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一说在看草时经常遇到或听到。如,子母草,前后垄,1发2,3211结构等一些名词。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所悟用简易图方式,分享下自己对“结构”的一些看法,本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可能不够完善,仅供参考和批评指正。
一、前后垄
这个是相对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所谓前后垄,只能在一个翻盆周期内可以做个判断。如这盆草之后每年都分,来年的后垄由于生长较好,所成的新草比较大,也可以叫为前垄。我的理解为只要新草达到壮草的程度也可以称之为“前垄”,所以个人理解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下面这示意图可简单的进行分辨。
二、子母草
一般惯例称:1代2代连体为子母草,1代3代连体为爷孙草,以此类推。但同样的2苗草或者带芽的草都有优有劣。一般是新草越大就越好,新草越大,分下之前营养供给越充足,后期生长也越好,发的苗也越大。请看示意及态势。
三、结构态势
一组草用肉眼看,如果越长越大,无论整体是壮草、中草、还是小草,那都是组好草。俗话叫:启发草。壮草下一代大概率是壮草,小草也是呈良好复壮趋势。同时一组草里,最为关键的就是那苗新草大小(个人认为老草大小可以忽悠,当然作为切下再次利用的草也要考虑其态势)。反之,越长越小的草,其往后的复壮过程也会相对较长。
四、结构排列
最基础的就是两个类型,一字型和三角型(多角散发型)。苗再多再复杂的结构都是可以分解成这两种类型。其中一字型结构较差(后续发草少),三角形结构较好(后续发草较多)。
五、关于代数的说明
某代的前一代就是他妈妈,代数越大草越老。如果被人为剥除叶甲,或作为一个独苗,那主要通过:芦头新老程度、叶甲退化程度、根退化程度、叶子退化程度等综合因素来判断其大概是几代草。
一、前后垄
这个是相对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所谓前后垄,只能在一个翻盆周期内可以做个判断。如这盆草之后每年都分,来年的后垄由于生长较好,所成的新草比较大,也可以叫为前垄。我的理解为只要新草达到壮草的程度也可以称之为“前垄”,所以个人理解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下面这示意图可简单的进行分辨。
二、子母草
一般惯例称:1代2代连体为子母草,1代3代连体为爷孙草,以此类推。但同样的2苗草或者带芽的草都有优有劣。一般是新草越大就越好,新草越大,分下之前营养供给越充足,后期生长也越好,发的苗也越大。请看示意及态势。
三、结构态势
一组草用肉眼看,如果越长越大,无论整体是壮草、中草、还是小草,那都是组好草。俗话叫:启发草。壮草下一代大概率是壮草,小草也是呈良好复壮趋势。同时一组草里,最为关键的就是那苗新草大小(个人认为老草大小可以忽悠,当然作为切下再次利用的草也要考虑其态势)。反之,越长越小的草,其往后的复壮过程也会相对较长。
四、结构排列
最基础的就是两个类型,一字型和三角型(多角散发型)。苗再多再复杂的结构都是可以分解成这两种类型。其中一字型结构较差(后续发草少),三角形结构较好(后续发草较多)。
五、关于代数的说明
某代的前一代就是他妈妈,代数越大草越老。如果被人为剥除叶甲,或作为一个独苗,那主要通过:芦头新老程度、叶甲退化程度、根退化程度、叶子退化程度等综合因素来判断其大概是几代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