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吧 关注:952贴子:6,859

神通的境界与功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神通广大”这句话是常常听到说的,在一般人似 乎比佛教徒说的 机会更多。但是,“神通”两字的内容,不唯一般人弄不清楚,即使多数的 佛教徒们,也未必弄得清楚。
     因此,来谈“神通”这个问题,虽不是要紧的“热门”,想也能够引起读 者的兴趣。
     当然,作者无意来谈神通的经验,所谈神通的种种,只是将曾见于经律论 中的资料,作一番综合的介绍而已



1楼2010-01-07 11:57回复
    神通的类别,有的分为三种:
         一、由报而得的神通。系指诸佛菩萨,三界二十八天的天人,以及各种神 鬼的神通,皆依各各的果报,自然感得。
         二、由修而得的神通。系指三乘圣者,从“戒、定、慧”三学的修持之中 ,所得的六通,以及外道仙人,从世间禅定的修持之中,所得的五通。
         三、由变化而出的神通。系指三乘圣者,以其神通之力,所变现的种种神 通。
    


    2楼2010-01-07 11:58
    回复
      2025-05-25 05:36:27
      广告
         由此可知,神通所指的范围,的确非常广大。从佛陀境界的随类应化,下 至鬼神的感应,乃至一般凡夫与凡夫之间,偶而发生的心灵的交感,均在神通 的领域之内。正如璎珞经中所说的“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凡是体验到了天 真之心的,即为神;凡是透发了智慧之性的,即能通。天心是定境,慧性是智 照。神通是不能离开了禅定与智慧而独立存在的。如由神通而想超出三界,了脱 生死,那又不能离开了戒律的持守而可求得的。三乘圣者之能有六通,比凡夫 外道之仅有五通,圣者多了一项漏尽通,而可了脱生死,便是由于戒定慧的同 时并修。凡夫外道,不持戒,所以仅有得到五通的希望,而不能了脱生死。


      3楼2010-01-07 11:58
      回复
           神通之皆称为智证通或智通者,乃因神通之产生,不离于智慧,由禅定产生 智慧,由智慧产生神通,虽在世间凡夫外道的五通,有的可由药力和咒力产生 ,但那不能持久,多半的五通,皆依世间有漏禅定之所产生。
        六通与三明
             前面说过,神通虽是莫测与无碍的意思,但也是相对的比较的, 除非成了佛,才是绝对的究竟的。
             因此,神通的境界,乃有千差万别了。
             外道的五通仙人,以神足通所变的种种幻象境界,最多保持延续到七天的 时间,其所能够变的境界与种类,也是有限并且局部的;佛及佛陀的罗汉弟子 ,所变的境界是无限的,全面的,没有暂久的。不过,即使在佛与罗汉之间, 神足通的通力,也有极大的距离。这有一个故事:有一次,目连尊者思念他已 经去世的母亲,便用天眼看到他的母亲,已生在摩利支世界。他即向佛说:“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护,能够难作能作。我的慈母现在生于摩利支世界,距离此 间太远太远了,很少有人能到那个世界去教化她归依三宝的,但愿世尊慈悲,能 去教导我的母亲。”
        


        5楼2010-01-07 12:01
        回复
          三明既是六通的升华,何以在六通之中,只有三通可升为明,其余三通就不 能升之为明呢?这在大毗婆娑论卷七十七中,有这样的解释:“身如意(神足通)但工巧,天耳通但闻声,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不 立为明;余三所以为明者,天眼知未来苦,宿命知过去苦,俱能厌离生死,又 ,漏尽能为正观而断烦恼故。”
               根据这一解释,通与明的确立,端在能否使人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海而定。 再则,我们也可看出,凡是偏重于三界之用途的,便不能成之为明,凡是偏重 于出离三界之用途的,便可成之为明。换句话说:凡是仅用于有形有色有行动 的神通,只称为通,若能兼用于世出世间乃至仅用于出世间法的,才有成之 为明。
               又根据大智度论卷二,对于神通与明的解释,是这样的:“直知过去宿命 事,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名明(宿命);直知死此 生彼,名通,知行业因缘,际会不失,名明(天眼); 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漏尽)。”
               大体上说,小乘圣者,均可能有六通,但在未证大阿罗汉以前,只能称通 ,而不得称明,到了大阿罗汉以上,则又将天眼、宿命、漏尽的三通,称之为 三明了。但在一般的说法,三明六通,可以连起来称的,也可以说,三明六通 是阿罗汉所具的功德。比如观无量寿经中:“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 ,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但是,上面曾说,神通的境界,除了佛陀,其余都是未圆满不究竟的。所 谓明,是明白的觉照,但尚未能透达至最高深处与极无限处。唯有佛陀,才能 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万法,无不明白觉照,透达穷尽。所以,三明的工夫,到 了佛果圆成之时,便称之为三达了。三达,又是六通的再度升华,也是三明的 至极之境。
          


          6楼2010-01-07 12:02
          回复
            神通不是万能
                 看了神通的境界与神通的功能之后,也许有人以为神通是万能的 ,有了神通,便可解决一切的问题。我也曾听有人这样说过:“今天的时代太 乱了,人命太没有保障了,主要的原因是出了一些人间的魔王。如果今天,能 有一个象孔悟空那样的人物出世,把那些人间的魔王,在不知不觉中杀死,或 者给他们一些神通的颜色看看,让他们感到恐惧之时,我们的时代社会,也就 不再会如此的可怕了。”
                 以一般人的猜想,这样的观念,虽然幼稚,但却并不可笑。然以佛教的观 点来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因为,神通不是万能的(注八) 。在一切凡圣的神通之中,以佛的神通最为究竟,但是佛陀虽为无时 不觉无所不知的大觉智人,佛陀也非万能,佛陀也有三种不能办到的事:
                 第一、不能度无缘众生。
                 第二、不能令众生界空。
                 第三、不能灭众生定业。
            


            7楼2010-01-07 12:02
            回复
              神通的产生,虽说有三种,实则不外报得与修得的两种,变化而得 的神通,可以包括在修得的神通中去,所以通常说的神通,总是说报得与修得 两种。
                   报得的神通与修得的神通,在功用上是相同的,但在发起或使用上是不同 的。从大体上说,报得的神通,是随时可以使用的,随时灵通的,修得的神通 ,则必须由定力的发动,才可使用神通。所以,阿罗汉可能有神通,但却未必 每一位罗汉皆必有神通。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三,有这样一段记载: “时彼长老圆满,有大智慧,不修神通,而作是念:我虽断诸烦恼,不修神通 ,同诸外道,所有神通。”“断诸烦恼”的,便是阿罗汉,阿罗汉不修神通, 便无神通。罗汉有慧解脱与定慧俱解脱的不同,大抵慧解脱的罗汉,若不修神 通,便没有神通。
              


              8楼2010-01-07 12:03
              回复
                佛教不重神通
                     神通的境界,虽以佛教最高,佛教却是一个不重视神通的宗教。 基督徒们,总喜欢夸赞耶稣的神迹,比如耶稣使水变酒,使聋子能听,使瞎子 能见,使几个饼几尾鱼,吃饱了几千个人,耶稣能够赶鬼,耶稣能在水上行走 等等。其实,这些神迹,在佛教中,简直数不胜数,除了佛陀,即在佛教的 高僧,能有这些神迹的,也是不胜枚举。但是佛教,并不重视这些(注一五),佛教多数的高僧,不以有了神通而成为高僧,乃由 于他们的人格,他们的道行(道德的行为),超过了 常人,所以成为高僧。在佛教史上,虽然也有好多“神僧”,高僧传中,也以 神僧列为一科,但是最受后人敬仰,并予后世影响最大的高僧,却不是神僧, 而是有学有行,有德有成,有作有为的出家人。神通的作用,虽能轰动一时, 但不能影响及后世。
                     佛教是人的宗教而不是神的宗教,佛教学佛,是教人从人的本位上老老实 实,本本分分地做起,所以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不主张仰赖神通度化众生,甚 至禁止弟子们现神通。佛陀曾说:“刍(即比丘)不 应于俗人前现其神力,若显现者,得越法罪。”(根本说一切有 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律摄卷九则说:“若对俗人现神通者,得恶作罪 。……无犯者,为显圣教,现希有事,自陈己德,或欲令彼所化有情心调伏故 ,虽现无罪。”可见,佛在原则上是不许弟子们现神通的。佛在僧团之中也很 少用神通,佛在人间游化时,在印度境内,由南到北,由北到南,来往周游于 恒河两岸,也绝少乘神足通的。弟子之中的目连尊者常用神通,化度众生与折 伏外道,佛也绝少明白地要他使用神通,但他所用神通,都能恰到好处,否则 ,佛陀也是不许的。比如宾头颅尊者,有一次为了得到一只挂在半空中的钵, 在俗人面前现了神通,便被佛陀呵责了一顿。又有一次,莲花色比丘尼,在佛 前现作转轮王身,也被佛陀呵责了一顿。
                     虽然,为了折伏凡夫的傲慢心,为了显现佛及佛的罗汉弟子们的圣行圣德, 并且因此而可化度无数的众生之时,佛及佛的弟子们,是会现神通的。佛陀为 度外道迦叶,曾现十种神通,为降伏六师外道,曾大现神通;为彰薄福善来(大弟子)的德行,便使他去以神通降伏失收摩罗山的毒 龙。
                     但是,佛教虽有神通,并也会在必要之时利用神通,佛教却不是一个重视 神通,更不是以为有了神通为光荣的宗教。佛教的伟大,乃在有其伟大的智慧 与伟大的文化,尤其是伟大的慈悲精神,并不在于区区的神通而已。
                     禅定可发神通:吾人之精神若常离外界而住安静之状态,不涉 思虑、不加分别,自然能判断一切而无误。
                     精神既得自由而不受物欲之束缚,不受五官之束缚,则智慧自 然显发其本性。其见闻觉知之作用,遂出于肉体五官以上——精神可以自由役 使肉体,即所谓神通是也。
                     神通或云四如意足,或云五神通,或云六神通者。神通力用者 终不外智慧之自在力而已,以智慧之自在力能使肉体之作用如意变化故。(境 野黄洋著,印度佛教史)
                


                10楼2010-01-07 12:04
                回复
                  2025-05-25 05:30:27
                  广告
                  • 113.237.74.*
                  神通是怎么对物质发生作用的那:比如说搬运:是气对物质发生作用的吗?有的人给人发气治病很厉害,气很足但却不能搬运.这是什么原因那?


                  12楼2010-01-11 17:29
                  回复
                    • 113.229.74.*
                    神通是怎么发挥作用的那?是气的作用吗?还是元神直接作用那?比如搬运.是意念用气去搬吗?还是元神去做功.我气很多,给别人治病还行.怎么就不能对物质发生作用那?对物质微小的位移都达不到.


                    13楼2010-01-14 19:16
                    回复
                      用心的定力


                      14楼2010-01-14 20:31
                      回复
                        • 113.229.75.*
                        能详细点吗?是纯意念发挥作用吗?没有能量物质参与其中吗?


                        15楼2010-01-15 15:33
                        回复
                          这是转来的。应该已经很详细了。


                          16楼2010-01-15 16:56
                          回复
                            • 125.37.60.*
                            没有到达果位不要去求神通,没有定力的神通是会被滥用的,这样的神通就是你造业的障碍。有了果位的人也不去计较求神通,已经心无挂碍,无欲无求。发善心而求得和使用神通才是正途。


                            17楼2010-03-20 10:15
                            回复
                              2025-05-25 05:24:27
                              广告
                              • 222.16.73.*
                              精彩 太精彩了!!! 同修 解了我心中的疑惑 谢谢          
                                                                           沙门·雨
                                                                         QQ414635822


                              18楼2010-04-12 2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