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福音吧 关注:10贴子:49
  • 0回复贴,共1

越来越多人得食管癌,4个坏习惯或是“凶手”,给大家敲响警钟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越来越多人得食管癌,4个坏习惯或是“凶手”,给大家敲响警钟
老刘最近一直觉得咽喉干燥、发痒,由于工作上经常要喝酒抽烟应酬,他以为是自己最近饮食不注意,咽喉炎犯了,于是到药店买了点润喉片服用,可是症状始终不见好,咽部总有异物感,如鲠在喉,咳不出也咽不下。
无奈之下,老刘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了解情况后,建议他做个胃镜检查,老刘接受了检查,当下医生就说咽部有异物,需切取做活检。第二天老刘去拿诊断报告,竟被诊断为早期食管癌。
老刘懵了:“一直以为是咽喉炎,没想到竟然是食道癌,差一点儿就误了大事啊!”
食管癌的发病情况
食管癌相对于肝癌、肺癌,在恶性肿瘤榜上的排名并不是太靠前,但是仍需要引起重视。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是24.6万,死亡病例是18.8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排名恶性肿瘤榜单的第六和第四。
另一方面,7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发现晚,很多人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5年生存率只有15%-20%。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相比于其他癌症,食管癌的地域特点十分浓厚,比如河南的林州地区,是全国食管癌的高发地区。
食管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不可分
食管癌的发病,主要跟人的饮食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爱吃烫食。在很多地区,人们都有吃烫食的习惯,烫的面条、热粥、热茶等这些食物,如果温度太高,食物进入食道会对食管造成伤害,食管粘膜会受损,如果长期食用烫食,并且旧疾拖着不治,食管的病变甚至癌变则不是不可能。
吃饭狼吞虎咽。狼吞虎咽的吃饭方式,给消化系统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尤其这些食物还是烫食的时候,对食管的损害将是显而易见的。
剩饭剩菜不舍得丢。这一习惯有一定的倾向性,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是有这样的习惯,因为他们曾经经历过贫困的生活。同样在社会层面,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也会有吃剩饭剩菜的习惯。
间隔时间太长的饭菜,即便没有变质,但也会产生一些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摄入过量的话,在体内和蛋白质一起分解成亚硝胺,这就打下了癌变的基础。更不要说一些食物已经变质。
在食管癌高发地林州,当地过去有腌制萝卜叶子吃的习惯,而腌制的环境又十分恶劣,亚硝酸盐过量再加上变质的问题,使得这一地区的食管癌长期居高不下。严重的时候,一个几百户人口的村子,能够有几十个食管癌患者。
喝酒。长期饮酒尤其是长期饮用烈性酒,对食管的刺激是最直接的,食管粘膜长期处于烧灼和破损的状态,病变就会一点点的产生。
食管癌和咽炎症状相似,该如何进行区分?
食管癌的症状虽然不是太直接,但是很多症状也是相当明显的。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当病症演变到一定程度后,很多患者会出现胸闷、咽干,尤其在吃饭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是明显。
随着病变继续,患者在吞咽食物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异物感,尤其是在吞咽馒头这类干硬食物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明显。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会感到胸部以及锁骨周围,出现轻微疼痛的感觉。有的患者在吃饭的时候,还会感到食物停留在食管某个位置咽不下去,这种感觉并非持续性的。
虽然咽炎也会出现咽喉部位的异物感,但和食管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咽炎的异物感在吃饭的时候就会减轻或者消失,饭后会重新出现。而食管癌的异物感是在吃饭时出现,饭后便会减轻。
另一个很大的区别是,食管癌除了异物感还有其他一些症状,而咽炎的症状则相对单一,所以通过病症,是相对容易能做出区分的。
胃镜检查是发现与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
胃镜是发现食管癌的最有效方式,目前的主要方式是内窥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筛查方法,目前这种筛查手段已经推广到了全国29个省份,110多个县级市,主要覆盖了那些食管癌高发的地区。
使用这种筛查手段,能够发现89.5%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这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浙江连续六年对年龄在40岁到69岁的食管癌高发地区的人群进行内镜筛查,检出率在1%左右。
此外,活检病理检查也是一种主要的筛查方法,一般是配合内窥镜一起使用的检测手段。活检病理检查可以进一步确定食管癌的类型,最终确诊食管癌处于哪种发病阶段,对于下一步的治疗有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8-30 12: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