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458,014贴子:10,034,439
  • 8回复贴,共1

中年危机引发的退休的人对工作的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老爹老妈
  ID:laodielaoma1
  开 篇
  “我四十五岁退休,至今六年,其中没有一天不为这个自认此生最英明的抉择,感到鼓舞庆幸。常有人夸我勇敢或说羡慕我的处境。在适当时机纵身一跳确实需要相当勇气,但如果夸我的人了解,我因为放下而获得的好处,恐怕就不认为那是勇敢了。羡慕的人如果能抛开世俗价值看待自己真正拥有的东西,恐怕就不会认为我有什么好值得羡慕了。”
  这位自称“老黑”的台湾人,写了一本叫《45岁退休,你准备好了?》的书。
  这本书并不是教你如何偷懒、不劳作。老黑的“退休”并不是脱离工作、退而养老,而是反思自我、开始新生活的状态。他认为,工作是需要伴随一生的——这恰恰是他退休五六年后最大的感悟。
  就是这么有趣:一个不工作的人,反而想明白了人生的一些误区,并看透了工作的本质。
老黑
  《四十五岁退休,你准备好了?》一书的作者,介绍他自己在45岁退休后的经验和感受。
  1
  “退休”要看有多渴望改变
  “除非你的渴望够强够大,否则现状是不会在一觉睡醒自动发生变化的。”
  老黑现在五十六岁,他认为自己四十多岁时候想退休,是出于“中年危机”:“有一天突然发现人生过半,从此只能面对下坡,因而沮丧焦躁,心烦意乱。”如果可以改变,大多数人最想改变的是工作,最不敢改变的也是工作。
  于是,工作成为中年人的一个症结。已有既得利益,同时也面临了瓶颈。整个人有些“体制化”,虽然不喜欢,但已经无法适应自由状态。
  虽然现在很多科学研究证明,人其实是没有“中年危机”的,这个词只是二战后第一批步入中年那代人的普遍遭遇:有过战争带来的身心创伤,失去亲人,无法融入社会等。大概真正带来危机感的是“体制化”,是发现自己没有接受自有状态的能力。
  退休前要想好的一个问题,不是怎么养活自己,而是“我是谁”。老黑说:“我自己退休前在组织中算个不大不小的官,多年来受到办公室文化熏陶,平时被人前呼后拥,奉承拍马感觉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退休后只剩下一个老婆可以指挥,还经常指挥不动,很不习惯。”


IP属地:河北1楼2020-09-08 18:31回复
     2
      好了,得谈谈钱了!
      老黑建议,先想好钱对自己的意义。他认为,是消费主义让人们把钱当做目标,而不是工具。
      你要支配钱,而不是让钱去支配你。这是一个很高端的基本法则。
      必须命中题目了:退休需要多少钱?这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就像在文章里说的,有的人想退休后周游全球,而有的人有吃有喝就够了。抛开退休,这世界,有人追求更大的车子、房子,有人则无限延伸自己对子孙的责任,要给后代留下丰富遗产。老黑认为,这都是把钱当目标的人。
      “我自己是在退下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身体力行才发现养活两个闲人需要花的钱比想象中少得多,原因是不上班可以节省许多交通,服装和应酬外食费用。除此之外,时间自由意味着可以避开人潮享受各种离峰时段的折扣,空间自由更可以选择生活在物价较低廉的地方。”
      老黑自己有多少钱呢?他说:
      我不富,退休前我的确是有些人口中的“大上班族”,薪水比平均水平高不少,但总归是死薪水,投资理财绩效又很糟糕,更别提工作时间短所以累积财富的时间也短。退休几年下来,原来比我职位和薪水低的人都早已迎头赶上。讲这些不是要藏富或哭穷,只是想说明退休的确需要一定经济基础,但很可能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多。
      他退休不是因为钱足够了。而是他想开了一些事情,做出了一些选择。他的总结是:“一般人视金钱为退休最大障碍,金钱的重要性虽然毋庸置疑,影响力却被明显高估了。许多人因为看不清楚金钱的价值而阻止他们其他方面的规划准备,很可惜。”


    IP属地:河北2楼2020-09-08 18:32
    回复
      3
        投资理财
        这个话题跟“钱”有关——投资理财。说到这里才有点真刀实枪的感觉。
        每个人都能模糊意识到:如果不工作还能继续活下去,那得有财富“管道”,在你不用操心的情况下,依旧流出现金来。比如购置房产然后出租、进行各种投资理财,由此财富自由。
        老黑建议,先通过记账这件小事——记录收入和资产,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了解自己的生活需求。然后,学会理财。“无论财富多少,无论退休与否都要理财,既然金钱是帮助我们完成人生目标不可或缺的工具,理财就是一生必修的功课,越早开始越好。巴菲特说他很后悔十一岁开始炒股票,因为太晚了。”
        储蓄、投资。至于如何投资,基金还是股票,形式并不重要。不管选择哪个,自己都要下功夫。“必须广纳专业人士的看法,而自己也得做足功课对各种产品特性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才能在众多信息中做出判断选择。”然后,再借用巴菲特的名言:你要在所有人贪婪时恐惧,所有人恐惧时贪婪。
        除此以外,金钱条件上,最好满足以下三个:
        第一,要有足够的医疗和人寿保险,就算你的财富足够负担眼前生活,“老本”不可不留。
        第二,必须没有负债。主要是房贷。
        第三,拥有自住的房产。
        有了以上基础,还得加个简朴的幸福观,不要把物质享受和幸福生活联系起来。“人们错认为幸福快乐的生活必须是物质充裕的生活,必须是竞争优胜的生活,必须是众人服侍的生活,必须是被别人看得起的生活。尤其被别人看得起这玩意不知害死多少人,你今天透过努力工作被这群人看得起了,明天就必须加倍努力工作才能被另外一群人看得起。每次看到连续剧中主角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握紧拳头信誓旦旦要努力被别人看得起,我就转台。”
        尤其,切忌怀着“被人看得起”这种心理!
        老黑退休前,跟老婆一人一辆车,退休后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多需求,最终变为一人一辆脚踏车。本来他有打高尔夫的习惯,退休后发现,“高尔夫不过是另一个运动项目,很好玩,很有竞争性,但请问哪项运动不是如此?说穿了,门坎高才是造成有条件中年男人趋之若鹜的主因”。
        就像他自己说的,退休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钱,你并不是想象中需要那么多设备的一个人:“刚退下来时住在北京,基于多年习惯,仍然坚持要有各种大小电器,成套家具,健身房,附设超市等等的设施,心想省钱是一回事,生活质量不能打折扣,否则就失去停止工作的意义。住了没多久就发现许多东西都是多余的,不止花钱,而且拥有就需要维护保养,又是另一笔精神和时间的投入。”
        生活,是有选择的。不停下来看看,就不知道自己选择了什么,该选择什么。


      IP属地:河北3楼2020-09-08 18:33
      回复
        4
          退休后干什么?
          阅读、旅游,培养一项与艺术相关的兴趣爱好,以及思考工作的意义。
          “当年选择退休最主要的动力是离开恼人的工作,六年来反而学到一个教训是人只要活着就要工作。……工作是个好东西,但不该只是赚钱的工具,而必须是开发自我的手段,做不到这点,就应该在可能范围内尽量减少,做出调整,或甚至完全放下,放下的同时,生活中却又一天都不能缺少帮助实现自我的工作,也就是职志。老病死并不可畏,可畏的是人好好活着,却把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缴械。”
          退休五六年后,老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生活,发现原本最担心的财务状况——大致都能做到入可敷出。理财投资布局经过几次调整,基本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偶尔看看就好。“原来打算如果状况不好随时重回工作行列,很庆幸现在看来这个必要性不高,可以把所有时间专注在想做的事情上而没有后顾之忧。”


        IP属地:河北4楼2020-09-08 18:34
        回复
          以上就是老黑的经验和总结了。
            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那些认为退休是钱的问题的人,是不会提前退休的。所以,之前流行的“存够多少钱才能退休”可以算一个不合格的问题。
            被钱驱使,被钱操控,也就是老黑说的,把钱当做了目标而不是工具,退休就还离你很远。
            人最喜欢的不是行动,而是徘徊。因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进一步,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对自己有什么意义。
            讨论到最后,才发现讲的不是退休,而是人生啊……


          IP属地:河北5楼2020-09-08 18:34
          回复
            写得很好,我也是在快两年的无业状态,悟出了:工作,又叫职业生涯,是伴随一生的需求。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9-08 21:04
            收起回复
              自由职业三年多了,没有上班的压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9-09 07: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