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思时满腹稿,提笔无处落。』
关于医案,从古至今太多了。
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医案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因为现在的医案,太完美了。
完美到整本书,没有任何败案,全部都是成案。全部都是一剂知,二剂减半,三剂病若失。真有这么厉害,中医也不至于没落到现在的地步!(外行看不到,内行确实切身感受。
)也许,是从邓铁涛邓老仙去开始吧。如果邓老还在世,哪容新冠肆虐?
我当学徒那会儿,师傅常常给我讲临证指南医案、伤寒论误案解析、金匮要略误案解析,还指导我看名医类案等等。恩师常常说,为医者,不但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还要不耻下问。治坏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错了还一味孤行!中医人,应该把他这一生看的病都记录下来,治好的是怎么治的?没治好的又是什么原因?
所以,我在从医十多年时间里,都养成了要自己写医案的习惯。治好的没治好的都写下来!并且秉承恩师教诲,临床要做到四个准确。
即准确诊断、准确辩证、准确立法、准确处方下药。
也就是说第一步必须正确诊断,如果第一步错了,后面也就全部错了。
对于看不准的,不要强行下药,也不要顾及自己的面子,给病人说清楚。
其实我之前也接受网诊,后来发现弊端太多,就很少接了。
因为网诊少了闻诊和脉诊。只靠望诊和问诊是不能窥豹的!(我并不是说网诊不行,而是需要医者在问诊上面下足功夫,再配合望诊,还是差不了哪里去。)
中医『四诊合参』,可不是简简单单四个字就可以的。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就拿望诊来说,仅仅靠病人发一张图片能够得到什么信息?而且还要受像素、天气、网络的影响。
很多人把脉诊不当一回事,其实大错特错。我甚至看到很多书籍提到切脉时,以一句话带过(什么脉象浮弱、六脉俱虚等等),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单手三部两手六部九候完全不遵守!
另外,现在看病。(单指中医)并不是一个人感冒了,你开个桂枝汤就能了事的。那叫见病欲愈,执方欲加。要不要分风寒风热?要不要分暑湿阴虚阳虚?
治病,还是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比如年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病程长短、饮食习惯、作息时间、起居习惯等等综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才能更好的做到对症下药!
病人要想得到治愈,还需要跟医生配合。不能自已想干嘛就干嘛。比如一个人上火了,医生一边开清热去火的药,病人在一边胡吃海喝火锅啦,串串啦,麻辣烫啦等等,那有用才怪。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af689504cb5c9ea62f303ebe538b622/f2aeb4de9c82d15812d2e6ea970a19d8bd3e4244.jpg?tbpicau=2025-02-28-05_494229256ed76b8836472f8d7216e074)
关于医案,从古至今太多了。
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医案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因为现在的医案,太完美了。
完美到整本书,没有任何败案,全部都是成案。全部都是一剂知,二剂减半,三剂病若失。真有这么厉害,中医也不至于没落到现在的地步!(外行看不到,内行确实切身感受。
)也许,是从邓铁涛邓老仙去开始吧。如果邓老还在世,哪容新冠肆虐?
我当学徒那会儿,师傅常常给我讲临证指南医案、伤寒论误案解析、金匮要略误案解析,还指导我看名医类案等等。恩师常常说,为医者,不但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还要不耻下问。治坏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错了还一味孤行!中医人,应该把他这一生看的病都记录下来,治好的是怎么治的?没治好的又是什么原因?
所以,我在从医十多年时间里,都养成了要自己写医案的习惯。治好的没治好的都写下来!并且秉承恩师教诲,临床要做到四个准确。
即准确诊断、准确辩证、准确立法、准确处方下药。
也就是说第一步必须正确诊断,如果第一步错了,后面也就全部错了。
对于看不准的,不要强行下药,也不要顾及自己的面子,给病人说清楚。
其实我之前也接受网诊,后来发现弊端太多,就很少接了。
因为网诊少了闻诊和脉诊。只靠望诊和问诊是不能窥豹的!(我并不是说网诊不行,而是需要医者在问诊上面下足功夫,再配合望诊,还是差不了哪里去。)
中医『四诊合参』,可不是简简单单四个字就可以的。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就拿望诊来说,仅仅靠病人发一张图片能够得到什么信息?而且还要受像素、天气、网络的影响。
很多人把脉诊不当一回事,其实大错特错。我甚至看到很多书籍提到切脉时,以一句话带过(什么脉象浮弱、六脉俱虚等等),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单手三部两手六部九候完全不遵守!
另外,现在看病。(单指中医)并不是一个人感冒了,你开个桂枝汤就能了事的。那叫见病欲愈,执方欲加。要不要分风寒风热?要不要分暑湿阴虚阳虚?
治病,还是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比如年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病程长短、饮食习惯、作息时间、起居习惯等等综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才能更好的做到对症下药!
病人要想得到治愈,还需要跟医生配合。不能自已想干嘛就干嘛。比如一个人上火了,医生一边开清热去火的药,病人在一边胡吃海喝火锅啦,串串啦,麻辣烫啦等等,那有用才怪。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af689504cb5c9ea62f303ebe538b622/f2aeb4de9c82d15812d2e6ea970a19d8bd3e4244.jpg?tbpicau=2025-02-28-05_494229256ed76b8836472f8d7216e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