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权营帐
莫洵:“王上,这威沧海亲自率军守住夜城。如今敌强我弱,军心涣散,这仗也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子煜:“再打下去,无异于以卵击石,不若王上修书一封找人求援吧。”
此话一出,几人都沉默了。
他们自然知道此时执明能“求援”的人是谁。
执明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骆珉,问他,“你有何看法?”
骆珉:“末将只知道遵从命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执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得好。那你觉得本王该不该写这封求援信呢?”
骆珉:“写或不写,都难以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瑶光兵力有限,且是长途跋涉,届时定要休整。”
执明:“看来骆卿的意思是,本王不该写这封求援信?”
骆珉淡然道,“王上若是不写,这一局就是死局。若是瑶光肯派兵支援,胜负之道还可两说。”
执明高深莫测地说:“不愧是仲君调教之高徒。”
————
————
子煜私下跟执明说:“慕容国主毕竟也是一国之君,心中定然是顾虑重重。就算王上写了求援之信,也不会这么快赶来。可是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威沧海得势。威沧海此人野心勃勃,若让他彻底稳定了天权,到时战火定会烧向瑶光。这对慕容国主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是以,求援信一事,我觉得可行。”
执明:“你觉得若是阿黎会来救援,只是为了瑶光的利益吗?”
气氛莫名有些凝窒,子煜说:“慕容国主身为瑶光的君王,定然会率先考虑瑶光的利益。这本就是常态。”
执明:“所以,你与本王几次的出生入死,也只是因为利益吗?”
子煜眼神微闪,“王上为何会这么说?”
执明微笑:“阿黎他,救过本王的命,也救过你的命。在你眼中,阿黎对本王所做之事,是因为两国间的利益吗?”
子煜:“慕容国主对王上的心意,我自然是看在眼里。可是王上莫要忘了……慕容国主也是一国之君。”
就算你们确实有些情分,身为瑶光王的慕容黎,心中自然有着瑶光万民。
这样的聊天,自然是不欢而散。
子煜心中有些憋闷。
执明越来越看重那个来自天枢的骆珉,反倒对他越来越冷淡。
骆珉此人看着忠厚老实,凡事不关他事不轻易开口,行事小心,看不出有什么不轨的举动。
好在他和执明共过患难,执明最是重情,一旦信任看重谁就会一直委以重任。
如今若是等不到瑶光的救援,那就是必死的局面。
他可不想跟着一起死。
不过就算让他写求援信,既会惹恼了执明,慕容黎也不一定搭理。
左右现在太傅还在瑶光,不如就让太傅来做这个求援之人。
子煜细细沉吟了半晌,心中分析完了利弊之后,回到自己的帐篷里,伏在案几上写了一封信。
————
————
瑶光
萧然:“如今威沧海亲率二十万大军,前往夜城。如今这天权王怕是要吃些苦头。”
方夜:“原本国主身为挚友,派兵救援也属应当。可是……”他话锋一转,脸上的神情依旧凝重,“可是如今的瑶光,刚刚立国,根基本就不稳。瑶光国土大而兵少,要想彻底统治这么多的领土本就困难。若是支援了,身处暗处的那些人定然就会冒头。倒时候王城可就无多余之兵可用,咱们瑶光可就危险了。”
萧然觉得方夜分析得很对,躬身行礼道,“臣附议。”
慕容黎锐利的眸子淡淡地扫了台下他们二人一下,“本王与执明挚友之情四海皆知。若是挚友有难,本王却见死不救,怕是会寒了四海诸侯之心。”
方夜见慕容黎心意已决,索性提议:“那就由臣领兵,支援天权王一二。”
萧然跪了下去,“方统领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这支援天权之事,还是由臣来办吧。”
方夜也跪了下去,不赞同地道,“正因为萧将军有领兵打仗的经验,更该留守在瑶光王城,守护王城。”
此一去,就是危机重重,也不知有没有命回来。
慕容黎不容置疑地道,“你们得留在瑶光王府。本王亲自率军,前往天权。”
方夜、萧然:“王上!”
慕容黎:“本王一去,坚守瑶光王城的担子,就交到你们二人肩头。”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侍从的声音,“王上,天权太傅翁彤求见。”
慕容黎:“让他进来吧。”他转身跟方夜、萧然说:“具体部署,本王会写于锦囊之中,你们先退下吧。”
方夜、萧然一同起身行礼道,“……是。”
————
————
待二人走后翁彤快步走了进来,朝着慕容黎跪了下去。
这个向来瞧他不起、对他甚为防范的太傅,此刻竟要对他下跪。
慕容黎连忙弯腰去扶,“太傅大人莫要如此。”
太傅涨红了脸,眼神满是恳切,“还请慕容国主念在与王上旧日的情分上,派兵支援王上吧。”
慕容黎将太傅搀起,“先起来说话吧。”
太傅双眸暗红,“如今威将军亲率兵马于夜城,王上身处险境,也只有你可以救他了。慕容国主,老夫求你,帮帮王上!帮帮王上啊!”
慕容黎眼神坚定,一字一顿地道,“太傅大人莫忧,我会亲率十万兵马前往天权。”
他的声音清冷,却有一股令人安心的感觉。
太傅身子一僵,不敢置信地道,“你竟会亲率援军前往天权?”
慕容黎:“太傅大人是觉得,我没有领兵之能?”
太傅脸上的神情很是复杂,“并非如此。老夫是觉得,这……太冒险了。”
慕容黎:“无妨。”
“慕容国主。”太傅站在慕容黎的身后,深深地一揖,“老夫就将王上,交
莫洵:“王上,这威沧海亲自率军守住夜城。如今敌强我弱,军心涣散,这仗也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子煜:“再打下去,无异于以卵击石,不若王上修书一封找人求援吧。”
此话一出,几人都沉默了。
他们自然知道此时执明能“求援”的人是谁。
执明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骆珉,问他,“你有何看法?”
骆珉:“末将只知道遵从命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执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得好。那你觉得本王该不该写这封求援信呢?”
骆珉:“写或不写,都难以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瑶光兵力有限,且是长途跋涉,届时定要休整。”
执明:“看来骆卿的意思是,本王不该写这封求援信?”
骆珉淡然道,“王上若是不写,这一局就是死局。若是瑶光肯派兵支援,胜负之道还可两说。”
执明高深莫测地说:“不愧是仲君调教之高徒。”
————
————
子煜私下跟执明说:“慕容国主毕竟也是一国之君,心中定然是顾虑重重。就算王上写了求援之信,也不会这么快赶来。可是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威沧海得势。威沧海此人野心勃勃,若让他彻底稳定了天权,到时战火定会烧向瑶光。这对慕容国主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是以,求援信一事,我觉得可行。”
执明:“你觉得若是阿黎会来救援,只是为了瑶光的利益吗?”
气氛莫名有些凝窒,子煜说:“慕容国主身为瑶光的君王,定然会率先考虑瑶光的利益。这本就是常态。”
执明:“所以,你与本王几次的出生入死,也只是因为利益吗?”
子煜眼神微闪,“王上为何会这么说?”
执明微笑:“阿黎他,救过本王的命,也救过你的命。在你眼中,阿黎对本王所做之事,是因为两国间的利益吗?”
子煜:“慕容国主对王上的心意,我自然是看在眼里。可是王上莫要忘了……慕容国主也是一国之君。”
就算你们确实有些情分,身为瑶光王的慕容黎,心中自然有着瑶光万民。
这样的聊天,自然是不欢而散。
子煜心中有些憋闷。
执明越来越看重那个来自天枢的骆珉,反倒对他越来越冷淡。
骆珉此人看着忠厚老实,凡事不关他事不轻易开口,行事小心,看不出有什么不轨的举动。
好在他和执明共过患难,执明最是重情,一旦信任看重谁就会一直委以重任。
如今若是等不到瑶光的救援,那就是必死的局面。
他可不想跟着一起死。
不过就算让他写求援信,既会惹恼了执明,慕容黎也不一定搭理。
左右现在太傅还在瑶光,不如就让太傅来做这个求援之人。
子煜细细沉吟了半晌,心中分析完了利弊之后,回到自己的帐篷里,伏在案几上写了一封信。
————
————
瑶光
萧然:“如今威沧海亲率二十万大军,前往夜城。如今这天权王怕是要吃些苦头。”
方夜:“原本国主身为挚友,派兵救援也属应当。可是……”他话锋一转,脸上的神情依旧凝重,“可是如今的瑶光,刚刚立国,根基本就不稳。瑶光国土大而兵少,要想彻底统治这么多的领土本就困难。若是支援了,身处暗处的那些人定然就会冒头。倒时候王城可就无多余之兵可用,咱们瑶光可就危险了。”
萧然觉得方夜分析得很对,躬身行礼道,“臣附议。”
慕容黎锐利的眸子淡淡地扫了台下他们二人一下,“本王与执明挚友之情四海皆知。若是挚友有难,本王却见死不救,怕是会寒了四海诸侯之心。”
方夜见慕容黎心意已决,索性提议:“那就由臣领兵,支援天权王一二。”
萧然跪了下去,“方统领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这支援天权之事,还是由臣来办吧。”
方夜也跪了下去,不赞同地道,“正因为萧将军有领兵打仗的经验,更该留守在瑶光王城,守护王城。”
此一去,就是危机重重,也不知有没有命回来。
慕容黎不容置疑地道,“你们得留在瑶光王府。本王亲自率军,前往天权。”
方夜、萧然:“王上!”
慕容黎:“本王一去,坚守瑶光王城的担子,就交到你们二人肩头。”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侍从的声音,“王上,天权太傅翁彤求见。”
慕容黎:“让他进来吧。”他转身跟方夜、萧然说:“具体部署,本王会写于锦囊之中,你们先退下吧。”
方夜、萧然一同起身行礼道,“……是。”
————
————
待二人走后翁彤快步走了进来,朝着慕容黎跪了下去。
这个向来瞧他不起、对他甚为防范的太傅,此刻竟要对他下跪。
慕容黎连忙弯腰去扶,“太傅大人莫要如此。”
太傅涨红了脸,眼神满是恳切,“还请慕容国主念在与王上旧日的情分上,派兵支援王上吧。”
慕容黎将太傅搀起,“先起来说话吧。”
太傅双眸暗红,“如今威将军亲率兵马于夜城,王上身处险境,也只有你可以救他了。慕容国主,老夫求你,帮帮王上!帮帮王上啊!”
慕容黎眼神坚定,一字一顿地道,“太傅大人莫忧,我会亲率十万兵马前往天权。”
他的声音清冷,却有一股令人安心的感觉。
太傅身子一僵,不敢置信地道,“你竟会亲率援军前往天权?”
慕容黎:“太傅大人是觉得,我没有领兵之能?”
太傅脸上的神情很是复杂,“并非如此。老夫是觉得,这……太冒险了。”
慕容黎:“无妨。”
“慕容国主。”太傅站在慕容黎的身后,深深地一揖,“老夫就将王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