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生在于折腾”。这里的“折腾”更多的意思应该算做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上进心吧!人有上进心是好事嘛~
我们努力提升自己,改善生活,提高“搬砖”技巧和水平,其实都是“折腾”的具体表现之一。
因此,“折腾”自己的爱车,除了乐趣之外,也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尊重的感悟......,说白话,就是骚得慌~

我的途达在2019年12月进行了脱胎的改装。脱胎指的是在使用19个月对途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从外形和性能进行了一些提升,以满足我对穿越、轻度越野的需求,也就是想把途达打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说白话,也可以说是为了装X......
只说了“脱胎”,而没有加上“换骨”是因为,途达就是途达,永远不会成为途乐,非承载就是非承载,低扭放大还是低扭放大,后差速锁还是后差速锁.......当然你还可以说,鼓刹还是鼓刹.......哈哈,所以无法扯上“换骨”。
因为对自吸的迷恋和对非原厂机增的担心,这次改装并没有提升动力部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原车QR25的动力,在实际使用,不管是日常和穿越越野,并没有大家担忧的不堪。当然如果是经常需要高速路段行车的,会觉得高速超车时比小车需要预留更多的超车时空。

记得一个熟悉的前辈很久以前跟我说的一句话:车跟人一样,是有灵魂的,五脏六腑的手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动手。这句话不仅让我对车增加了新的理解,也对生命似乎也有了新的感悟,从那时起,对黄道之学和传统医学有了兴趣,这事今天不表了.......哈哈。
自从我的改装作业在论坛发表之后,加上各路媒体借车做汽车类内容,很多车友对这辆“雨林版”途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于改装计划和改装过程,以及提升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帖子里都有了详细介绍。咨询的有关费用及表达自己个人观点的,我也尽力给老铁们做了回复。今天跟大家主要还是在改装后的日常用车方面,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报告分享给大家,以表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关注。

1. 油耗增加多少?
影响油耗的因素很多,车辆自重、轮胎型号和花纹、路况好坏因素、驾驶习惯、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使用场景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车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的雨林版途达在增加前后定制MR缸、加强行李架(因为行李架考虑到车顶帐的安装方便性)、55L备胎位副油箱以及MR的底盘护板之后,实际增重达接近500KG!

改装前心里有准备,预计油耗会增加3-5L左右。素车时的表显平均油耗为9.8(日常情况,越野除外,下同),改装后因为媒体拍摄的需要,去过乌兰布统雪原和广西荔浦穿越线路,一度平均表显油耗达到19L!确实惊呆了本宝!车辆回到老家之后,恰逢疫情期间,也无法正常用车,外出很少开它,3月份之前平均油耗也在17L上下。正常用车之后,目前平均油耗表显为13.8-14L之间,这是在无锡本地路况正常的情况下。跑过两次高速,基本在最高速度没超过120的情况下,200km油耗显示为10.5左右。在特殊时期,因为参与民间救援对的疫情防控工作,那会城市路况非常好,表显即时油耗曾经到过7.8L,前提是我驾车时比较佛系,并一直养成了提前预见的驾驶习惯,显然不能代表大家能做到如此。
需要提及一点的是,在更换了更大号的轮胎之后(265-70R17)之后,轮胎直径(周长)增加了,跟原车-4-5%的速度误差,变成了3%左右,因此这一点也会使得现在的表显油耗会比较原车素车状态时,从理论上也增加了7-8%。由此也能推断,目前13.8L的实际表显油耗,更为接近真正的油耗水平,跟素车比较需要减去这个差值。

2. 驾驶和操控的影响
实事求是说,车重增加后的起步和加速,比素车时会有延迟。好在这台7AT的变速箱显然是适合较高转速状态下的换挡逻辑,变得比以前似乎更加平顺和灵敏些了。之前1200-1300转所有的换挡震动(传说中的拖档,再次更正以讹传讹的说法,不是脱档)已经基本没有,个人猜想的原因应该是车重之后,变速箱反应更为积极了,同时也可能因为油门幅度略微增加了,车辆惯性也比原车大了的因素。
但第一感觉还是车变得有些“厚重”感,这种厚重感还不能理解为笨重,起步的差异有,毕竟很小,习惯之后基本无差异。厚重的理解是,感觉行驶的质感提升了,底盘更为稳健,似乎有了点德系底盘的味道。
当然因为车重的增加,刹车距离也会略微增加,但对于“老司机”来说,这种感觉很快就习惯了,这里要说的是百路驰KO2的路感,比想象的不是好一点点。

转向没有任何影响,我猜测这跟升高改装时对悬挂和半轴的强化处理有关,方向略有增加,打足方向之后左侧车轮跟内衬也有轻微摩擦(奇怪的是右侧没这情况),让修理厂老板简单用扎带强化了内衬板,适当调整了一下角度,改善很大。
未来带来的不便时,因为升高了不到150px。加上行李架之后,地库的车位到达不了.......还好,跟物业商量之后,暂时可以停放在不需要经过最低消防门处的来宾车位上。只是出门户外需要带的装备,必须用小车才能装车了,哈哈。也算有得必有失哈。

3. 灯光带来的影响
MR的定制前杠说实话,有点重,加上WREN的12000磅绞盘+绞盘支架,车头部分是有下压的,带来的问题就是原车的LED远光角度也变小了。比方原来的聚焦点可以到80米左右,目前只能到60米了。
但,前杠上加装的越野圆灯的光线射程让我吃惊了。亮度和汇聚出乎意料的好,不足的是,需要手动角度和方向,好在也不难。行李架前端加装的排灯,一分价钱一分货,点亮的时候基本就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感觉。但这2个灯平时几乎不用开,也是不敢开,出于安全角度,两个一起亮,对方基本是瞎......所以一般都是在野外或者山区无会车的情况下使用了,偶尔也能治治“远光dog”~。
雾灯集成在了定制前杠原来的雾灯位置,前后雾灯均为LED聚光方灯,亮度不用担心,只是不知是故意安装还是无法调整,射出的光线前面是左右开弓,后面是双剑交叉。但觉得因为色温的因素,雾天穿透力不会很强,而且过于汇聚并不很好。所以这次改装灯光部分,去除对原车大灯带来的影响因素,只能给到7分了。



我们努力提升自己,改善生活,提高“搬砖”技巧和水平,其实都是“折腾”的具体表现之一。
因此,“折腾”自己的爱车,除了乐趣之外,也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尊重的感悟......,说白话,就是骚得慌~

我的途达在2019年12月进行了脱胎的改装。脱胎指的是在使用19个月对途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从外形和性能进行了一些提升,以满足我对穿越、轻度越野的需求,也就是想把途达打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说白话,也可以说是为了装X......
只说了“脱胎”,而没有加上“换骨”是因为,途达就是途达,永远不会成为途乐,非承载就是非承载,低扭放大还是低扭放大,后差速锁还是后差速锁.......当然你还可以说,鼓刹还是鼓刹.......哈哈,所以无法扯上“换骨”。
因为对自吸的迷恋和对非原厂机增的担心,这次改装并没有提升动力部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原车QR25的动力,在实际使用,不管是日常和穿越越野,并没有大家担忧的不堪。当然如果是经常需要高速路段行车的,会觉得高速超车时比小车需要预留更多的超车时空。

记得一个熟悉的前辈很久以前跟我说的一句话:车跟人一样,是有灵魂的,五脏六腑的手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动手。这句话不仅让我对车增加了新的理解,也对生命似乎也有了新的感悟,从那时起,对黄道之学和传统医学有了兴趣,这事今天不表了.......哈哈。
自从我的改装作业在论坛发表之后,加上各路媒体借车做汽车类内容,很多车友对这辆“雨林版”途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于改装计划和改装过程,以及提升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帖子里都有了详细介绍。咨询的有关费用及表达自己个人观点的,我也尽力给老铁们做了回复。今天跟大家主要还是在改装后的日常用车方面,大家关注的一些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报告分享给大家,以表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关注。

1. 油耗增加多少?
影响油耗的因素很多,车辆自重、轮胎型号和花纹、路况好坏因素、驾驶习惯、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使用场景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车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的雨林版途达在增加前后定制MR缸、加强行李架(因为行李架考虑到车顶帐的安装方便性)、55L备胎位副油箱以及MR的底盘护板之后,实际增重达接近500KG!

改装前心里有准备,预计油耗会增加3-5L左右。素车时的表显平均油耗为9.8(日常情况,越野除外,下同),改装后因为媒体拍摄的需要,去过乌兰布统雪原和广西荔浦穿越线路,一度平均表显油耗达到19L!确实惊呆了本宝!车辆回到老家之后,恰逢疫情期间,也无法正常用车,外出很少开它,3月份之前平均油耗也在17L上下。正常用车之后,目前平均油耗表显为13.8-14L之间,这是在无锡本地路况正常的情况下。跑过两次高速,基本在最高速度没超过120的情况下,200km油耗显示为10.5左右。在特殊时期,因为参与民间救援对的疫情防控工作,那会城市路况非常好,表显即时油耗曾经到过7.8L,前提是我驾车时比较佛系,并一直养成了提前预见的驾驶习惯,显然不能代表大家能做到如此。
需要提及一点的是,在更换了更大号的轮胎之后(265-70R17)之后,轮胎直径(周长)增加了,跟原车-4-5%的速度误差,变成了3%左右,因此这一点也会使得现在的表显油耗会比较原车素车状态时,从理论上也增加了7-8%。由此也能推断,目前13.8L的实际表显油耗,更为接近真正的油耗水平,跟素车比较需要减去这个差值。

2. 驾驶和操控的影响
实事求是说,车重增加后的起步和加速,比素车时会有延迟。好在这台7AT的变速箱显然是适合较高转速状态下的换挡逻辑,变得比以前似乎更加平顺和灵敏些了。之前1200-1300转所有的换挡震动(传说中的拖档,再次更正以讹传讹的说法,不是脱档)已经基本没有,个人猜想的原因应该是车重之后,变速箱反应更为积极了,同时也可能因为油门幅度略微增加了,车辆惯性也比原车大了的因素。
但第一感觉还是车变得有些“厚重”感,这种厚重感还不能理解为笨重,起步的差异有,毕竟很小,习惯之后基本无差异。厚重的理解是,感觉行驶的质感提升了,底盘更为稳健,似乎有了点德系底盘的味道。
当然因为车重的增加,刹车距离也会略微增加,但对于“老司机”来说,这种感觉很快就习惯了,这里要说的是百路驰KO2的路感,比想象的不是好一点点。

转向没有任何影响,我猜测这跟升高改装时对悬挂和半轴的强化处理有关,方向略有增加,打足方向之后左侧车轮跟内衬也有轻微摩擦(奇怪的是右侧没这情况),让修理厂老板简单用扎带强化了内衬板,适当调整了一下角度,改善很大。
未来带来的不便时,因为升高了不到150px。加上行李架之后,地库的车位到达不了.......还好,跟物业商量之后,暂时可以停放在不需要经过最低消防门处的来宾车位上。只是出门户外需要带的装备,必须用小车才能装车了,哈哈。也算有得必有失哈。

3. 灯光带来的影响
MR的定制前杠说实话,有点重,加上WREN的12000磅绞盘+绞盘支架,车头部分是有下压的,带来的问题就是原车的LED远光角度也变小了。比方原来的聚焦点可以到80米左右,目前只能到60米了。
但,前杠上加装的越野圆灯的光线射程让我吃惊了。亮度和汇聚出乎意料的好,不足的是,需要手动角度和方向,好在也不难。行李架前端加装的排灯,一分价钱一分货,点亮的时候基本就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感觉。但这2个灯平时几乎不用开,也是不敢开,出于安全角度,两个一起亮,对方基本是瞎......所以一般都是在野外或者山区无会车的情况下使用了,偶尔也能治治“远光dog”~。
雾灯集成在了定制前杠原来的雾灯位置,前后雾灯均为LED聚光方灯,亮度不用担心,只是不知是故意安装还是无法调整,射出的光线前面是左右开弓,后面是双剑交叉。但觉得因为色温的因素,雾天穿透力不会很强,而且过于汇聚并不很好。所以这次改装灯光部分,去除对原车大灯带来的影响因素,只能给到7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