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吧 关注:86贴子:1,395
  • 7回复贴,共1

【文本版】高启乐府诗简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1-12 19:18回复
    2006 年第 4 期
    N o.4,2006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 H E ⅡA N G SO C IA L SC ⅡeN C E S
    2006 年 7 月
    JII1..2006
    高 启 乐 府 诗 筒 论
    口 洪永 铿
    内容提要: 高启的乐府诗经常被笼统地视为唐以后毫无生气的拟古乐府诗 中的一例 。这种看法过于强调高启乐府诗中摹拟的成份,忽视了高启的创造才能。经过细致的分析和对比,本文认为,高启对乐府文学传统具有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其乐府诗在严格遵循传统的诸多要素的同时,表现出良好 的修辞技巧,并善于翻奇出新。
    通过在横 、纵两个维度分别与杨维桢和王世贞作比较 ,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认定高启在唐以后乐府文学史上的地位 ,并可以此为起点 ,讨论高启在明代诗史上的地位等问题 。
    关键词 高启 乐府诗 传统新变 杨维桢 王世贞
    作者 洪永铿 ,杭 州职 业技术学院党委 书记 、代院长 ,副教授 。 (杭州 310018)
    


    2楼2010-01-12 19:24
    回复
      唐以后历时一 千余年的乐府诗创作 ,受到论者基于各种理由的忽视 。诸家乐府文学史几乎一致地选择在叙述完中唐新乐府运动后 ,结束自己的篇章。仅有 少数论文涉及这一时期有关乐府诗的创作 、思潮和诗人。在这种研究现状下,选择高启乐府诗进行研究,需要一些适当的理由和可预期的结果。元末东南地 区以杨维桢为首的古乐府运动,是一次值得关注的文学思潮;身当其时并与杨维桢保持相当距离的高启,在乐府创作上体现了有别于这一思潮的独特思路,此其一。 乐府 诗 创作 及 相关 的
      批评理念是 明代 复古 诗学 的 重要组 成 部分 ,作 为 明初 杰
      二。 乐府 诗是一 种有 着 明显传 统 规约 的体 裁 ,它 可 能成
      为探讨 高启 这位 以兼师众 长为学 诗 门径 的诗 人 的最 佳角
      度 。 基 于以上 考虑 ,笔者 将致 力 于分 析高 启 乐 府 诗 的主
      要特征 ,并在横 、纵 两个维度 上分 别与杨 维桢 和明代 复古
      派进行比较,由此得到某些结 论 ,使我们 更好地理解 高启
      的诗学理念及 文 学史 地位 ,并 藉 以 了解 元 明 时期 的古 乐
      府思潮 。

      、 高启乐 府诗的主 要特征
      高启 现存乐府诗两 卷 ,计 183 首 ,166 题 ,分类 列表 如
      出诗人 的高启 ,在这一 方面 可 能存 在 先 导 的 作用 , 此其 下①:
      沿用 古题
      自创新题
      鼓吹 曲辞 横吹 曲辞 相和歌辞 清商 曲辞 杂曲歌辞 杂歌谣 辞 琴 曲歌辞 舞 曲歌辞 近代 曲辞 新乐府辞
      6 7 27 l2 36 4 3 l 4 l2 54
      由此计 量结果 ,我们 可 以看 出,高启 兼重古 乐府 与新
      乐府 。 对 乐府 古题 具 有相 当规 模 的沿 用 ,说 明高 启 对 这

      传统 的充分 尊重。 其 中,选 择唐代 新乐府辞 的“古 题 ”,
      说 明高启 对 中唐元 、白 、张 、王诸 人新乐府 运动 的成绩 ,也
      持欣赏 的态 度。 数 量颇 多 的新题 乐 府诗 ,说 明高启 真 正
      传承 了新乐府 的精神实质 。 因此,我们可 以判 断,高启 对
      乐府文学传 统具 有完 整 的认 识。 基 于这种认 识,高 启乐
      府诗也呈现 出善 于继 承传 统 和富有 创 新性 的两 大 特点 ,
      下面就对 高启 乐府 诗这两特点加以 阐发 。
      1. 善 于继 承传 统
      古乐府 诗是 一 种具 有 明显规 则 和惯 例 的文 学 传统 ,
      要求 诗人 在选 择某 一古题 之后 ,必须 在一定 程度 上遵 循
      相应的本事和本义 ,以及形式上 的某些 习惯 。
      这些传 统 经 常成 为诗 人 的沉 重负 担 。 完 全遵 循 传
      统 ,只会使诗 人 陷入拟 古 的泥 淖 中;过于 强调 独特 性 ,则
      可能脱 离乐府 诗 的范 畴 ,变成 一般 的 古近 体 诗。 如何 在
      两难 的困境 中把握好分 寸 ,在惯例 中体现新 意 ,是一 种需
      要学 习 的技 巧。 我们将在 具体作 品的解读 中考 察高启 在
      18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洪永铿:高启 乐府诗简论
      这方面的控制能力 和写作技 巧。
      先谈古题乐府 。
      《关 山月 》 是一 个 以征 戍 和离别 为 主题 的乐 府古 题 。
      由《乐府诗集》 卷二 十三《横吹 曲辞三 》所 录诸诗 看来 ,在
      南 朝时期 , 这 一古 题 在 诗歌 体 式 方 面具 有一 定 的惯 例。
      从 梁元 帝直到北周 的王褒 ,《关 山月 》 采取 的都是 一种 十
      分接近后来 称之 为 五律 的体 式 ,五 言八 句 , 中二 联 对偶 ,
      只是不太讲究平 仄和粘对 。 初唐 时期 的卢照邻 和沈俭 期
      仍然沿袭这 一惯 例 。 盛 唐 的李 白改 变 了 这 一惯 例 , 他 选
      择 了五古 的形式 。 之后 ,五 绝 、七 古 、杂 言 等形 式相 继 出
      现 。 《关 山月 》在诗 歌体 式方 面 的传 统 ,在 新乐 府运 动 兴
      


      3楼2010-01-12 19:25
      回复
        诗创作 主要集 中在 两个 时期 : 正德 年 间及其 前后 ,以 “前
        七子 ”为主体 ;嘉靖 、万历年间 ,以“后七子 ”为 主体 。 这两
        个时期乐府创作 的特 点其 实很 不相 同。 本文试 图考察 以
        王世贞和胡应麟 为中心的“后七 子”群体与 高启 的相 同之
        处 ,或许 也可以藉 此重 新思考 “后 七 子”与 “前 七子 ”的关
        系 。
        “后七子 ”群体 的乐府 诗 ,在 批评 方面 可 以胡 应麟 为
        代 表 ,创作方 面则 以王世贞为代表 。 胡应麟认 为 :
        今欲拟 乐府 , 当先 辨 其世 代 , 核 其体 裁 , 郊祀 不
        可为 铙歌 , 铙歌 不 可为 相 和, 相 和不 可 为 清 商 ; 拟 汉
        不可涉魏 , 拟魏 不可 涉六 朝, 拟 六朝 不 可涉 唐 , 使 形
        神酷 肖,格 调 相 当。 即 干本 题 乘迕 , 然语 不 失 为 汉 、
        魏、 六朝 ,诗不失为乐府 ,处足传远。
        乐府大 篇 必仿 汉、 魏 ,小 言 间取 六朝 ,近 体 旁参
        唐 律。 用 本题事而 不失本 曲调 , 上也 ; 调 不失 而题 小
        舛 , 次也 ;题 甚合而调或乖 , 则失之千里 矣。
        在胡应麟看 来 ,拟 古乐 府一 方 面须遵 循 古 题 的本 事
        本调 ,另一方 面还须辨 世代 、核体 裁。 这和我们 上文所 总
        结 的高启 古题乐府诗 的特点 何其 相似 。 胡 应麟可 谓高启
        的异代 同调 。
        王世贞的创作情况正 和胡应 麟提 出 的创 作规 则相一
        致 。 这一点 我们 可 由王世 贞所用 乐府 古题 的分类情 况见
        出。 以《四库全书》 本《弁州 四部稿 》 为准 ,王世 贞共 作拟
        古乐府诗 三百六 十六首 ,除去少 数 自创 的新题 外 ,共 255
        题 皆见 于郭茂倩 《乐府诗 集》。 其分 布情 况为 :郊 庙歌 辞
        21 题 ,鼓吹 曲辞 24 题 ,横吹 曲辞 14 题 ,相 和歌辞 46 题 ,清
        商 曲辞 79 题 ,舞曲歌辞 3 题 ,琴 曲歌辞 18 题 ,杂 曲歌辞 46
        题 ,杂歌谣辞 4 题 。 相对 均匀 的分布 ,说 明王世 贞对乐 府
        古题 的选择 比较 全面 ,对 乐府文 学传 统 的认 识 比较 完整 。
        至于王世贞对古题 本事等 的遵循 ,读 其诗者都 可看 出 ,此
        不赘述 。
        至此 ,我们 可 以看 出 “后 七子 ”群体 与 高启 相 同的方
        面。 高启 兼容并包汉魏六 朝古 乐府 与 中唐 新乐府 两种 传
        统 ,并充分 认识 两种 传统 各 自 的特点 。 王世 贞 等诗人 在
        认 同和遵 循汉魏六朝乐 府文学 传统上 ,与高启 是 一致 的。
        换 言之 ,“后 七子”具有 了高 启 的前一 方面 ,但失去 了 另一
        方 面 ,因此容易 陷入 拟古 不化的泥淖 中。
        l84
        


        7楼2010-01-12 19:26
        回复
          --------end-------------
               其实,还是看截图版比较好~
          直通车:http://tieba.baidu.com/f?kz=694829898


          10楼2010-01-12 19:28
          回复
            审核出现的帖子被我给删除了~


            15楼2010-01-13 07:46
            回复
              我是负责顶贴的!


              16楼2010-01-14 21:03
              回复
                这种帖子应该在首页啊


                17楼2015-08-04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