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康介吧 关注:3,392贴子:21,448
  • 5回复贴,共1

【蛙王】解读“扑水男孩”们的野心 走进神秘的日本游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解读“扑水男孩”们的野心 走进神秘的日本游泳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寂寞杀猪刀 2009年12月11日03:02
    搜狐体育讯 东亚运动会游泳比赛落幕,中日男子游泳金牌对比是3比17。中国男子选手全面落后日本。日本男子游泳进入后北岛康介时代后,并未就此沉沦,而是迎来了新的崛起,明星效应、训练手法以及基础雄厚是他们崛起的关键。当然,诸如《绿水英雄》、《五个扑水少年》等游泳类型的电影也吸引了更多青少年投身这项运动,一如《女篮五号》等影片在国内带来的影响一样。而中国,带来轰动效应的游泳体裁影视作品并未出现过。是什么造就了日本男泳的复苏,下面我们来慢慢解读。



1楼2010-01-12 02:13回复
         明星效应
         毫无疑问,北岛康介是日本游泳的标杆性人物。两届奥运会,北岛康介均是包揽男子蛙泳100米和200米两金,创造了日本游泳运动员的历史。在全部综合项目中,北岛康介是当之无愧最耀眼的明星。
         北京奥运会前,北岛康介抵达时,整个首都机场3号行列堆满了日本记者,盛况空前。北岛在日本的影响力,以及广告方面的收入都无可比拟。北京奥运会再夺金后,日本媒体指出北岛康介的单个广告片酬可达1亿日币,有望超过木村拓哉等演艺明星。
         北京奥运会后,北岛康介进入蛰伏期,放弃了罗马世锦赛。不过,他仍以解说顾问的身份出现在罗马,身价同样不菲。
         在北岛康介训练时,作为明星,日本游泳协会也是对其关照有佳。他周围围绕着一个技术团队,不仅会通过电脑模拟,为北岛找出适合自己的划水方式和频率,在泳衣等其他辅助技术手段方面也是下足功夫。
         明星效应影响巨大,让游泳在日本有了较高的曝光率。包括入江陵介、谷赫纯也、内田翔等后期之辈,都希望成为日本游泳新的领军人物。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名利双收。
    


    2楼2010-01-12 02:13
    回复
           训练手法
           对于游泳而言,高原训练一直被看成一项有效的手段。不过,近几年中国游泳对高原训练并不迷恋。刘子歌一直没有进行过高原训练,而张林也是偶尔为之。与中国相比起来,日本游泳队对高原训练尤为推崇。
           几乎每次大赛之前,日本队都会前往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进行高原强化训练。该校的Flagstaff中心位于科罗拉多高原,海拔达到2134米。而且,设备完备,成为日本游泳在海外的一个训练基地。
           日本队主教练平井伯昌在谈到高原训练的效果时,指出高原训练有助于提高耐力和有氧能力。另外,远离都市,运动员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训练中。“我们只专注于训练,除了吃、睡就是游泳。偶尔才会去购物。”教练铃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同时,铃木还介绍了训练的周期,在大赛之前,他们一般在高原进行三到四周的集训,然后返回平原再进行两到三周的强化训练。最近几年大赛均是如此,北京奥运会前包括北岛康介在内的全部参赛运动员都在高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效果显著。
           同时,诸如水中分析仪器等高科技手段也在日本游泳队中广泛运用,用以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检查和分析。除此之外,日本游泳协会非常重视情报的搜集工作,会安排专人对重点项目进行长期跟踪。
      


      3楼2010-01-12 02:14
      回复
             基础雄厚
             东亚运动会之前的亚锦赛,日本队就派出了14岁-18岁之间的高中生参加。比赛过后,中国队总教练么正杰艳羡不已,“本的青少年游泳人才储备要好于我们,技术水平也很高。”
             日本游泳基础并非一天建成的。日本在动漫、影视方面,游泳体裁的作品数量可观。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绿水英雄》在中国一度红极一时。这些影片让更多的日本青少年迷上了游泳运动。
             而日本针对青少年的培养机制非常完美。他们中学、大学的比赛种类繁多,地区赛、年级赛、校际赛几乎每月都有。各个年龄段的游泳选手均有很多可以参加。而全日青少年奥林匹克游泳比赛,则是名将的摇篮,北岛康介等人均是从这项赛事走上巨星之路的。
             大学举办的赛事更是不胜枚举,今年日本中央大学游泳赛、早稻田大学游泳赛、全日本公立大学锦标赛相继开赛。
             在成年选手方面,日本则有很多俱乐部。俱乐部的运动员可以代表俱乐部参加全日游泳锦标赛、体育节游泳比赛等赛事。
             而国家队的组成也是通过相关赛事的选拔,即便是像北岛康介这种名将,不通过选拔也没有机会代表日本参加世界大赛。
             日本游泳的整套培养机制,带动了整个游泳产业发展,让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投身到这项运动中来。雄厚的基础,也是出类拔萃的年轻选手不断涌现的重要原因。
        


        4楼2010-01-12 02:15
        回复
               东亚观点:雄厚的塔基是塔尖发光的基础
               东亚运动会游泳比赛落幕,尽管日本男子游泳正处于后北岛康介时代,不过他们仍然全面压倒中国。所有男子项目,中国仅拿到3枚金牌,而日本队则夺走了其中17枚金牌。
               名将张琳此番放弃了1500米和400米自由泳这两个主项, 不过这两个项目金牌并未旁落,均被中国小将收入囊中。除了自由泳中长距离和蔡力的短距离之外,中国男子游泳在其他项目上全面落后于日本。
               三个男子接力项目,主力出战的中国队不占优势,更加印证了中日男子游泳综合实力的差距。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这个局面也并非本届东亚运动会才出现的。同为东亚人种, 在体质上差别并不大。细究起来,中国男子选手输在了起跑线上。
               日本极其重视青少年游泳选手的培养,从小学一路到大学,各级比赛种类繁多。很多学校都非常游泳这项运动,聘请的教练均具备一定的水准。而日本游泳也有一个基础游泳指导员这一专门部门,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教练进行指导。
               东亚运动会之前,在佛山举行的亚锦赛,日本就选派了高中生选手。他们水平之高令么正杰非常赞叹。而在中国,青少年游泳选手所能参加的比赛并不多,更遑论代表国家出战。另外,在举国体制的指挥棒之下,只有尖子选手才会受到特殊优待,普通的大多数大都成了垫脚石。这阻碍了更多青少年投身到这项运动中来。如果游泳运动员不能进入国家队,他的人生将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这让很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推到竞技体育的泳池中来。
               另外,近年来随着刘子歌、张琳的涌现,游泳在国内才逐渐升温,但其商业价值等与刘翔、郭晶晶等人依然相去甚远。而在日本,在北岛康介的带动下,游泳地位和关注度颇高。日本游泳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赞助,用以出国训练、提升装备水平等。每次大赛,日本游泳队均是集体前往美国训练,而中国只有零星选手有资格前往国外特训,且资金大多由各省体育局埋单。
               日本游泳职业化的道路,不仅使后备力量更加雄厚,也让他们的游泳发展步入了良性轨道。尽管目前中国游泳女子选手全面胜出日本,但依然应该居安思危,向这个友邻兼主要竞争对手取些真经来。只有有了雄厚的塔基,金字塔尖才能一直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5楼2010-01-12 02:15
          回复
            6楼2010-01-12 0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