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文化吧 关注:17贴子:832
  • 5回复贴,共1

明朝时期与哈尼族相关的历史事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12、明朝时期
明朝是土司制度完善的鼎盛时期。
2.12.1、明朝机构变革
(1)取消和泥路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平定云南,将元朝的元江路、和泥路、临安路,改置为元江府、和泥府、临安府,隶属中书省;临安府治所由通海宁州迁至建水州临安。府、州之下设万户、千户等组织。前普日思麽甸长官司辖区,把李仙江把边江流域划入元江府、澜沧江流域划入车里军民府。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云南行中书省改为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废除万户、千户等军事管理组织,和泥府降级为思陀甸长官司,并入临安府,其中六村范围改属元江府。分别对亏容甸、思陀甸、溪处甸、落恐甸、纳楼茶甸、瓦渣甸、佐能寨等长官司授予长官或副长官,赐官带印符实行安抚政策。各甸长官司一般只授副长官,理论上正长官是流官,所以空缺。元朝和泥路的上六村辖区范围划归元江府管理。元朝和泥路的下六村辖区范围仍然是自由地(今牛孔镇曼洛河坝以西)。
(2)土司制度的完善
明朝土司制度十分完善,《明史·土司列传序》:“尝考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从三品)、曰宣抚司(从四品)、曰招讨司(从五品)、曰安抚司(从五品)、曰长官司(正六品),以劳绩之多寡,定尊卑之等差;而府、州、县之名亦往往有之,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之外,皆赴阙受职。”最著名的是“三宣六慰”:三宣是指①南甸宣抚司(保山市腾冲县)、②干崖宣抚司(德宏州盈江县)、③陇川宣抚司(德宏州陇川县);六慰是指①车里宣慰司(西双版纳州景洪市)、②缅甸宣慰司(缅甸曼德勒)、③木邦宣慰司(缅甸兴威)、④八百大甸宣慰司(泰国北部清迈)、⑤孟养宣慰司(缅甸西北克钦邦)、⑥老挝宣慰司(老挝琅勃拉邦)。
(3)设置钮兀御夷长官司
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绿春县牛孔镇糯倮人任者(忠斗糯倮人家谱里的扔则)和大水沟乡齐垤人陀比(齐垤人家谱里的托背),进京朝见。
明宣德八年十月(公元1433年),绿春县牛孔镇、大水沟乡、大黑山镇等范围,设置钮兀御夷长官司,糯倮人任者为正长官,齐垤人陀比为副长官。
(4)明朝改土归流
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实行“改土归流”,元江军民府因远罗必甸长官司改为奉化州(元江),他郎马龙甸长官司改为恭顺州(墨江)。在奉化州的东北有禾摩村巡司(督查地方官吏)。元江府辖奉化州和恭顺州。
明朝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州)基本隶属模式,在基层推行“里-甲制度”,各地有所不同。但是在边疆地区实行甸(长官司)、寨土司制度羁縻政策,更边远的地方象征性地设置更为宽松的宣慰司、招抚司、宣抚司、安抚司等,实际是鞭长莫及、地界不清楚。
明朝改土归流,有“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的方针,所以临安府建水州纳楼茶甸长官司得以保留。并向红河以南地区扩张领地,其辖区逐步延伸到越南莱州省的衙门坡等地,形成地跨红河两岸、领属三江(元江、藤条江、小黑江)流域的态势,号称“威镇三江八里”。绿春县城东部的分水岭就是元江府奉化州窝拖索帕与临安府建水州纳楼茶甸长官司的分界线。《绿春县文史资料第三辑·长崎迷玛阿杯》讲述,传说纳楼土司腊寒最窳强盛时,巡视到潘家东山,听到波斯山上有蝉鸣的声音,就用魔杖垛凹了山梁;来到民族风情园长崎暗洞,听到阿倮坡头寨子里有一只母鸡的叫声,就用魔刀砍断山梁。绿春县城山梁子波丽国的风水就这样毁坏了。
(5)明朝六村的政区
明洪武十七年,哈尼族开始使用汉姓。
上六村沿袭了元朝的村寨土官制度,窝拖、角竜(角竜)、腊宗(迷克)、比等隶属于元江府奉化州。
下六村钮兀寨(正)和五隆寨(副)设置钮兀御夷长官司,直属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也有人认为钮兀御夷长官司隶属元江府。《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百度百科):“宣德八年(1433)析置钮兀御夷长官司,直属布政司。”


IP属地:云南1楼2020-09-16 23:19回复
    2.12.2、哀牢山驿道
    (1)哀牢山驿道史料
    《绿春县志·大事记》:明洪武年间(公元1382~1398年)从临安府治建水新辟斜贯哀牢山东南麓的驿道,在途经的礼社江边(元江)“官置渡船”。修筑新驿道。这条驿道经思陀、落恐、左能、瓦渣、溪处,至钮兀(绿春境)、茨通坝;“路通车里、八百”(指当时云南边境的八百大甸宣慰司,在今泰国境北部),直抵老挝、缅甸边境。
    (2)哀牢山驿道解读
    明洪武年间,修筑一条新驿道,从临安府治所建水出发,经过石屏,在元江下游和红河上游的元江县澧江镇,官方设置渡口和渡船。这条驿道通往红河县东部的乐育乡思陀、宝华乡落恐及左能、甲寅镇瓦渣、石头寨乡溪处等五个长官司治所在地。经过溪处甸长官司辖区的红河县洛恩乡,翻越绿春县大兴镇四角后山,来到牛孔镇比等街子,再往东、西两个不同的方向行走。向东进入上六村大兴镇东仰,穿过纳楼茶甸长官司属地三猛屯方的绿春县三猛乡和平河镇一带,通往金平县大甸地者米乡茨通坝。向西进入下六村钮兀御夷长官司属地牛孔镇(正长官)、大水沟乡(副长官)、大黑山镇,渡过李仙江鱼玛沟巴,进入前普日思麽甸长官司属地江城县、思茅区、宁洱县,再通过车里宣慰使司属地景洪市,可以到达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属地泰国北部,还可以抵达老挝、缅甸等。


    IP属地:云南2楼2020-09-17 07:16
    回复
      2.12.3、明朝比等一带家族
      明朝时期,生活在比等村寨的人群已经无法考证,主要生活着三个人群,分别是比等村寨哈尼人、比等街子阿松人和比等河坝西面等哈阿撮人(傣族)。
      “比等乡批”家族,仰资人者奕宗支腊咪支系“童等然”车氏。后来去了大兴镇四角“实培阿东”,乡批家支绝嗣。部分迁移到元阳县俄扎乡。
      “阿波哈腊”家族,仰资人者欧宗支腊咪支系李氏。后来迁移到三猛乡一带,再转回大兴镇大寨“窝拖蒲玛”。
      阿松人,后代可能是元阳县黄茅岭乡堕铁村委会、石门村委会的豪尼支系阿松人。
      阿撮人,传说去了骑马坝乡。沙傣人,后代融合为哈尼族。
      河东一带深山老林里有个别家支,如仰资人奕车支系陈姓,区依人腊咪支系“阿毛然”马姓。陈姓移居三猛乡哈德村,留居的一支改为何姓。马姓经三猛乡转到元阳县俄扎乡。
      (1)比等事件
      有一年,龙马洛巴发生洪水,岸边沙滩搁浅一条谷船般大的河鱼。阿松人把大鱼抬回村寨里食用,造成集体食物中毒,还有人员中毒死亡。
      阿松人发生一对兄妹恋,那是伤风败俗、绝对禁止、必须清理的严重事件。哈尼人和阿松人不便对同族下手。等哈阿四带领一群傣族人,捆绑兄妹俩,把他们活埋在比等村寨西面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称为“么宗纵垂”,就是“阿么都玛”活埋的地方。
      以上连续两件事情发生后,比等人就每年一次用一头肥猪祭祀比等街子水龙潭,祭祀的地方叫“克里司丛”,一直沿袭到现在。
      (2)比等乡批家族
      1奥翁——2翁侯——3—侯涛—4涛麻——5麻匈——6匈能——7能本——8苏咪威——9威屯侣——10屯侣宗——11宗莫晕——12莫晕强——13强迪石——14迪石恋——15恋宝白——16宝白摸——17窝姆然——18鸿然璋——19璋塔婆——20塔婆军(塔婆吹)——21军贤鸟——22贤鸟南——23南里俄——24俄里飘——25里飘岳——26岳木宗——27木宗空(莫作空)——28空青莫——29莫笃苏——3 0苏喷黑——31黑木娘——32娘木芝——33娘芝(仰者)——34芝依——35依策——36策波——37波侬——38侬吼——39吼猫——40猫萨——41萨坚——42妈鸟——43鸟梭——44梭喝——45喝坚——46晗簸——47高侯——48侯仍——49仍丰——50丰突——51突轨——52石哺——53女则——54则嚷——55嚷斗——56斗则——57则哺——58哺斗——59哺萨——60萨则——61则宗——62宗萨。
      (3)阿波哈腊家族
      1傲翁,咪翁——2翁黑——3黑突——4突玛——5玛约——6约能——7能背——8诗米——9诗米乌——10乌突里——11突里忠——12忠明烟——13明烟恰——14恰提石——15提石里——16里波本——17波本乌——18乌莫然——19莫然杂——20杂塔婆——21塔婆布——22布现央——23现央南——24南里欧——25欧里迫——26迫里约——27约莫收——28莫收孔——29孔前木——30木都苏——31苏普黑——32黑木仰——33仰木知——34仰资——35资欧——36欧已——37已楼——38楼通——39通欧——40欧张——41张此——42此普——43普旦——44旦艳——45艳比——46比能——47能龙——48龙车——49车陈——50陈围——51围东——52飘沙——53沙欧——54欧核——55核久——56久远——57远者——58者然——59然斗——70斗围——71围者——72者波——73波黑。
      (4)河东陈姓家族
      1俄玛奥翁,米翁——2翁黑——3黑突——4突玛——5孙尼——6尼本——7诗米乌——8乌突里——9突里忠——10忠明烟——11明烟恰——12恰提石——13提石里——14里波本——15波本乌——16乌莫然——17莫然杂——18杂塔朋——19塔朋布——20布贤鸟——21贤鸟那——22那里额——23额里普——24普里约——25约美现——26美现孔——27孔青木——28木都书——29书普黑——30黑木仰——31黑木——32仰资——33资依——34依前——35前普(陈姓)——36普威——37威娘——38娘周——39周村——40村宇——41日古——42古波——43波成——44成匈(此匈)——45马任——46任俄——47俄娄——48娄岸——49岸冲——50冲克——51克欧(何姓)——52欧三——53三义——54义久——55久斗——56斗岸——57岸追——58追究——59究欧——60欧龙(黑龙,开挖格卡水沟)——61龙嘎(迁龙土)——62嘎追——63追龙(去规龙)——64龙黑。


      IP属地:云南3楼2020-09-17 07:56
      回复
        2.12.4、明朝六村一带村寨
        (1)窝拖蒲玛族氏变化
        南宋以后,血浓然多娘家族逐渐强盛起来,其他家族先后被迫离开。多娘家族内部也继续出现分化,脱离血浓然,解析出最玛然、米谷然、昂尼然等。
        窝拖属于因远罗必甸长官司白氏,所以跟随长官司使用汉姓白。随着哈尼姓氏的分化,汉姓也解析出朱、李、杨等。
        (2)阿倮那安村寨建立
        元朝时期,许多哈尼人逃亡,比如拉沙、加滇、波丽。元朝灭亡后,有些家族因为留恋故土,重新回到祖地。
        血浓然农姜家族、阿迪然阿牛家族返回祖地。共同建立了阿倮那村寨。后来苗安然也回来,再后来咪谷氏、最玛氏也到来。阿牛然开垦了规洞河坝上游部分的水田,这一片田地叫“阿牛德”。
        血浓然、阿牛然、苗安然、咪谷氏、最玛氏都使用汉姓白。
        阿牛然家谱:诗米乌——乌突里——突里忠——忠明烟——明烟恰——恰提石——提石里——里波本——波本乌——乌莫然——莫然搓——搓莫宇——莫宇咀——咀塔婆——塔婆沙——沙鲁白——白哈杯——哈杯欧——欧莫作——莫作鲁——鲁比波——比波俄——俄里统——统里优——立优扁——1扁来——2来亲——3亲牛——4牛忠——5忠草——6草者——7者么——8么模——9模来——10来通——11通考——12考的——13的补——14补争——15争武——16武波——17波苗——18苗干——19干饶——20饶走——21车省——22兰仁——23仁省——24省三——25三按——26按木——27木忠——28忠欧。大兴镇牛洪社区阿倮那村白斗保户家谱,传至其父亲。
        (3)那倮果的人群分流
        那倮果村寨的历史扑朔迷离,据说苗安然从平河镇略马村委会一带返回来。从阿倮那移居到那倮果村寨。那倮果人几进几出,三次去阿倮坡头三次返回来,三次去松东三次返回来。
        那倮果村寨人口增加后,向阿倮坡头、松东、牛洪等移居,还有去倮德村委会的倮德、腊施一带生活。那倮果的血浓然扁农后裔一部分迁移到阿迪生活。
        苗安然家谱:诗米乌——乌突里——突里忠——忠明烟——明烟恰——恰提石——提石里——里波本——波本乌——乌莫然——莫然搓——搓莫宇——莫宇咀——咀塔婆——塔婆沙——沙鲁白——白哈杯——哈杯欧——欧莫作——莫作鲁——鲁比波——比波俄——俄里统——统里优——立优哈——哈江额——江额都——都兴谷——兴谷保——保当期——当期拉——1期拉——2妈者——3者通——4通波——5波额——6额退——7退木——8批者——9者洪——10洪木——11木永——12永绕——13绕哦——14哦科——15科哦——16哦匹——17夏依——18依中——19中远——20远然——21然龙——22龙建——23建斗——24斗普——25普德。大兴镇牛洪社区那倮果村白德初户家谱,传至其父亲。
        (4)阿倮坡头村寨建立
        阿倮坡头是由那倮果、阿倮那村寨人口迁移建立的,推测至2015年有600年历史。纳楼土司最强盛的时候,传说腊寒最窳巡视地界时听到阿倮坡头寨子里有一只母鸡的叫声。明朝出了阿倮普天明甲科台,清朝出了鸟卫然明。有人说,阿倮坡头只有300年左右的历史。
        (5)洛瓦村寨的历史
        明朝时期,那倮果村血浓然白姓开辟了洛瓦村寨,家谱中有“洛瓦”的名字,然后移居牛洪村寨。
        清朝雍正年间,各和支系“鸟说然”曾经居住在洛瓦村寨,然后移居规洞村寨与傣族“阿措然”杂居。
        清朝后期,糯美支系“里窝然”普氏,从建水县普雄乡陆岔邦逃难而来,暂时停留在洛瓦村。然后移居到高山寨建立鲁产村。
        《洛瓦村志》讲述,洛瓦村建立于公元1943年,开始为6户人家,白姓为先居者,并非来自于人名,也未提及曾经有人居住。
        (6)阿迪村寨的变化
        在北宋皇祐年间,依贵八腮的后裔阿迪然、阿牛然、演则然等生活在阿迪一带,豪尼人莫董么车生活在鲁产后山。
        北宋大理国罗盘甸时期,传说中的阿迪大田“阿迪童家洛马”,那里累死了九头健壮的耙田黄牛,磨损了插秧妇女的九节手指。
        南宋时期,莫董么车后裔全部迁移离开。
        元朝初期,阿迪然、阿牛然全部逃亡。
        (7)规洞村寨阿撮人
        明朝时期,上六村一带隶属于元江府。土知府为傣族那氏,傣族“阿撮人”的势力向各处哈尼人领地渗透。
        阿迪村寨人口逃亡,山脚河坝成为空地。阿撮人入住规洞村寨,开垦了规洞河坝下游水田。
        (8)哈欧然人群分流
        哈欧人最初生活在枯么山,陆、何、张、陶四姓为岔弄先居者,直到清朝卢姓才从枯么山移居到岔弄。罗、黄、朱、德移居到马宗一带。角竜村寨人口增加后,向规弄、倮碧、三猛一带移居,那是清朝以后的事情。
        (9)繁荣的迷克一带
        明朝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在元朝逃亡的哈尼人陆续返回祖地。迷克的老祖地在嗒东坡一带。
        由于得益于东面的虎来德马和西面的窝们德马的肥沃土地,迷克一带很快就富足起来。随着土司制度的不断完善,六村一带已经相当繁荣了,迷克哈尼文化也发展到鼎盛时期。
        (10)强悍的糯倮人
        钮兀(牛孔河坝)、比等(含路俄)、腊宗(含罗马)等村寨,都有莫作部落后裔糯倮人。他们性格强悍,富于攻击性,称霸于牛孔河流域瑙玛岸们。传说糯倮人有三大储存粮食的仓库。
        明朝时期受封为钮兀御夷长官司正长官。
        强大的势力和强悍的性格,为清朝雍正年间“倮夷之乱”、“白头窝泥事件”的发生留下历史根源,被镇压后,瑙玛岸们中游的比等文化全部灭绝。
        (11)重新崛起的齐垤人
        在大水沟乡洒马一带“五隆寨”生活着齐垤人。在明朝时期受封为钮兀御夷长官司副正长官。


        IP属地:云南4楼2020-09-17 19:37
        回复
          2.12.5、明朝比等贝马文化
          比等索帕辖区盛行贝马文化,至今流传:“哈尼-布德-瑙玛昂们,比得-乡批-涅寒麻门。”比等的全称是“补等那等”;“补”是人类、人群,“等”是生机,“那”是休养;补等那等的意思是繁衍生息与休养生息,就是六村一带哈尼人的摇篮。
          比等乡批能把坐凳吸附在别人的臀部,驱使胡峰干扰其他同行的贝马文化活动,以显现自己的魔法。阿波哈腊也能在茅草屋顶上烧火,用篾箩装水。
          传说比等乡批晚年去了大兴镇四角实培轰东一带,阿波哈腊移居到大兴镇大寨窝拖蒲玛。


          IP属地:云南5楼2020-09-17 19:51
          回复
            2.12.6、明朝东仰盛行山歌
            东仰一带盛行山歌,红白喜事、新居落成、姑娘出嫁、请客办事、路人相逢、男女恋爱等等,没有一样不是用歌唱的方式表达。下面以东仰人与奕车人的婚嫁故事为例,欣赏东仰文化的风采。
            传说有一对东仰人张波和龙优生养了九个孩子。张波狩猎经过“岸表赶达”,捡一枚果子“垂苗阿实”吃起来,然后走到箐沟里喝水,泉水既清爽又甘甜。张波想起家里的妻子儿女,就腾空箭筒,清洗后盛满“甘露水”带回家。贤惠的妻子舍不得喝,全部分给了九个儿女,悲剧发生了。原来箭筒里长年累月放毒箭,带回来的水把孩子们全部毒死。晴天霹雳,中年丧子,夫妻俩痛不欲生,张波一蹶不振。
            龙优年事已高,不能再生育,就劝张波再娶小房(妾),听说遥远的红河县大羊街蒙者山蒲玛奕车人,老汉成昆有一个女儿叫陈昆努,十分贤惠、名冠乡里。张波不同意,因为昆努姑娘太优秀,十里八乡名门弟子,没有人敢去提亲,所以一直待聘。但是,老妻委托媒人去蒲玛提亲,成昆听说张波年纪与自己差不多,本想直接回绝,但是想想做个人情也好,就委托乡里的“爬莫然莫”出个难题回话。爬莫然莫答复:“东仰人不远千里来提亲,足以证明其真心实意。姑娘长大了总是要出嫁的,没有理由拒绝提亲人。我们奕车人也不是贪财之辈,不要黄金不要白银,就收一条30斤重的鱼做为聘礼吧!”东仰人明知吃了闭门粥,这是办不到的事,也不好说什么,就把原话带回。原来这老妻是龙王的女儿欧龙然明龙优,帮助张波到李仙江弄到了一条大鱼,足足30斤。
            龙优知道成昆不愿意嫁女,阻力一定不小,就派两对于中(夫妻)和两个于台(单身)去接亲。成昆收到30斤重的大鲤鱼,无话可说,只好请来于中和于台对付,看看能不能挽救回来。女方于中唱道:“勤劳智慧的男子汉,捕获头顶金线的大黄鱼。鲤鱼背上的大花纹,讲述了女儿成长的过程,没有一条花纹是姑娘出嫁的线路。”男方于中知道是女方悔婚拒绝,多说无益,准备返程。伴郎阿欧娜倩牵着马,准备接新娘回去,听说节外生枝,心有不甘。就不顾一切,闯到酒席前,接过大鱼唱道:“头顶金线的大鱼,那是娘家送给姑娘的首饰。大鱼背上的花纹,那是娘家送给女儿的嫁妆。七彩花纹的线路,条条大路通东仰。”于中于台大惊失色,奕车人无言以对。成昆看看大鱼,面对出言不凡的阿欧娜倩,思量东仰人并非等闲之辈,就吩咐解开“缚女九重绳”,按照男方的要求打点嫁妆,送女儿启程。
            回到东仰,阿欧娜倩凭据自己的智慧,解说婚宴上猪肝的预兆,说服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传说陈昆努生了七个儿子,操持七种行业,这是后话。
            资料可以参阅《绿春县民族民间故事集·会看猪肝的阿欧娜倩》第206~210页、《哈尼族民间故事(六)·龙三的故事》第80~87页。


            IP属地:云南6楼2020-09-17 2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