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方案吧 关注:34贴子:687
  • 3回复贴,共1

关注早期教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注早期教育
主讲人简介
      徐朝霞:北京万花筒蒙特梭利法儿童心智研究所所长。
     冯淑兰: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国家“十五”课题组成员,北京市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第二幼儿园园长。
     袁 春:北京市0岁到3岁社区早期教育“十五”课题组成员,北京市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丰台区方庄第三幼儿园高级教师。
     内容简介
     在人的一生当中儿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一个人的性格人格以及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因而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但是早期教育显然不是儿童自身的问题,同时它还涉及到了家庭社会以及幼教机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对早期教育到底认识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有认识上的误区呢?
     早期教育是用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对0到6岁的孩子和0岁到6岁的家长进行一些教育环境的影响和一些教育,这是从广义的上来说;那狭义上的来说,是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根据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对0岁到3岁的婴幼儿进行教育环境的影响和教育。
     其实广义地是0岁到6岁,那么狭义地讲0岁到3岁,这个是有区别的。这两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因为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0岁到3岁和3到6岁有很大的区别。3岁到6岁,和0到3岁这个里面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的一些理念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个好像在我们平时我们接触到的没有考虑得那么细,包括我身边的很多刚刚有了孩子的人,觉得0岁到3岁什么都不懂,可能不存在教育问题。这个应该是不对的,那是一种误区。
     其实早期教育应该教育的是孩子,培养的是家长,家长是最至关重要的,要不然为什么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
     家长现在对孩子是重知识轻能力,而且他还忽略一个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上面的培养。他都是包办代替,而且这都是传统的教养方法,就是说吃饱了、喝好了就可以了,但是他忽略了往往包办代替。
     当前存在的社会上的各种育儿的误区,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全文
     观众朋友你好,欢迎您收看《百家讲坛》。在人的一生当中呢,儿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一个人的性格人格以及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因而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但是早期教育显然不是儿童自身的问题,同时它还涉及到了家庭社会以及幼教机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对早期教育到底认识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有认识上的误区呢?所以我们今天请来了三位专家跟我们一起来探讨早期教育的话题。
     这位是中国教育协会幼教“十五”规范课题组专家,北京万花筒蒙特梭利法儿童心智研究所的徐朝霞所长,欢迎您;
     中间这位是来自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国家“十五”课题组成员,北京市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第二幼儿园的冯淑兰园长,欢迎您,冯老师;
     接下来这位嘉宾是来自北京市0岁到3岁社区早期教育“十五”课题组成员,北京市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丰台区方庄第三幼儿园高级教师袁春老师,袁老师您好。
     三位专家在这里一坐,我忽然好像也感觉到了一种扑面的亲切感。因为我们从事幼教教育的老师,可能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那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是早期教育。首先是不是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早期教育?徐所长您先给我们来明确一下。
     早期教育是用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对0岁到6岁的孩子和0岁到6岁的家长进行一些教育环境的影响和一些教育,这是从广义的上来说;那狭义上的来说呢,是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根据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对0岁到3岁的婴幼儿进行教育环境的影响和教育。



IP属地:内蒙古1楼2010-01-08 12:01回复

         0岁到3岁的敏感期有哪些。0岁到3岁敏感期我们现在非常对我们将来影响很大的一个是秩序。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序,秩序;因为这个是为将来你进入生活和工作做好基础,而且说到关键期还有一个就是说,比如刚才徐老师说的语言关键期这个很重要,如果说错过了这个最佳期的这种干预吧,早期的干预,那么孩子对今后的语言交往,包括与周围的这种处事的方法,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比如说我们在生活当中,这种例子就非常多,有的孩子就是家里隔辈人带的有一种现象就是说这个孩子小不会说话,那好了,我就试试我去问他,就是娇惯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有一个孩子就是这样的,他就是外婆带他长大,这个过程当中,始终在他选择玩具或者他的需求,比如说按我们教育者说他应该学会表达,应该去说我要吃,或者我要拿玩具。但是这个外婆特别有意思,她就没有给孩子这个机会,把所有外婆所想像的孩子想玩的,想用的东西,摆成一排,然后对她的孙子说,你想要什么呀?这外孙他坐在那儿,只是点头和摇头,睁眼和闭眼,就是她把这种语言应该去表述的能力变成了一种这种动作。
         刚才徐所长您说到了几个敏感期,您能不能再给我们罗列一下,更清晰的再罗列一下这个敏感期,在0岁到3岁。
         0岁到3岁首先第一个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第二个敏感期是运动敏感期,运动敏感期是1岁到4岁;那还有语言敏感期,也是0岁到3岁;还有一种是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孩子走出去会看到那些小石子小动物他是会看到那些东西,那个时候的敏感期是1岁;那后来还有对社会生活礼仪的敏感期,2岁半开始;还有是感官的敏感期,就是我们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这五个感觉器官的敏感期,是0岁到5岁;还有数学的敏感期4岁开始;艺术的敏感期4岁开始。所以这些敏感期它有它的年龄发展特点,基本孩子都是差不多出现,但有特殊的孩子还会有些不一样。
         您这么一说这么多敏感期,我觉得这人的一生当中很多能力包括什么基本上就在这一个阶段,很重要的这个阶段就应该建立起来?对,所以我们说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这里了,那这么多的敏感期这么重要,但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还会觉得0岁到3岁我怎么教他?他什么都不懂,这可能就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首先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其次认识到以后怎么去做?这可能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有个认识的过程。你们在从事这个教育工作当中,是不是也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认识上的误区?对,这种事例很多,比如说我们在接触家长当中,聊天的时候,有一类家长,就是这样谈体会的,他说我对这个孩子教育非常关注,我也知道教育我的孩子,是我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为社会做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呢,我在平时看了许多许多关于这种教育理念的书,比如说《瑞基欧》、《蒙特梭利》,包括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看了很多书一些理论的知识我也储备了许多。可是有一点,当我的儿子发生问题的时候我好像拽不出哪个教育家来,来把我的孩子教育成为我认为很满意的那种人格呀,或者那种效果。他这个就是理论和实践结合不起来,就是这种家长很多,他这种素质也很高,他已经对早期教育有了一定高的认识了,认识到一定高度,但是苦于没有方法。后来我就跟他们讲,我说我可以把教育理论的一些知识,和实践的经验结合起来,用一种便捷的方式告诉给你们。所以呢,我们的家长就非常受益。再一个就是有一类家长呢,就是说他可能对早期教育不是太懂,所以他就觉得我这孩子不能管,我管不了,2岁多,简直在家里就造翻天了,1岁多我就开始对他束手无策了。怎么办呢?他就把一个这种责任,就是托付给这个机构了,就觉得我经济条件还可以,我就花钱要我的孩子到机构去,然后有良好的师资,有很好的环境,让他接受这种教育。那么这一类家长他都忘了他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其实咱们老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有的家长聊天的时候说说我们这第一任教师,我们倒听说过,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该怎么做这个职责?我只能把我的孩子寄托给机构、寄托给幼儿园。
    


    IP属地:内蒙古3楼2010-01-08 12:01
    回复

           像她刚才说的这样两个误区,一个就是说家长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他缺乏一个实践的指导;那还有的家长是对早期教育的一种忽视;那他还讲了一个是一种家长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因为这个孩子生下来不是光是你的宝宝,是国家的,所以你是要对社会负责任的,不是光对这个宝宝负责任,你要对社会负责任。就像这些家长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那我们还有的误区呢,就是家长是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他给孩子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就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强化培训班,强化培训班有没有用,肯定有效果,但是你要看你的得和失值不值得。现在我们家长还有一个误区,是轻人格,性格的培养,他们家长没有把一个智慧的开发、人格的培养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还有的家长是不尊重儿童,他把这个孩子不是视为是一个个体存在,只是视为是一个小小孩。就是我大人想怎么使唤他就使唤他,他是我一个附属品,他没有把儿童尊重起来;现在还有一种误区呢,我们把早期教育就想的是我在教孩子,但早期教育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教家长。
           我们这个早教其实很大一个宗旨就是说让家长和孩子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对,这是一个过程,我们老用一句话,就是幼儿学习、家长培训。其实孩子任何事情都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吃都要学甭说别的东西,都需要学过来。但是家长却需要培训,很多对孩子的一些特点呢,一些现象他把握不准。就像刚才徐老师说的,他就觉得知识很重要。我一来这里有的孩子家长跟我说,袁老师您这儿教什么,学几个儿歌,认识什么图形,就他苛求的那些东西,都是应试的那些东西。但是他忽略的就是0岁到3岁它是一种潜能的开发,这种潜能开发也伴随着是一种引导,伴随着是一种成人的引导。那么这种引导和学又有一定的本质的区别,跟教学有本质的区别。
           0岁到3岁它是一个叫无意识吸收期,它像海绵一样,或者像一架照相机一样,它是你看到的所有环境它就要照单全收过来,不知道你是对和错,孩子都会全给你吸收过来。那哪一天它会给你展现出来,刚才徐所长提到我们的早期教育,很多家长其中有一个误区是重知识、轻能力。
           我是搞幼教出身,所以对早期教育的一些新的理念,就是比较关注。所以我女儿在1993年出生的时候,当时社会上正流行那种识字,刚刚开始启动,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也尝试想给我女儿搞这种识字教育。那么现在很多家长也在问我,这种识字教育好和不好?所以刚才应了徐老师说的那句话,在我的历程当中我就感受特别深的是什么呢?你得到的这些东西,和你失去的能力是不是值得,我想阐述的是这个,但是我的实例就我女儿身上呢,体现在就是我教她这个识字从半岁开始,也是用那种,不是应试的那种,看一眼然后刚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时候,让她认识一个爸字,或认个什么字,然后五指大的,方方正正的红色的等等这些方式我都照着去做。那么也是无意当中让孩子学,学到2岁的时候,她将近能认识两三千字没问题,就是在同龄孩子来讲我当时特别有成功感。我说我的孩子都能认这么多字,人家讲你真不愧搞教育的,我也有点沾沾自喜。但是到了后来,我就发现她到小学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出现了。她在小学第一学期的时候老师有一个作业就是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没有字的,她全是看图,看图然后去理解,去想像,然后去创造,用语汇再表达出来。所以就通过这一件事我女儿第一天回来就冲我说,妈妈这个图我怎么说?她就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六七岁的孩子。但是我当时就反思,我突然觉得我好像错了,就是我关注的当然也对图也进行过观察、训练,但是相对比识字分量要少一些,要少得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早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又体现出来了,这种爱是父母对孩子这种爱那么这种爱有多少这种爱可以重来?我在做一期节目的时候,好像在和一个专家也在探讨这个问题,他也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科学家,当人们问他说你的父母亲,在你早期的时候是怎么教育你的?他说我的妈妈每次我从学校回来以后,就问我一个问题,说你今天又向老师提了什么样的好问题?我就反思,我说我们的家长一回来,我们往往问孩子你今天又考了多少分?你今天答对几道题?这好像就是一种差别。
      


      IP属地:内蒙古4楼2010-01-08 12:01
      回复

             那么就是说现在要提高整体的国民素质,那么国民素质从哪儿去抓?那么首先应该抓孩子;那么孩子要靠谁去抓?我觉得那就是一个靠我们的老师。另外还有我们的家长,我们老师已经重视到一定的程度了,那么将来在工作的当中我们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包括我们下一步可能是有整套的一个系统的,很完整的这么一个大纲。我们会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家长的需要,根据孩子的需要,我想我们早期教育能够把孩子的培养好,其实也是为我们国家在培养人才。
             说起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前景我觉得真是非常乐观。因为我亲身经历过一切,而且真是看着现在家长这些需求,他们这些渴望的目光,我觉得办早教基地是势在必行的。而且要极力地推广,极力地去推广这些机构。那么常言有一句话,“一代母亲的素质决定了一代民族的素质”,我觉得做母亲的职责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这三个对孩子教育的大范围和小范围当中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来让我们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思考,那我就希望我们的家长在跟孩子交往的时候多一些思考。有这样一句话,“思考,才能发现,发现了呢,才能有创造性的教育”。所以我觉得呢,家长也好、老师也好、社会也好,还是有志于我们这些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也好,都要把这个理念——教育孩子的理念,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不要攀求那些过于脱离孩子现状的一些现象出现。这样更有益于我们的孩子。
             非常好,起码我们今天办这个节目大家已经在思考,早期教育这个问题。那希望大家以后呢,看了节目能够有更多的发现,能够有更多的创新把我们的早期教育办得越来越好。
             我们今天探讨了关于早期教育它存在的人们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教育方式上的一些误区。那么最终其实更应该让人们关注的还是早期教育它的重要性。徐所长我们能不能再给我们说一下人0岁到3岁他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或者它到底起到怎样一个作用?到底有怎样的重要性?他0岁到3岁这一块就是从大脑来说我们是已经开发出来有50%了,那这个大脑的我们的基因已经给我们埋下我们每个人的潜能,但是这个潜能能不能成为现实,父母给了我们这个潜能我们能不能实现?那要靠后天的感官刺激,像我们教育环境的影响,越丰富的感官刺激给它,那你的大脑的沟回它才能建立一个非常好的网络图。如果你现在不去训练,到后来这些网络、这些脑细胞它就会是退歇性的,那你就要再去做就会非常地困难。那0岁到3岁这块还是一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我们不要把0岁到3岁先去灌输那些知识。知识是将来3岁到6岁,6岁到以后都可以再学的东西。所以你现在更重要的是人格,人格我们要培养,你的情感、你的智慧、你的意志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那很多人就会说0岁到3岁他有人格吗?有,因为我们现在好多家长把人格可能想像是一种很摸不着的东西,觉得是摸不着的东西,其实人格很简单,你就是能够正确地在这个环境当中,你遇到一件事能够正确地去判断、正确地分析,然后去采取正确的行动,每个人都这样做你的人格是一个完整的人格,那你如果在这周围环境当中,你看到一件事你可能就是说会产生错误的想法,甚至采取相反的行动,那这样的人格是不完整的。那我们家长有很多这些教育的不得法都会造成孩子的人格不完整,那将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其实说来0岁到3岁,它不仅人的一生当中生理还有他的心理,都是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对,重要的是心理,所以有一个诺贝尔获奖的科学家人家问他你觉得一生当中给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不是大学时代,是在幼儿阶段。所以这一块对一个人的人格的塑造是特别地重要,一个人我们将来能不能成功,你的智商才占20%,但我们的人格、情商要占80%。所以家长就是说千万不能忽视掉这种人格意志、这种情感的培养。那早期教育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社会性的培养,现在因为我们都是核心家庭,家长对孩子的社会性不是特别地重视,所以如果我们这个孩子你不具备一个社会人,这样一个社会能力,他将来是没有办法走向社会、面对这个社会。所以在你0岁到3岁这一块的时候,也是社会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如果0岁到3岁的时候,你把社会性培养做好。那将来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应该是没有问题,这是一个基础的基础。
             那今天我们通过和三位专家的交流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孩子早期教育它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工程;一个幼教基地的工程;更是一个社会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承担起这份责任。
        


        IP属地:内蒙古8楼2010-01-08 1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