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化自在天的摩罗,放弃了天界的欲乐,一直在菩萨的六年苦行中紧跟在附近,等待着菩萨升起错误或者邪恶念头的机会,比如对感官欲望的追求。
但是在释迦菩萨的心中,并没有升起任何欲乐之念,也没有升起哪怕最轻微的偏离正见的想法。摩罗心想:悉达多王子来到菩提树下准备证悟佛果,脱离我的控制,我不能让他以任何方式脱离我的控制。
想罢,他回到了他化自在天,并召集了他的大军,对他们说:“战士们,变形成各种恐怖的样子,带上各式武器,冲到悉达多王子前面,像洪水摧毁一切那般摧毁他。”
摩罗自己,则坐着一由旬大的Girimekhala战象的背上,跟在大军的后面;并变化出一千只手,每只手都握着一件不同的武器。
(注:摩罗并不是他化自在天的统治者,该天真正的统治者另有其人。就像人类世界的总统领,其手下会有一些造反者一样,他们反抗政权,制造骚乱并抢劫。
事实上摩罗是该天界的一个有力天神,他带着众多邪恶的天神追随者,造该天统治者的反。又对那些行善的人、天等,制造各种障碍与麻烦。)
摩罗的的大军,有12由旬那么长,左右各有12由旬宽,上面高出9由旬,下面直到世界的底部。那大军令人战栗的喧嚣,在1000由旬之外都能听到,像巨大的山体滑坡。
手持武器、各种形状的大军和摩罗,来到释迦菩萨面前,想要征服并摧毁他。当摩罗的大军朝着菩提树前进的时候,那些随着沙迦天帝前来礼敬菩萨的天人们四散奔逃,作鸟兽散。
帝释天本人带着战螺躲到了世界的边缘,大梵天扔下白伞回到了梵天界。龙王顾不上龙女舞者直接钻入了土中,回到龙宫以手遮脸;没有一个天神或者梵天敢继续站在菩提树下。
只有释迦菩萨一个人,独自地安坐在菩提树下,如一个伟大的婆罗门独居在无人的宫殿里。巴利经典记载,当摩罗到来时,会有一些明确的恶兆预告。
比如:惊人的流星雨落下;黑雾带来的黑暗;海洋与大地振动;海水倒流;山崩;树倒;狂风巨响;日月无光,等等。
即便如此,菩萨毫不畏惧的坐在宝座上,像Garuda鸟王在群鸟之中,也如Kesaraja狮王在众兽之间。在恶兆出现的同时,摩罗到达了,但是他不能进入菩提树的附近。
同样的,他的欲魔大军也不敢靠近菩提树,只是把菩提树和菩萨包围了起来。摩罗看到他的大军逡巡不前,发声命令道:“冲啊,抓住他!”
但是,摩罗本人却无法靠近菩提树的范围,正如一只苍蝇无法靠近烧红的铁块一样。他只能对他的随从说:“诸位,没有一个人可以和悉达多王子相比,我们不能从正面攻击他,我们应该从后面攻击。”
释迦菩萨看看前方和左右两面,只剩下众多天神、梵天逃走之后的空荡荡的空间。接着,他看到摩罗的大军从北方涌来。
他想:“如此数不清的大军,仅仅是为了攻击我一个人而来;而我的父母、亲友们,没有一个人在这里可以帮助到我,只有我的十种巴拉密,是我击败摩罗大军的武器。”
随即,菩萨开始思维他积累十巴拉密的过程。当菩萨思维他的十种巴拉密时,摩罗计划着:“我将释放九种攻击手段,让悉达多王子离开座位而逃跑。”
首先,他释放了狂暴的旋风。立刻的,东、西、南、北四面的风强力的升起,这大风可以卷起方圆半由旬、一由旬、二由旬等山的山顶,也可以连根拔起树木。可以摧毁周围的村庄、市镇。
但是,在菩萨的善业功德面前,这风接近菩萨时就变得无力,甚至不能吹动菩萨袈裟的边沿。摩罗看着狂风,心想:悉达多王子此刻恐怕已经被风吹得粉碎了吧。
然而,当他看到菩萨安然无恙的坐在那里的时候,心里十分纠结,于是暗想:“我将用洪水来淹死他!”他召唤来雨和乌云,倾盆大雨随即倾泻下来,整个大地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当大水漫过树木和山丘,在接近释迦菩萨的时候,水就改变方向流到其他地方,根本连菩萨袈裟衣的边角,都不能够润湿到。
看到此种情景,摩罗心想:“我将用石块将悉达多王子击成粉末。”接着,大如山的石块如雨一样落下,却在接近菩萨的时候,变成天花编织的花环与花球落下。
摩罗想:“我要砍死悉达多王子!”想罢,各种武器下雨一般地飞向菩萨,但却在接近菩萨的时候,都变成了茉莉花,散落在菩提树的周围。
摩罗再一次惊呆了,当他看到菩萨安然无恙的坐着,金刚不动。他不甘心,于是又召唤出冒着浓烟的柴火,然而,这些柴火同样变成了茉莉花落下。
摩罗又召唤出火热的热灰,然而,这些热灰在接近菩萨时变成了花粉落下。摩罗又招呼出热沙,然而,这些热沙接近菩萨时变成了天花。他又召唤出热泥,这些热泥变成了带有天花香味的粉末。
摩罗又计划用无边的黑暗,来吓走悉达多王子。这种黑暗如同月初之夜(月亮被太阳完全遮蔽的日子),又如乌云满天,又如在深夜时分的一片森林的深处。
然而,黑暗在接近菩萨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是被光明驱散了一样。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菩萨自己散发出身光,正是这身光摧毁了摩罗制造的黑暗。
摩罗尝试的九种攻击方法全部失败了,他继续降下持续不断的流星,使得一万个轮围世界都笼罩在火与烟之中,晴空不时出现惊人的霹雳,即使这猛烈的手段也无法伤害到菩萨。
于是,摩罗改变了进攻的方法,他准备放出物理武器,心想:“悉达多王子,我将用武器杀死你。”这种物理武器有如下的威力:
如果将它插入地面,十二年之内这大地不能生长任何植物;如果将这武器扔上天空,这个地方将大旱十二年;如果插入meru山,该山会裂成两半。
摩罗将将这武器掷向菩萨,武器在天空中如雷霆一般地飞驰,却如同用线头圈成的刮脚刀一样落在菩萨的脚下,这令摩罗伤透了自尊。
无计可施的摩罗被激怒了,他朝着手下喊道:“你们站在那里干什么?不要给悉达多王子成佛的机会,去抓住他、杀了他,不要让他跑掉。”
他自己坐在战象的背上,露出恐怖之相,不断地接近菩萨,手中挥舞着弓箭,吓唬着对菩萨说:“悉达多王子,赶快离开那个金刚宝座!”
此时,摩罗的部众们也变成各种吓人的形状,摆出各种恐怖、吓人的姿势,企图将菩萨吓走。然而这一切都毫无用处,菩萨依然安详地坐在金刚宝座上。
在与摩罗的对峙中,释迦菩萨说:“摩罗,虽然我降生于这个世间,我却没有其他有情众生的任何习气,在无数的带有各种习气和精神污点的众生之中,我取得了三界无上征服者的称号。
即使我盘腿坐在这金刚座上,我已经灭尽了所有的无明;我可以宣称自己,已经成为人,天,梵天之中的佛陀。我是来救度苦海之中的有情,带他们到达涅槃的彼岸,你没有能力阻止我。
摩罗,虽然你的大军战旗飘飘,虽然你坐在战象上,我却能以无畏的智慧,来面对你的挑战(这里的意思是,不是身体上的行进,但是智慧力量的施加)。
摩罗,你并不能使我起立,或者使我离开这个金刚座;我将目睹你的无能为力。就像一个强壮的人,用石块打碎陶匠所造的所有已做好和未做好的器皿;
我无需起身便能用智慧的力量令到你害怕,那让整个世界都害怕的智慧的力量,完全能够退却你的十种欲望魔军;
或者,在我面前的这支远及世界尽头的欲魔大军,我会把他们驱离到一个不剩,让你和你的魔军部下作鸟兽散。摩罗,如果我想变小,我可以小如芥末子。如果我想变大,我可以大如整个世界。
摩罗,我只需弹指便可将你和你的大军抓住、握碎;但是,我不会有一点点的意愿去杀害生命,因为那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我去对付如蚯蚓一般微弱的摩罗,于我又有什么益处呢?我甚至不愿意跟他说这么多话。”
在菩萨说这番话之前,摩罗曾经提问:“悉达多王子,你为何占据属于我的金刚座?”
释迦菩萨回答道:“哪个目击者可以证明这个座位是你的?”
摩罗伸长手臂说道:“不用其他人证明,我的大军就可以为我证明。”
那时,摩罗的军队如山崩一般的喊叫起来:“我是目击者,我是证人!”菩萨制止住魔军的喧哗,说出下面的话,来说明他自己的证人。
“摩罗,因为对于这个金刚座的愿望,没有我错过的布施,没有我不守的戒律,没有我没修过的苦行,在无数世界的无数过去世中。
单就慷慨布施来说,仅我某一个过去世生为维山达拉王子时,我的慷慨到曾经将王后玛蒂布施出去,大地因此而振动七次。现在我坐在金刚座上,摩罗率领大军与我宣战,为什么大地还在沉默?
摩罗,你让你的手下做出伪证;而大地对你、对我都是公正的,没有偏袒。现在,请大地做我的证人吧!”说着,菩萨从袈裟中举起右手,犹如划过云端的的一道闪电指向大地。
就在此时,大地如陶匠的转轮一样旋转并翻滚,发出的声响在天空中引发雷鸣般的回响。围绕着须弥山的七座大山,和喜马拉雅山一起发出低沉持续的声响。
一万个轮围世界也一起回应,如同被烈火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那整个天空,如同干燥的谷物在热锅里爆裂一般低鸣,伴随着闪电与瀑布般落下的炭火。
那时,摩罗发现自己置身于骚动的天与地之间,因无处躲藏而感到害怕。他扔下了战旗,放下一千种武器,顾不上再看战象一眼就匆忙地全速逃走。他的大军也同样四散奔逃,回到了他化自在天。
如此,在满月之日战胜了摩罗天子,释迦菩萨成为世界有情众生的征服者,达到了无嗔、无害、无惧的殊胜境界。
在看到摩罗的大军逃散之后,原先因为摩罗的到来而恐惧跑走的天神与梵天神,亲眼见证了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谁是最终的失败者。
天神们一起大声欢呼,传诵喜讯:“摩罗已经逃走,悉达多王子已经胜利,我们要庆祝这个胜利。”
消息从一只龙传到另一只龙,从一位天神传到另一位天神,从一位梵天神传到另一位梵天神。天花从他们的手中散落,堆积在无上的菩提金刚座旁。
天与地犹如有生命一般,宣示这只属于拥有一切知智的佛陀的独一无二的胜利,这位一万个轮围世界中最尊贵的守护者,人、天、梵天都在庆祝这一胜利。
而摩罗则品尝着失败的痛苦,因为畏惧佛陀的威力仓促逃走。由于无明,他率领着可以拖动地表八个角抬起地面的大军,不自量力的想夺取金刚座。
在这胜利的一天,满月的日子,伟大时代的大历103年,在证悟佛果的金刚座边,所有人、龙、天、梵天,都欢庆佛陀的胜利,这十巴拉密善行圆满的结果,欢呼声在整个一万轮围世界回响。
所有居住在包括佛陀所在一万个轮围世界的天神和梵天神,拜服在佛陀的面前,献上美丽的鲜花、香水和香粉,并以各种颂词表达敬意。
这就是战胜摩罗天子的情节,在这个佛陀证悟的月圆之夜的经历,许多义注所描述的大旨相同,仅在表达方式上有些微区别。
比如,Buddhavasa Ahakathā和Jātaka Athakatha Nidāna,没有记载菩萨在日中时分在sala树林休息,并进入禅定和得到神通的细节。
而The Jinālakāraīkā 不仅描述了菩萨在sala树林中进入八种定,并取得五神通,而且也说明了在菩萨到达菩提树的时候,已经获得了强大的神通力。
如此的记载与该书作者的其他记载吻合,例如当摩罗接近菩萨想要作战的时候,菩萨说道:“如果我愿意,我可以用身体覆盖整个一万个轮围世界。”另如在指出菩萨前世身为维山达拉王子时所做无上布施的目击者这件事,只有通过宿命通的能力才能知晓,所以是正确的。
根据Jinālakāra的作者的说法,菩萨在跟外道导师āāra和udaka学习的时候,就已经取得了八定和五神通。
但是,菩萨在六年极端苦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这些神通能力,使得这些能力如同久未使用蒙尘的金碗般而变得消失了一样。又如同打磨有污点的杯子一般,在sala树林菩萨又重新获得了这些能力。
需要明白指出的是,只是在驱走了摩罗之后,菩萨才充分利用宿命通的能力,来穿透挡住真相的那一层纸。我们解释这些,是因为Jinālakāraīkā的作者的视角不同寻常,从而有说明的价值。
——摘自《大佛史》
但是在释迦菩萨的心中,并没有升起任何欲乐之念,也没有升起哪怕最轻微的偏离正见的想法。摩罗心想:悉达多王子来到菩提树下准备证悟佛果,脱离我的控制,我不能让他以任何方式脱离我的控制。
想罢,他回到了他化自在天,并召集了他的大军,对他们说:“战士们,变形成各种恐怖的样子,带上各式武器,冲到悉达多王子前面,像洪水摧毁一切那般摧毁他。”
摩罗自己,则坐着一由旬大的Girimekhala战象的背上,跟在大军的后面;并变化出一千只手,每只手都握着一件不同的武器。
(注:摩罗并不是他化自在天的统治者,该天真正的统治者另有其人。就像人类世界的总统领,其手下会有一些造反者一样,他们反抗政权,制造骚乱并抢劫。
事实上摩罗是该天界的一个有力天神,他带着众多邪恶的天神追随者,造该天统治者的反。又对那些行善的人、天等,制造各种障碍与麻烦。)
摩罗的的大军,有12由旬那么长,左右各有12由旬宽,上面高出9由旬,下面直到世界的底部。那大军令人战栗的喧嚣,在1000由旬之外都能听到,像巨大的山体滑坡。
手持武器、各种形状的大军和摩罗,来到释迦菩萨面前,想要征服并摧毁他。当摩罗的大军朝着菩提树前进的时候,那些随着沙迦天帝前来礼敬菩萨的天人们四散奔逃,作鸟兽散。
帝释天本人带着战螺躲到了世界的边缘,大梵天扔下白伞回到了梵天界。龙王顾不上龙女舞者直接钻入了土中,回到龙宫以手遮脸;没有一个天神或者梵天敢继续站在菩提树下。
只有释迦菩萨一个人,独自地安坐在菩提树下,如一个伟大的婆罗门独居在无人的宫殿里。巴利经典记载,当摩罗到来时,会有一些明确的恶兆预告。
比如:惊人的流星雨落下;黑雾带来的黑暗;海洋与大地振动;海水倒流;山崩;树倒;狂风巨响;日月无光,等等。
即便如此,菩萨毫不畏惧的坐在宝座上,像Garuda鸟王在群鸟之中,也如Kesaraja狮王在众兽之间。在恶兆出现的同时,摩罗到达了,但是他不能进入菩提树的附近。
同样的,他的欲魔大军也不敢靠近菩提树,只是把菩提树和菩萨包围了起来。摩罗看到他的大军逡巡不前,发声命令道:“冲啊,抓住他!”
但是,摩罗本人却无法靠近菩提树的范围,正如一只苍蝇无法靠近烧红的铁块一样。他只能对他的随从说:“诸位,没有一个人可以和悉达多王子相比,我们不能从正面攻击他,我们应该从后面攻击。”
释迦菩萨看看前方和左右两面,只剩下众多天神、梵天逃走之后的空荡荡的空间。接着,他看到摩罗的大军从北方涌来。
他想:“如此数不清的大军,仅仅是为了攻击我一个人而来;而我的父母、亲友们,没有一个人在这里可以帮助到我,只有我的十种巴拉密,是我击败摩罗大军的武器。”
随即,菩萨开始思维他积累十巴拉密的过程。当菩萨思维他的十种巴拉密时,摩罗计划着:“我将释放九种攻击手段,让悉达多王子离开座位而逃跑。”
首先,他释放了狂暴的旋风。立刻的,东、西、南、北四面的风强力的升起,这大风可以卷起方圆半由旬、一由旬、二由旬等山的山顶,也可以连根拔起树木。可以摧毁周围的村庄、市镇。
但是,在菩萨的善业功德面前,这风接近菩萨时就变得无力,甚至不能吹动菩萨袈裟的边沿。摩罗看着狂风,心想:悉达多王子此刻恐怕已经被风吹得粉碎了吧。
然而,当他看到菩萨安然无恙的坐在那里的时候,心里十分纠结,于是暗想:“我将用洪水来淹死他!”他召唤来雨和乌云,倾盆大雨随即倾泻下来,整个大地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当大水漫过树木和山丘,在接近释迦菩萨的时候,水就改变方向流到其他地方,根本连菩萨袈裟衣的边角,都不能够润湿到。
看到此种情景,摩罗心想:“我将用石块将悉达多王子击成粉末。”接着,大如山的石块如雨一样落下,却在接近菩萨的时候,变成天花编织的花环与花球落下。
摩罗想:“我要砍死悉达多王子!”想罢,各种武器下雨一般地飞向菩萨,但却在接近菩萨的时候,都变成了茉莉花,散落在菩提树的周围。
摩罗再一次惊呆了,当他看到菩萨安然无恙的坐着,金刚不动。他不甘心,于是又召唤出冒着浓烟的柴火,然而,这些柴火同样变成了茉莉花落下。
摩罗又召唤出火热的热灰,然而,这些热灰在接近菩萨时变成了花粉落下。摩罗又招呼出热沙,然而,这些热沙接近菩萨时变成了天花。他又召唤出热泥,这些热泥变成了带有天花香味的粉末。
摩罗又计划用无边的黑暗,来吓走悉达多王子。这种黑暗如同月初之夜(月亮被太阳完全遮蔽的日子),又如乌云满天,又如在深夜时分的一片森林的深处。
然而,黑暗在接近菩萨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是被光明驱散了一样。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菩萨自己散发出身光,正是这身光摧毁了摩罗制造的黑暗。
摩罗尝试的九种攻击方法全部失败了,他继续降下持续不断的流星,使得一万个轮围世界都笼罩在火与烟之中,晴空不时出现惊人的霹雳,即使这猛烈的手段也无法伤害到菩萨。
于是,摩罗改变了进攻的方法,他准备放出物理武器,心想:“悉达多王子,我将用武器杀死你。”这种物理武器有如下的威力:
如果将它插入地面,十二年之内这大地不能生长任何植物;如果将这武器扔上天空,这个地方将大旱十二年;如果插入meru山,该山会裂成两半。
摩罗将将这武器掷向菩萨,武器在天空中如雷霆一般地飞驰,却如同用线头圈成的刮脚刀一样落在菩萨的脚下,这令摩罗伤透了自尊。
无计可施的摩罗被激怒了,他朝着手下喊道:“你们站在那里干什么?不要给悉达多王子成佛的机会,去抓住他、杀了他,不要让他跑掉。”
他自己坐在战象的背上,露出恐怖之相,不断地接近菩萨,手中挥舞着弓箭,吓唬着对菩萨说:“悉达多王子,赶快离开那个金刚宝座!”
此时,摩罗的部众们也变成各种吓人的形状,摆出各种恐怖、吓人的姿势,企图将菩萨吓走。然而这一切都毫无用处,菩萨依然安详地坐在金刚宝座上。
在与摩罗的对峙中,释迦菩萨说:“摩罗,虽然我降生于这个世间,我却没有其他有情众生的任何习气,在无数的带有各种习气和精神污点的众生之中,我取得了三界无上征服者的称号。
即使我盘腿坐在这金刚座上,我已经灭尽了所有的无明;我可以宣称自己,已经成为人,天,梵天之中的佛陀。我是来救度苦海之中的有情,带他们到达涅槃的彼岸,你没有能力阻止我。
摩罗,虽然你的大军战旗飘飘,虽然你坐在战象上,我却能以无畏的智慧,来面对你的挑战(这里的意思是,不是身体上的行进,但是智慧力量的施加)。
摩罗,你并不能使我起立,或者使我离开这个金刚座;我将目睹你的无能为力。就像一个强壮的人,用石块打碎陶匠所造的所有已做好和未做好的器皿;
我无需起身便能用智慧的力量令到你害怕,那让整个世界都害怕的智慧的力量,完全能够退却你的十种欲望魔军;
或者,在我面前的这支远及世界尽头的欲魔大军,我会把他们驱离到一个不剩,让你和你的魔军部下作鸟兽散。摩罗,如果我想变小,我可以小如芥末子。如果我想变大,我可以大如整个世界。
摩罗,我只需弹指便可将你和你的大军抓住、握碎;但是,我不会有一点点的意愿去杀害生命,因为那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我去对付如蚯蚓一般微弱的摩罗,于我又有什么益处呢?我甚至不愿意跟他说这么多话。”
在菩萨说这番话之前,摩罗曾经提问:“悉达多王子,你为何占据属于我的金刚座?”
释迦菩萨回答道:“哪个目击者可以证明这个座位是你的?”
摩罗伸长手臂说道:“不用其他人证明,我的大军就可以为我证明。”
那时,摩罗的军队如山崩一般的喊叫起来:“我是目击者,我是证人!”菩萨制止住魔军的喧哗,说出下面的话,来说明他自己的证人。
“摩罗,因为对于这个金刚座的愿望,没有我错过的布施,没有我不守的戒律,没有我没修过的苦行,在无数世界的无数过去世中。
单就慷慨布施来说,仅我某一个过去世生为维山达拉王子时,我的慷慨到曾经将王后玛蒂布施出去,大地因此而振动七次。现在我坐在金刚座上,摩罗率领大军与我宣战,为什么大地还在沉默?
摩罗,你让你的手下做出伪证;而大地对你、对我都是公正的,没有偏袒。现在,请大地做我的证人吧!”说着,菩萨从袈裟中举起右手,犹如划过云端的的一道闪电指向大地。
就在此时,大地如陶匠的转轮一样旋转并翻滚,发出的声响在天空中引发雷鸣般的回响。围绕着须弥山的七座大山,和喜马拉雅山一起发出低沉持续的声响。
一万个轮围世界也一起回应,如同被烈火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那整个天空,如同干燥的谷物在热锅里爆裂一般低鸣,伴随着闪电与瀑布般落下的炭火。
那时,摩罗发现自己置身于骚动的天与地之间,因无处躲藏而感到害怕。他扔下了战旗,放下一千种武器,顾不上再看战象一眼就匆忙地全速逃走。他的大军也同样四散奔逃,回到了他化自在天。
如此,在满月之日战胜了摩罗天子,释迦菩萨成为世界有情众生的征服者,达到了无嗔、无害、无惧的殊胜境界。
在看到摩罗的大军逃散之后,原先因为摩罗的到来而恐惧跑走的天神与梵天神,亲眼见证了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谁是最终的失败者。
天神们一起大声欢呼,传诵喜讯:“摩罗已经逃走,悉达多王子已经胜利,我们要庆祝这个胜利。”
消息从一只龙传到另一只龙,从一位天神传到另一位天神,从一位梵天神传到另一位梵天神。天花从他们的手中散落,堆积在无上的菩提金刚座旁。
天与地犹如有生命一般,宣示这只属于拥有一切知智的佛陀的独一无二的胜利,这位一万个轮围世界中最尊贵的守护者,人、天、梵天都在庆祝这一胜利。
而摩罗则品尝着失败的痛苦,因为畏惧佛陀的威力仓促逃走。由于无明,他率领着可以拖动地表八个角抬起地面的大军,不自量力的想夺取金刚座。
在这胜利的一天,满月的日子,伟大时代的大历103年,在证悟佛果的金刚座边,所有人、龙、天、梵天,都欢庆佛陀的胜利,这十巴拉密善行圆满的结果,欢呼声在整个一万轮围世界回响。
所有居住在包括佛陀所在一万个轮围世界的天神和梵天神,拜服在佛陀的面前,献上美丽的鲜花、香水和香粉,并以各种颂词表达敬意。
这就是战胜摩罗天子的情节,在这个佛陀证悟的月圆之夜的经历,许多义注所描述的大旨相同,仅在表达方式上有些微区别。
比如,Buddhavasa Ahakathā和Jātaka Athakatha Nidāna,没有记载菩萨在日中时分在sala树林休息,并进入禅定和得到神通的细节。
而The Jinālakāraīkā 不仅描述了菩萨在sala树林中进入八种定,并取得五神通,而且也说明了在菩萨到达菩提树的时候,已经获得了强大的神通力。
如此的记载与该书作者的其他记载吻合,例如当摩罗接近菩萨想要作战的时候,菩萨说道:“如果我愿意,我可以用身体覆盖整个一万个轮围世界。”另如在指出菩萨前世身为维山达拉王子时所做无上布施的目击者这件事,只有通过宿命通的能力才能知晓,所以是正确的。
根据Jinālakāra的作者的说法,菩萨在跟外道导师āāra和udaka学习的时候,就已经取得了八定和五神通。
但是,菩萨在六年极端苦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这些神通能力,使得这些能力如同久未使用蒙尘的金碗般而变得消失了一样。又如同打磨有污点的杯子一般,在sala树林菩萨又重新获得了这些能力。
需要明白指出的是,只是在驱走了摩罗之后,菩萨才充分利用宿命通的能力,来穿透挡住真相的那一层纸。我们解释这些,是因为Jinālakāraīkā的作者的视角不同寻常,从而有说明的价值。
——摘自《大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