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第 4 期
N o.4,2006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 H E ⅡA N G SO C IA L SC ⅡeN C E S
2006 年 7 月
JII1..2006
高 启 乐 府 诗 筒 论
口 洪永 铿
内容提要: 高启的乐府诗经常被笼统地视为唐以后毫无生气的拟古乐府诗 中的一例 。这种看法过于强调高启乐府诗中摹拟的成份,忽视了高启的创造才能。经过细致的分析和对比,本文认为,高启对乐府文学传统具有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其乐府诗在严格遵循传统的诸多要素的同时,表现出良好 的修辞技巧,并善于翻奇出新。
通过在横 、纵两个维度分别与杨维桢和王世贞作比较 ,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认定高启在唐以后乐府文学史上的地位 ,并可以此为起点 ,讨论高启在明代诗史上的地位等问题 。
关键词 高启 乐府诗 传统新变 杨维桢 王世贞
作者 洪永铿 ,杭 州职 业技术学院党委 书记 、代院长 ,副教授 。 (杭州 310018)
N o.4,2006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 H E ⅡA N G SO C IA L SC ⅡeN C E S
2006 年 7 月
JII1..2006
高 启 乐 府 诗 筒 论
口 洪永 铿
内容提要: 高启的乐府诗经常被笼统地视为唐以后毫无生气的拟古乐府诗 中的一例 。这种看法过于强调高启乐府诗中摹拟的成份,忽视了高启的创造才能。经过细致的分析和对比,本文认为,高启对乐府文学传统具有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其乐府诗在严格遵循传统的诸多要素的同时,表现出良好 的修辞技巧,并善于翻奇出新。
通过在横 、纵两个维度分别与杨维桢和王世贞作比较 ,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认定高启在唐以后乐府文学史上的地位 ,并可以此为起点 ,讨论高启在明代诗史上的地位等问题 。
关键词 高启 乐府诗 传统新变 杨维桢 王世贞
作者 洪永铿 ,杭 州职 业技术学院党委 书记 、代院长 ,副教授 。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