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最百听不厌的小人鱼的故事,听到她为了得到一双人类的腿和心爱的王子在一起,甘心让WO婆GE去舌头而变成了哑巴,不能告诉王子她才是真正救他的人而变成了泡沫我总是眼泪汪汪。还记得妈妈边帮我擦眼泪边启发我说,你看小人鱼就是不会写字呀,如果她会写字她就可以把原原本本都写出来告诉王子,他们不就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啦?于是幼小的我懵懵懂懂地好像就这样理解了写字的重要性,每次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的用心。也许这在一些反对童话的现实主义者眼里有一点不可理喻,可是这就是孩子最能接受的一种方式,我想我妈妈也许再也找不出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让那时的我理解为什么学会写字时很重要的了。岂止是写字呀,我几乎是在这些童话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正义,自己的价值取向。仔细想一想,其实象上述的那个美国老师在灰姑娘的故事里诠释的“守时”、“所有人都需要朋友的帮助”,“要爱自己”等等这些理念几乎都可以在每一则童话中找出来,以这种浅显易懂贴近孩子心灵的方式来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所以,童话故事绝对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会与现实生活有多抵触,只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该如何给孩子解读童话故事背后的含义,也不会像那位美国老师那样将童话故事的精神运用在现实生活的教导里,童话的精神是纯净而又快乐的,它丰富却不复杂。它开掘和创造着这个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美好品质,使人树立信心和增加勇气,使人时刻亲近理想、信念、希望……使人向着至善至真至美的路坚定地跋涉。可以这样说,任何孩子成长都要经历一个从童话世界走向现实世界的阶段,前者的基础直接影响后者成长的素质。
比利时作家弗朗兹?海伦斯说:人的童话提出了整个一生的问题,但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到成年。更确切地说,答案在童话中,我们的一生不过是个相信它的过程而已。因为,童话的精神就在于它赋予了我们一种心灵的认知能力:和世界、与人建立一种信任而又美好的关系,并相信平凡之中的美丽和神奇之中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