,准备充分之后再进行课堂教学,自己的节奏就不会乱了。由于网课一节课时间较短,每一分钟做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接下去的线上教学,我会多花精力在备课方面,精简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网课效率。
《简便计算》线上教学自我听课教学反思 王荣强
近一周时间我一直在教学运算定律和简算,静下心来听一听自己的课,感触颇深。
首先听后第一感觉自己“是吧”,“对吧”口头禅太多,因为生怕学生掌握不到位,不必要的语言出现过多,教学不够精简严谨,以后应当注意改正。平时网上教学时,因为连麦所耗费的时间长,所以我习惯运用聊天信息面板与学生进行互动,最近的涉及简便运算的课堂我发现学生发言逐渐变少,究其因果肯定是学生掌握程度不够。在练习计算时,我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计算,然而如何保证学生在这段时间能够认真完成并思考呢,这是我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无法精确掌握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随着简算类型的不断增多,学生开始对一些类型混淆了,特别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混淆的最多,这是我根据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堂发言所了解到的问题。课堂上我总是强调“25×4”、“125×8”这两组特殊数据,但是我忽略了让学生明白简便运算核心在于“凑整”,归根结底是运用这些特殊数据能够凑整,这里我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强调和强化练习。
图4:各学科教师听课反思
(二) 以“云交流”为载体,完善教学行为
倡导同学科教师通过云课堂案例,对自己的教学或同伴的教学进行思考,不断发现、提出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问题悬挂”、“问题会诊”的方式,一起讨论解决。对确实解决不了的重大困惑或疑难问题,确立为个人或教研组的研究主题。组长制定具体、灵活、开放、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活动中教师要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对研究过程要及时反思,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修正教学行为。
图5:五年级语文组、科学组线上线下衔接研讨
图六:各年级组学科计划线上研讨
(三)以“云教研”为载体,推敲教学细节
“云教研”就是利用微信、QQ、钉钉建立“云教研”平台,把网络备课与网络研讨融合在一起。通过“云教研”平台开展主题研讨,参与在线备课、在线评课等网络教研活动,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教师采取“独立主备、分角色复备、专家点评、择优应用”的“云教研”模式。即教师把自己主备教案上传学校的服务器“云存储”,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选用不同颜色在存储的备课上进行批注,把自己的教学想融人原来的备课当中,实现二次、三次的复备,同年级的教师共同完成本章节内容,推敲教学细节,充分利用“云教研”的共享,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图七:二年级组语文教师线下对接推敲教学细节
3月6日,建德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线上教学“晒”课活动拉开帷幕。以这次比赛为契机,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此次语文教研活动,老师们观摩指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距离无法阻挡我们教研的热情,张根花副校长带领学校语文骨干老师在线听课。大家结合线上授课的经验,课后在微信群通过语音、文字等方式各抒己见。一个星期的时间,备课——上课——讨论——反思——重新备课——再次上课,大到教学板块,小到环节过渡,一遍又一遍,在多次讨论下帮助徐老师优化教学设计,按照要求严格把控教学时间,提升教学质量,确保课堂呈现出良好效果,不断学习,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图八:语文组教师线上教学“晒”课研讨
3月13日建德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线上教学“晒”课第二轮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正式开展。我校邵雪敏老师参加了此次比赛。邵雪敏老师进行了多次试教,张金元校长、王红星副校长以及更楼小学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磨课,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研讨中,领导、教师倾心互动,梳理经验、归纳提升,共同推敲课堂教学细节,达成新的共识。
图九:数学组教师线上教学“晒”课研讨
(四)以“云学习”为载体,促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领者,教师自身的发展非常重要。为此,利用之江汇下的学校网站,开通教师自主“云教育”学习系统,设立中、长期目标,提高自身搜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等环节集中起来,建立统一的“云教育”空间,实现各类资源的高效整合,提升了个人成长效率,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图十:学校之江汇网站
围绕学校的教育发展,建立学校优质共同体,根据学科的特点,将采购的优质资源、自制的课件资料等上传到学校共同体网站中,供教师学生下载使用。网站中不仅有教研组教研记录、教学参考资料、学科教学成果、学科电子教案,优秀教课例等,还有与中小学现行教材配套的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并且随时都可以更新页面。教师登录主题网站可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动态、把握课程改革信息、下载教学资料等。
图十一:共同体学校网站
四、研究的成效
线上教学结束的那一天,不是完成了它的使命,而成为完善我们教育教学的“助推器”。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把在线上教学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成果发扬光大,使“平面”的教学和“空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牢牢抓住教学内涵的前提下,拓宽其外延,提升教学的信息量,实现教学效能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教育向智能时代过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站在集体的角度研究教学
1、以备课组为单位,发挥小而灵活的特点组织集体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网上教学,对于没有接触过此种方式的我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教师把网络备课与网络研讨融合在一起,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集体教研,以集体的力量去战胜困难。每周五备课组长就会把下周的教学计划发到微信群里,组内老师一起审核,备课组的老师们花大量时间去在各种网络资源里挑选合适的可衔接的视频,包括如何布置有针对性的且难易适中的作业,这些都要反复推敲。这种通过“云教研”平台开展主题研讨,参与在线备课、在线评课等网络教研活动,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二次、三次的复备,同年级的教师共同完成本章节内容,推敲教学细节,充分利用“云教研”的共享,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图十二: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线上备课研讨
2、市级大学科组进行总体调控和理论学习的支持,发挥引领作用,对每一周的计划安排进行总体调控,对低段和中高段的不同要求进行区分;利用学科大组的微信群里及时发布推送市里的优质资源以供老师们参考使用;在组内开展理论学习,让老师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线上教学。市级学科大组在钉钉平台上进行了网络教研,老师分享了自己制作的微课,网络教研真正打破了学校的壁垒,开阔思路给老师一个更高的起点,从而备好课、上好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图十三:市学科组线上备课研讨
(二)站在互动的角度生成教学
1、合理预习,教学导学。
备课组根据线上备课的研讨,形成年级各学科预习计划后,老师们就会提前一天将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发到各班的班级群,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老师们并且适时将知识点梳理出来,以便同学们在线听课时更能把握要点,学生养成带着目标预习的好习惯。
2、线上答疑,化难为易。
线上教学十几分钟只能把基础知识讲完,后续知识拓展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互动答疑对于数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除了互动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时间也从原来的学校上课时间变成了现在几乎24小时的无缝对接,家庭作业辅导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别样的云辅导教学,却有课堂教学同样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图十四:老师学生线上交流
(三)站在同步课堂角度促发展
借助名师的同步课堂的资源,向名师学习。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试着学习,对练习、提问、强化知识、补充知识逐一深入研究,在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并根据学生情况对名师资源进行解构,因材施教将名师课堂与自己的课堂进行完美融合。如何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 “如何高效实现作业统计与批改”到“如何进一步巩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形成课题式问题,从而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一学期以来获得主要成绩如:建德市小学科学教师“新教材 新实践”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建德市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与优质课评选二等奖,新入职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四名教师建德市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 新实践”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建德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建德小学科学新教材新实践课堂教学评比三等奖,建德小学语文新教材新实践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建德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小学语文、数学三等奖,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专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1个,建德市立项小课题5个。实践证明本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运用相关理论,积极探索有效发展学生能力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使课题服务于学生。
图十五:老师线上学习名师课堂
五、参考文献
[1] 黄勇 杨德清.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思考与实施[A].2020,
[2] 张虎鸣;教学反思之我见[J];教育革新;2009年05期
[3]张艳明;教在课堂 研在云端——基于云平台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实施[J];科学大
众(科学教育);2019年08期
[4] 王瑞华;网络教学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与行为模式选择[J];教学与管
理;2003年33期
[5] 张桂霞; 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2018年18期
[6]马春凤;;课堂教学中的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年24期
【关键词】 云课堂 建构 自我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基于疫情的需要
2020年初,全民战“疫”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家中过上了比上班还忙碌的日子;他们每天要在线上与学生互动沟通、疏解情绪、答疑释惑;他们积极开展着“延期开学”的研讨备课、录课以及教研工作。没错!他们就是老师,不在囿于固定的教室,而是“宅”在家中,纷纷使用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等,以线上云课堂方式迎来新学期。他们所有的工作都实现了“云操作”,信息专业技术的运用、云课堂语言的组织、时间的把控、提高学生的兴趣等对老师来说线下转变为线上的 “云课堂”是一项全新的体验和挑战,但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拓展了新的途径。
2.基于我校的“云课堂”教学思考
学校在建德市教育局装备中心指导下做好钉钉平台网络直播和在线学习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培训工作,制订“停课不停学”实施方案,完善“云课堂”常规管理制度。年级组、备课组统一制订学生在家作息时间表及课表,统筹各类学习资源,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任课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线上课堂学习与线下跟踪指导的无缝对接。强化“云课堂”学习指导工作,班主任、科任教师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及时发布开课信息,指导学生按照相关要求进入指定的钉钉平台参加“云课堂”的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积极做好“云课堂”教研服务工作,定期开展学科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及时发现线上教学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总结推广成功案例,确保线上教学有序有效开展。
图1:语文组线上教研活 动
图2:数学组线上教研活动
(二)研究的价值
从现场教学到云课堂教学,教学的时空变了,教学的话题、内容、方式和要求,也应当作相应的变化,如果只是把屏幕当成黑板,教师依然高高地站在虚拟的讲台上,继续教室里的讲授方式,学生的视力、教师的体力都会出现不适,甚至可能会导致得不偿失的身体伤害。 在此情此景下,构建教师自我反思的路径,升级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迫在眉捷。
1.学生深度参与的需要
如何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呈现,挖掘教学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触发学生持久的学习激情,深入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如何通过合理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让所有学生能展示他们的成就,表达后续继续追求进步、实现成功的信心;怎样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地思考问题,问为什么并主动地寻找答案,而不仅仅是学生紧盯远程教学的屏幕等待着教师提供的答案。这系列问题的解决,将特殊时期的云课堂从屏幕转向头脑,从屏幕呈现转向学生自己与内心的对话。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过程,意识到教师主体的积极参与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增强,单纯的我讲你听,缺乏双向互动和自我实践反思,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只有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和实践,使其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从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与造就才有可能。
为此,云课堂实录课为教师反思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效的路径,正视指向“真教育”的那些基本的、而且长期存在的教学问题,积极努力探索,提高专业知识。由此可能会带来课程与教学全新的“核裂变”,让疫情也成为推动教育教研的真正的变革力量。
(三)“云课堂”研究的现状
“云课堂”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源于“一对一数字化的学习”。2007年起国内也多种形式开始“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试点,以绿色电子书包和“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发展。2011年以杭州二中平板电脑为载体,在教师备课、上课、知识研究、作业布置批改、错题分析得以突破。综合所述,一线教师更关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对研究教师自身发展相对较少,对于课堂教学环境、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反思深入研究尚存空白,特别对于研究方法需要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比较单一。这次疫情下,云课堂实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对教师教学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二、研究的设计
(一)概念界定
“微型教学”:“微型教学”,简单理解为“云课堂”。利用软件系统进行录课、直播,教师把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内容在线上呈现,其他教师或学生利用“云教育”技术在异地进行同步听课、评课。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网络处理、回放,对教师教学技教学过程进行打磨、研讨。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主动地、积极地、自发地去思考课堂教学的预设、目标的达成、资源的利用和学生的发展等,基于问题的分析去重新建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和自我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二)研究的目标
1.教师“云课堂”上的信息专业技术的运用、云课堂语言的组织、时间的把控、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教材的处理与把握等行为表现,通过自我反思云课堂实录课的有效路径后再认识、再创造,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修正教学行为。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对教材、课堂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4.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
1.以“云课堂”为载体,提升教学效率
2.以“云交流”为载体,完善教学行为
3.以“云教研”为载体,推敲教学细节
4.以“云学习”为载体,促教师自主发展
(四)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师的“云课堂”实践,进行心得及经验的总结,作为研究的依据。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教师个案研究在专业成长中的行动策略,及时调整研究行为,从而分析成长性教师的共性。
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及时的搜集和整理,对各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形成结题报告。
三、研究的实践
(一)以“云课堂”为载体,提升教学效率
1.完善“云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云技术的采集工具,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网络回放处理,对教师个人教学过程进行打磨,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按照完整的教学活动设计“云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练习设计、作业布置、拓展延伸、学生活动都有预设。
(2)教师提前备课,对教学活动的步骤和环节合理设计。
(3)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确定教学进度,在课堂中融入学生感兴趣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自我问诊,反思有效度、深度、高度。
以“云课堂”为研究载体,课后重播,围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等进行自我反思,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以云课堂学生的作业、测验等教学反馈中反思教学过程,想一想为什么某个问题、某个知识点学生普遍掌握得很好或者很不好,认真回想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通过对同一课例反复实践、反复揣磨,在课例的精品化过程中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为提升教师线上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带动教师以思促教,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有效性,更楼小学开展了“且行且思——听听自己的课”活动。每位老师选择自己的一节云课堂,以观看回放的方式进行自我听课,边听边自省不足之处,听课过后撰写自我听课反思。
图3:各学科老师且行且思——听自己的课堂实录
听了自己的课,老师们认真进行反思,有的老师关注了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否简洁明了,有的老师关注了20分钟内的重难点是否有效安排,有的老师关注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还有的老师关注了如何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线上教学反思 吴慧娟
线上教学已经时间已经不短了。在这段时间里也学会了很多,从名名不经传的老师成了一名19 线主播。是一个艰难的成长过程。好在有很多的同事,前辈的教导,也慢慢的能上课了。
线上教学不比课堂教学,孩子没有在老师的关注下学习,很多孩子都是独自一人在家上网课,面对冷冰冰的屏幕。孩子自主学习可能会成为难题。这就要求老师要有精心准备的课件,精炼的语言,有条理的讲解。才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刚刚观看了自己的直播回放,把自己的上课教学进行总结。
网络不够稳定,课经常会卡顿。引起孩子的骚动。课堂语言还需要精炼,习惯了课堂教学,面对的又是一个个小孩子,在语言上就显得啰嗦点。知识点的讲解需要精讲精炼。课堂上的课件虽然来自名师之手,但对于我班学生来讲并不一定适用。我的孩子和城里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照搬硬套可能不行,所以有时上课,我干脆抛去课件,针对自己班里的孩子用适合班里孩子的方法来讲解,虽然枯燥点,但学习效率还是可行的。
自己的学生只有自己懂,课堂上,我也会关注每个淘气顽皮的孩子,隔着屏幕会给孩子提出要求,毕竟都是十来岁的孩子,他们缺乏主动性,缺乏积极性,特别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失去控制自我的能力。现在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在上课时已经进入了常态化。每天上课人数达到百分之90 。完成作业情况也比较好。大部分同学都能及时提交及时订正。 线上教学要和家长多沟通。当我发现学生没有上课时,我会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沟通。了解原因,有时还要进行面对面的教学,补差工作不放松。
自我听课反思 邓昕
线上上课已有一个多月时间,刚开始茫然无措,上课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今天通过看直播回放,听了自己最近上的一节五年级的英语课,发现自己的上课状态还真有点主播的样子呢。上课过程有条不紊,与孩子们的互动流畅自然,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用语不够简洁,教学活动不够精炼,以至于延时了几分钟。
通过最近参加一些学校和全市线上教研活动和自己的摸索,个人觉得线上上课关键在于课前准备,包括备课、课前调试都非常重要,准备充分之后再进行课堂教学,自己的节奏就不会乱了。由于网课一节课时间较短,每一分钟做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接下去的线上教学,我会多花精力在备课方面,精简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网课效率。
《简便计算》线上教学自我听课教学反思 王荣强
近一周时间我一直在教学运算定律和简算,静下心来听一听自己的课,感触颇深。
首先听后第一感觉自己“是吧”,“对吧”口头禅太多,因为生怕学生掌握不到位,不必要的语言出现过多,教学不够精简严谨,以后应当注意改正。平时网上教学时,因为连麦所耗费的时间长,所以我习惯运用聊天信息面板与学生进行互动,最近的涉及简便运算的课堂我发现学生发言逐渐变少,究其因果肯定是学生掌握程度不够。在练习计算时,我留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计算,然而如何保证学生在这段时间能够认真完成并思考呢,这是我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无法精确掌握大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随着简算类型的不断增多,学生开始对一些类型混淆了,特别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混淆的最多,这是我根据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堂发言所了解到的问题。课堂上我总是强调“25×4”、“125×8”这两组特殊数据,但是我忽略了让学生明白简便运算核心在于“凑整”,归根结底是运用这些特殊数据能够凑整,这里我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强调和强化练习。
图4:各学科教师听课反思
(二) 以“云交流”为载体,完善教学行为
倡导同学科教师通过云课堂案例,对自己的教学或同伴的教学进行思考,不断发现、提出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通过“问题悬挂”、“问题会诊”的方式,一起讨论解决。对确实解决不了的重大困惑或疑难问题,确立为个人或教研组的研究主题。组长制定具体、灵活、开放、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活动中教师要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对研究过程要及时反思,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修正教学行为。
图5:五年级语文组、科学组线上线下衔接研讨
图六:各年级组学科计划线上研讨
(三)以“云教研”为载体,推敲教学细节
“云教研”就是利用微信、QQ、钉钉建立“云教研”平台,把网络备课与网络研讨融合在一起。通过“云教研”平台开展主题研讨,参与在线备课、在线评课等网络教研活动,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教师采取“独立主备、分角色复备、专家点评、择优应用”的“云教研”模式。即教师把自己主备教案上传学校的服务器“云存储”,同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选用不同颜色在存储的备课上进行批注,把自己的教学想融人原来的备课当中,实现二次、三次的复备,同年级的教师共同完成本章节内容,推敲教学细节,充分利用“云教研”的共享,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图七:二年级组语文教师线下对接推敲教学细节
3月6日,建德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线上教学“晒”课活动拉开帷幕。以这次比赛为契机,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此次语文教研活动,老师们观摩指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距离无法阻挡我们教研的热情,张根花副校长带领学校语文骨干老师在线听课。大家结合线上授课的经验,课后在微信群通过语音、文字等方式各抒己见。一个星期的时间,备课——上课——讨论——反思——重新备课——再次上课,大到教学板块,小到环节过渡,一遍又一遍,在多次讨论下帮助徐老师优化教学设计,按照要求严格把控教学时间,提升教学质量,确保课堂呈现出良好效果,不断学习,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图八:语文组教师线上教学“晒”课研讨
3月13日建德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线上教学“晒”课第二轮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正式开展。我校邵雪敏老师参加了此次比赛。邵雪敏老师进行了多次试教,张金元校长、王红星副校长以及更楼小学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磨课,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研讨中,领导、教师倾心互动,梳理经验、归纳提升,共同推敲课堂教学细节,达成新的共识。
图九:数学组教师线上教学“晒”课研讨
(四)以“云学习”为载体,促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领者,教师自身的发展非常重要。为此,利用之江汇下的学校网站,开通教师自主“云教育”学习系统,设立中、长期目标,提高自身搜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等环节集中起来,建立统一的“云教育”空间,实现各类资源的高效整合,提升了个人成长效率,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图十:学校之江汇网站
围绕学校的教育发展,建立学校优质共同体,根据学科的特点,将采购的优质资源、自制的课件资料等上传到学校共同体网站中,供教师学生下载使用。网站中不仅有教研组教研记录、教学参考资料、学科教学成果、学科电子教案,优秀教课例等,还有与中小学现行教材配套的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并且随时都可以更新页面。教师登录主题网站可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动态、把握课程改革信息、下载教学资料等。
图十一:共同体学校网站
四、研究的成效
线上教学结束的那一天,不是完成了它的使命,而成为完善我们教育教学的“助推器”。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把在线上教学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成果发扬光大,使“平面”的教学和“空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牢牢抓住教学内涵的前提下,拓宽其外延,提升教学的信息量,实现教学效能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教育向智能时代过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站在集体的角度研究教学
1、以备课组为单位,发挥小而灵活的特点组织集体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网上教学,对于没有接触过此种方式的我们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教师把网络备课与网络研讨融合在一起,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集体教研,以集体的力量去战胜困难。每周五备课组长就会把下周的教学计划发到微信群里,组内老师一起审核,备课组的老师们花大量时间去在各种网络资源里挑选合适的可衔接的视频,包括如何布置有针对性的且难易适中的作业,这些都要反复推敲。这种通过“云教研”平台开展主题研讨,参与在线备课、在线评课等网络教研活动,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二次、三次的复备,同年级的教师共同完成本章节内容,推敲教学细节,充分利用“云教研”的共享,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图十二:三年级数学备课组线上备课研讨
2、市级大学科组进行总体调控和理论学习的支持,发挥引领作用,对每一周的计划安排进行总体调控,对低段和中高段的不同要求进行区分;利用学科大组的微信群里及时发布推送市里的优质资源以供老师们参考使用;在组内开展理论学习,让老师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线上教学。市级学科大组在钉钉平台上进行了网络教研,老师分享了自己制作的微课,网络教研真正打破了学校的壁垒,开阔思路给老师一个更高的起点,从而备好课、上好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图十三:市学科组线上备课研讨
(二)站在互动的角度生成教学
1、合理预习,教学导学。
备课组根据线上备课的研讨,形成年级各学科预习计划后,老师们就会提前一天将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发到各班的班级群,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老师们并且适时将知识点梳理出来,以便同学们在线听课时更能把握要点,学生养成带着目标预习的好习惯。
2、线上答疑,化难为易。
线上教学十几分钟只能把基础知识讲完,后续知识拓展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互动答疑对于数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除了互动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时间也从原来的学校上课时间变成了现在几乎24小时的无缝对接,家庭作业辅导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别样的云辅导教学,却有课堂教学同样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图十四:老师学生线上交流
(三)站在同步课堂角度促发展
借助名师的同步课堂的资源,向名师学习。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试着学习,对练习、提问、强化知识、补充知识逐一深入研究,在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参的基础上,并根据学生情况对名师资源进行解构,因材施教将名师课堂与自己的课堂进行完美融合。如何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 “如何高效实现作业统计与批改”到“如何进一步巩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形成课题式问题,从而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一学期以来获得主要成绩如:建德市小学科学教师“新教材 新实践”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建德市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与优质课评选二等奖,新入职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四名教师建德市小学语文教师“新教材 新实践”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建德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建德小学科学新教材新实践课堂教学评比三等奖,建德小学语文新教材新实践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建德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小学语文、数学三等奖,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专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1个,建德市立项小课题5个。实践证明本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运用相关理论,积极探索有效发展学生能力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使课题服务于学生。
图十五:老师线上学习名师课堂
五、参考文献
[1] 黄勇 杨德清.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思考与实施[A].2020,
[2] 张虎鸣;教学反思之我见[J];教育革新;2009年05期
[3]张艳明;教在课堂 研在云端——基于云平台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实施[J];科学大
众(科学教育);2019年08期
[4] 王瑞华;网络教学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与行为模式选择[J];教学与管
理;2003年33期
[5] 张桂霞; 教师自我反思的有效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2018年18期
[6]马春凤;;课堂教学中的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