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割让之前,不过是广东的一个乡下地方,属宝安县,东莞府管辖,真正叫香港的那个小岛,其实是一个渔岛,没人住的,只有连接陆地的半岛九龙与新界有人住,九龙与新界就是宝安县的一部分,硬是被英国割了而而已,然后加上那个香港岛,加在一起就起个名字叫香港。未割让前,乡下地方当然与其他广东乡下地方是一样的,都是乡下人,当地人所说语言自然就不会是现在的省城粤语,他们的当地话就是宝安县的客家话与围头话,围头话也是粤语,也是乡下话之一,属莞宝片的粤语,未割让之前,香港与省城(Canton)完全是没法比的,清朝时期省城是广东文化与经济中心,广东所有最有才能,最有钱的人都来到省城经商与生活,所以省城生活着的都是广东省各地的人,所以其实省城市区人士的祖籍,很多都是广东各个地方的,而不是省城本身的,这个与现在的香港的情况是一样的,香港市区人的祖籍也是广东各个地方的,不是香港本身的,香港其实就是省城的替身,以前省城繁荣的时候,广东所有各地的人都来省城,后来香港开始繁荣了,已经在省城的广东各地方的人(已经没有乡下音,因为已经在省城两代后打磨了乡下音,只操最纯正省城广府音了)又南下去香港(已经把打磨好的口音直接带到香港,虽然祖籍仍然会写他乡下,但这些人已经在省城出生,文化熏陶,变成省城人了,祖籍是不能变的,即使跑到省城,祖籍也是那个,从省城跑到香港,祖籍仍然是那个),他们直接把已经成熟的省城的那套,包括生活习惯,吃的东西,文化品牌,语言,全部都带到香港,形成又一个省城,所以,香港其实就是省城的翻版,又一个复制的省城,而香港本身并非说广府粤语的一个乡下地方,从此就流行省城里的广府粤语,并马上取代他们原本的客家话与围头话,一直到现在,省城的影响力是如此的强大,香港永远都不要忘记,你们是省城文化的延续,你们本身并不是这个语言,不是这个文化,一盅两件,饮茶,肠粉,烧卖,点心全部都是省城西关文化,省城广府粤语是省城的东西,而不是你本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