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荣吧 关注:16贴子:104
  • 1回复贴,共1

大宛:消失千年的"汗血宝马"故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宛:消失千年的"汗血宝马"故乡
      2007年7月,在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了千年的梦幻之马"汗血宝马"--阿赫达什(宝石之意),从它的故乡中亚土库曼斯坦,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匹马是土库曼斯坦总统作为中土和平友好的象征赠送给我国领导人的。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卡瑟莫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土库曼人将马视作亲人对待,并只送给最好的朋友"。他表示,送给中国的这匹马将成为"土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然而,就是这种象征着友谊和和平的千里马,在历史上却曾引起过汉朝与其产国大宛之间的战争。
      大宛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它位于现在中亚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回到遥远的古代,来审视这段历史……



1楼2010-01-09 11:19回复
    1、 若隐若现的天马之城
          大宛,是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都城为贵山城。它西北邻康居,西南邻大月氏、大夏,东北临乌孙,东行经帕米尔的特洛克山口可达疏勒,在当时东西交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大宛国的原始居民以塞种人为主,属于东伊朗人种。塞种人是公元前4~2世纪中叶生活在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沿岸地区的居民,是斯基泰人的一支。公元前8~前7世纪,斯基泰人西迁时,塞种人在咸海沿岸滞留下来。后来逐渐东移,公元前2世纪,他们受到大月氏西迁的冲击,其中一部从锡尔河南下,在费尔干纳地区建立了大宛国。
          另外,在西域还有一个小宛国,国都为圩(xū)零城,距离长安7210里,全国仅有150户,人口只有1050人,兵力则只有200人,属于农耕民族。它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塔里木盆地东南处且末县正南,位于喀拉米兰河北岸一带,比较偏僻。他们与大宛人一样属于塞种人,但与大宛国的统治者和人民并没有直接关系。
          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于公元前129~128年间抵达帕米尔以西,首先到达大宛。大宛国王听说汉朝物产丰盈,本想与汉朝交往,却因为中间被匈奴阻隔而未成功。他见到张骞后,非常高兴,便向张骞问道:"你想到哪儿去?"张骞说:"我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拦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导护送我们去月氏。若真能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汉朝赠送给大王的财物是用言语说不尽的。"大宛国王见张骞允诺报答,心中更为高兴,于是派人给张骞作向导和翻译,到达康居。康居又把他转送到大月氏。虽然大月氏没有答应与汉朝夹攻匈奴,但是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为以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奠定了基础。
          张骞回到汉朝后,向汉武帝描述大宛的情况说:"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朝正西面,离汉朝大约一万里。当地的风俗是定居一处,耕种田地,种稻子和麦子,出产葡萄酒。那里有很多好马,马出汗带血,它们的祖先是天马的儿子。那里有城郭房屋,归它管辖的大小城镇有七十多座,民众大约有几十万。大宛的兵器是弓和矛,人们骑马射箭。它的北边是康居,西边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东北是乌孙,东边是扜弥、于寘。于寘的西边,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寘东边的河水都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边就是黄河的源头,黄河水由此流出。那儿盛产玉石,黄河水流入中国。楼兰和姑师的城镇都有城郭,靠近盐泽。盐泽离长安大约五千里。匈奴的右边正处在盐泽以东,直到陇西长城,南边与羌人居住区相接,阻隔了通往汉朝的道路。"
    


    2楼2010-01-09 1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