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李寒吧 关注:17贴子:487
  • 0回复贴,共1

黄礼孩:越是了解,越是害怕表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哦,那些词语多么令我痛苦……
英娜•丽斯年斯卡亚(俄)
哦,那些词语多么令我痛苦!
它们流淌着,像从额头滑落的雨滴。
主流的词语
隐匿了次要的涵义。
一切都在逐渐改变,
寒霜被称作白银,
甚至生活已经不能
与我忧伤的手艺相融。
生活曾在我的眼前
而一切隐藏在字句里,
就像书页之间
夹起一枚槭树的叶片。
只有在死神的面前
一切事物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钉子成为钉子插在自己的孔中,
而高处成:为了天空。
(李寒 译)
越是了解,越是害怕表达
黄礼孩
生于1928年的英娜•丽斯年斯卡亚是俄罗斯当下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她的诗歌睿智、直接、怜悯,充满锐利的锋芒,有疼痛感和生命的温度,她是这个世界少有的优秀女性诗人。2005年,我曾在《诗歌与人》诗刊介绍过她的诗歌。早在1993年4月,索尔仁尼琴在给英娜的信中就写道:“人们好像还曾忧虑:在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之后,由谁来延续俄罗斯诗歌自己的独特性,为其增添光彩,树立威望呢,——这由您达到了,显然,这并非按照既定的计划,而是非常简单,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索尔仁尼琴是一位受世人尊重的文学大师,他的话语自然是有份量的。当然,我们不必听信名人的论调,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心灵出发,去阅读诗人的诗歌,在文字中感受她的精神世界,窥见良心和美德。
阅读《哦,那些词语多么令我痛苦》我们感受到诗人的苦闷,是什么样的词语让诗人痛苦?它不是主流的词,不是隐匿了涵义的词,不是篡改了生活本质的词。在诗人内心流淌的词,它是呈现、是真相、是道义、是良知、是忧伤、是愤怒……但现实的生活中词语被伪装被代替被篡改,是指鹿为马,是“寒霜被称作白银”。在一个无法真实说出事物本质的时代,诗人认识到“只有在死神的面前,一切事物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世上所有的事物唯有死亡是平等的,也只有在死神面前才有自己的位置。诗歌道出了时代的不平等、不公和黑暗,也写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在《我终于洞悉了语言……》一诗中,诗人写到:我终于洞悉了语言/看清了它的实质,/它的肉体和灵魂,/我终于准备好,/把这些话大声地说出。/然而,那些荒唐可笑的年代/对我干了自己想干的一切,——/越是深入了解自然的本质,/我们越是害怕表达。这首诗歌一再写到语言,对语言的认知就是真实说出。在荒谬的年代,诗歌是真相的披露者,它是语言的内核,是思想的外衣。诗人在语言面前又是谦卑的,“越是深入了解大自然的本质,我们越是害怕表达”,自然的本质难以穷尽,也无法触及,诗人唯有心怀敬意,尊重自然,遵从自然的法则才能抵达事物的本质。这也就是诗人说的:钉子成为钉子插在自己的孔中,而高处成为天空。只有事物的秩序合乎自然的法则,只有精神的秩序合乎人心的道德,世界才可以得到重建。
英娜的诗歌是她个人的,是俄罗斯的,也是人类的。她的诗歌体现了她对自己良心的忠诚,成为一种力量的信仰。她用诗的锐利、洞见、担当和情怀告诉我们更多。



1楼2010-01-09 10: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