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吧 关注:86贴子:1,395

【每日一诗,10-01-10】宫女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朱元璋给咱家高启定罪的诗


1楼2010-01-11 11:26回复
    女奴扶醉踏苍苔,
    明月西园侍宴回。
    小犬隔花空吠影,
    夜深宫禁有谁来?


    2楼2010-01-11 11:26
    回复
      正式罪名是上梁文
      因为此诗而被老朱灭,是钱谦益的说法,但是并无根据。只是猜测。


      3楼2010-04-28 21:14
      回复
        好专业~
        原来这是钱谦益提出的呀,我还以为民间传说~


        4楼2010-05-03 14:08
        回复
          呵呵,钱谦益很多说法都不可靠。四库馆臣说他常常信口雌黄。他不仅会说一些无法验证的事情,还会篡改前人文字来达到自己的帮派目的,比如篡改王世贞对归有光的评价。


          5楼2010-05-08 23:07
          回复
            又来一篇专业的~~~搞得我都想加精了~~
            钱谦益好可爱,这样子都能做学问,还做出名堂来~~


            7楼2010-05-28 12:30
            回复
              疏星?江南寒?
              怎么称呼你捏~~
              大才大才,景仰景仰~~
              我去瞻仰了一下吴陈两吧,汗颜呀,能申请友情贴吧不?


              9楼2010-05-30 13:45
              回复
                为何明朝诗歌就不流行捏。。。唉。。。
                一代又一代的气候~~
                暑假研习一下,大大受教了~~


                10楼2010-05-30 13:59
                回复
                  回复:9楼
                  过奖过奖。
                  吴伟业贴吧虚席以待,陈子龙贴吧友情贴吧已经五个满了,所以只能链接在“自定义链接”里了。青丘吧的友情贴吧模板你还没有开通吧?


                  11楼2010-05-30 23:07
                  回复
                    清代著名评论家说:“明末风雅首推陈大樽子龙”
                    =========
                    漏了三字:谢章铤。
                    清代著名评论家谢章铤。


                    12楼2010-05-30 23:20
                    回复
                      钱谦益不仅故意掩盖吴伟业与明七子的继承关系,而且对待他的好友萧士玮和程嘉燧的时候也是一样。萧士玮诗染竟陵派特点,程嘉燧早年学习七子诗歌,钱谦益都故意一字不提,只因为自己痛恨竟陵派和七子。
                      选择性失明,是他的一贯风格。


                      13楼2010-05-31 02:57
                      回复
                        陈子龙(卧子)诗歌与高启、何景明有较大联系,钱锺书先生说:
                        “陈卧子大才健笔,足以殿有明一代之诗而无愧,又丁百六阳九之会,天意昌诗,宜若可以悲壮苍凉,上继简斋、遗山之学杜。乃读其遗集,终觉伟丽之致,多于苍楚。在本朝则近青邱、大复,而不同献吉;于唐人则似东川、右丞,而不类少陵。”


                        14楼2010-05-31 03:01
                        回复
                          开通了,我加上了~~O(∩_∩)O~


                          15楼2010-06-01 18:36
                          回复
                            已链接O(∩_∩)O


                            16楼2010-06-01 20:57
                            回复
                              刚看到一个文学史的论述:
                              “明时,吴伟业身负清望,但当时钱谦益因力倡兼融唐宋,启开新风,位列盟主之尊;另有陈子龙才力峻拔,别树一帜,倡导尚古,相比之下,吴伟业还算是诗坛后学.直至清顺治十年,吴伟业四十五岁时,始荣列诗坛盟主之席.可以说,吴梅村正是钱谦益"灵心","世运"造诗歌的践行者.”
                              居然和我前些天的论调有不谋而合之处:
                              “说他罔顾事实,是因为在陈子龙死前,吴伟业刚刚成就诗名,而钱谦益诗歌影响力也不及陈子龙,清代著名评论家说:“明末风雅首推陈大樽子龙” ,是非常恰当的。吴伟业在入清后当遗民的那九年内诗歌艺术实现了巨大的飞跃,钱谦益也在入清后的几十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两人必须以其一生的成就才可以与陈子龙诗歌并肩,可以想象在陈子龙死前,他们与陈子龙的诗歌地位是如何不对等。”


                              17楼2010-06-02 2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