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注重言传身教】
孔子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体现出身教重于言教,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做表率: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他相信这种“无言之教”定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教育威力。
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
即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真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对他讲真话,就对不起人。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真话,如果对他讲真话,不但是废话,而且得罪人。
所以,一个真正的智者,应该真说时而说,这样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以自我之言语引导人,用自我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
荀子提出: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严师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言,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这里提出了作为教师的四个条件:有尊严,能使人敬服;崇高的威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条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且不违反师说;了解精微的理论且能解说清楚。
这体现了古代教育对教师具有很高的要求,也即教师要为人师表,否则不可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