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94
孙策一看不好,大惊失色,马上清醒过来,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赶紧放了魏腾——倚井教子,可见她的机智。
孩子要养育,更要教育,教育他们怎么为人处世,怎么面对困难,怎么成为有用之才,而孩子的培养,主要取决于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孙坚常年在外征战,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基本靠她,她是一个知识分子,时常谆谆教诲,对孙策和孙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孙权,有点自负,但唯独对母亲,言听计从。
人的一生,有许多恩都可以报答,唯独母爱,却始终不能,母爱的付出,是你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儿女的幸福,并且不求回报,这种伟大和无私,千言万语,又何以表达?
吴夫人与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历经无数艰辛与磨难,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世间最宝贵的亲情。
就在她去世前不久,曹操下来公文,说要孙权派弟弟或儿子去朝廷做官,实际上,这是要他自己参与绑架。因为去朝廷做官,只是个优雅的说法,去了之后,形同人质,有去无回——这也是当时流行的“质子”手段,有人质在手,你要闹事,我就杀人!
对于这种肉包子打狗的无理要求,孙权很气愤,召集大臣协商,张昭和秦松等人也不好办,犹豫不决。
犹豫不决之时,他想到了母亲,只好去请示她老人家,由她来做最后定夺。
他带着公瑾兄一起去的,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见到吴夫人,周瑜明确反对送质,理由有三点:自己实力强,不怕;照办得到的利益得不偿失,且受制于人;曹操自顾不暇,拿我们没办法。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不送人质,静观其变。
吴夫人听他娓娓道来,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对孙权说:
“公瑾说得很对!他与伯符(孙策)同年,只小一个月,我一直把他当儿子看,你也要把他当哥哥一样尊敬。”
这话的意思已经讲得很明白,听周瑜的!
孙权本来就有这想法,听了母亲的话,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决定不送质。这让他彻底摆脱了曹操的遥控,即使后来爆发赤壁大战,他的家人,也没有像马超一样,被杀个精光;并且,这也向曹操表明,我孙权是独立的,不受你控制,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咱不玩这一套!
果断而又坚强的吴夫人,在东吴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孙策东渡、交结江东豪族、坚持独立发展等等方面,无时无刻不有她睿智的身影;同时,她也是孙权“江东化”的关键人物,可以说,她是东吴当之无愧的“国丨母”。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吴国太,就是以她为原型,只是历史上的她,刘备抱得美人归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孙刘联姻与她无关。
建安十二年①,她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死前,她还召见张昭,将孙权托付给他,嘱以后事,念念不忘东吴的发展大业。
她安然逝去,尽了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黄泉之下,可以坦然面对孙坚了。
人,只有坦荡的生,才能坦荡的死。
含着泪安葬好母亲后,孙权第三次吹响了征黄祖的号角。
这一次,他务必要将其一举歼灭,不然怎能对得起父母亲和哥哥的在天之灵?
而此次出征,源于一个人的投降。
------------------
①另有一说为建安七年,《三国志•孙权传》即是:“七年,权母吴氏薨”,本书依《资治通鉴》第65卷记载。
作者:汤浩方
94
孙策一看不好,大惊失色,马上清醒过来,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赶紧放了魏腾——倚井教子,可见她的机智。
孩子要养育,更要教育,教育他们怎么为人处世,怎么面对困难,怎么成为有用之才,而孩子的培养,主要取决于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孙坚常年在外征战,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基本靠她,她是一个知识分子,时常谆谆教诲,对孙策和孙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孙权,有点自负,但唯独对母亲,言听计从。
人的一生,有许多恩都可以报答,唯独母爱,却始终不能,母爱的付出,是你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儿女的幸福,并且不求回报,这种伟大和无私,千言万语,又何以表达?
吴夫人与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历经无数艰辛与磨难,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世间最宝贵的亲情。
就在她去世前不久,曹操下来公文,说要孙权派弟弟或儿子去朝廷做官,实际上,这是要他自己参与绑架。因为去朝廷做官,只是个优雅的说法,去了之后,形同人质,有去无回——这也是当时流行的“质子”手段,有人质在手,你要闹事,我就杀人!
对于这种肉包子打狗的无理要求,孙权很气愤,召集大臣协商,张昭和秦松等人也不好办,犹豫不决。
犹豫不决之时,他想到了母亲,只好去请示她老人家,由她来做最后定夺。
他带着公瑾兄一起去的,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见到吴夫人,周瑜明确反对送质,理由有三点:自己实力强,不怕;照办得到的利益得不偿失,且受制于人;曹操自顾不暇,拿我们没办法。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不送人质,静观其变。
吴夫人听他娓娓道来,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对孙权说:
“公瑾说得很对!他与伯符(孙策)同年,只小一个月,我一直把他当儿子看,你也要把他当哥哥一样尊敬。”
这话的意思已经讲得很明白,听周瑜的!
孙权本来就有这想法,听了母亲的话,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决定不送质。这让他彻底摆脱了曹操的遥控,即使后来爆发赤壁大战,他的家人,也没有像马超一样,被杀个精光;并且,这也向曹操表明,我孙权是独立的,不受你控制,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咱不玩这一套!
果断而又坚强的吴夫人,在东吴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孙策东渡、交结江东豪族、坚持独立发展等等方面,无时无刻不有她睿智的身影;同时,她也是孙权“江东化”的关键人物,可以说,她是东吴当之无愧的“国丨母”。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吴国太,就是以她为原型,只是历史上的她,刘备抱得美人归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孙刘联姻与她无关。
建安十二年①,她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死前,她还召见张昭,将孙权托付给他,嘱以后事,念念不忘东吴的发展大业。
她安然逝去,尽了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黄泉之下,可以坦然面对孙坚了。
人,只有坦荡的生,才能坦荡的死。
含着泪安葬好母亲后,孙权第三次吹响了征黄祖的号角。
这一次,他务必要将其一举歼灭,不然怎能对得起父母亲和哥哥的在天之灵?
而此次出征,源于一个人的投降。
------------------
①另有一说为建安七年,《三国志•孙权传》即是:“七年,权母吴氏薨”,本书依《资治通鉴》第65卷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