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宗茂吧 关注:72贴子:800
  • 13回复贴,共1

查了日文维基,立花宗茂连明朝将领查大受都打不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查大受苦战,被小西行长救出,结果还是被刘挺击败...


1楼2010-01-18 01:31回复
    开玩笑刘挺是什么人?武圣人级别的高手了~


    2楼2010-02-18 10:06
    回复
      • 121.77.214.*
      正常…………


      3楼2010-02-21 01:16
      回复
        灰常正常- -一句话……以实力对比一下你就懂了……


        4楼2010-02-22 11:18
        回复
          不过话说回来 那战争 中日打的都丑陋


          5楼2010-05-02 18:51
          回复
            中日都丑陋+1……而且当时的霓虹实在是不具备远线作战的能力。
            说实话庆长要是没有碧蹄馆的话霓虹军就算整个残了……明军重火器太强啊。


            IP属地:山东6楼2010-05-30 09:51
            回复
              当时査大受不光战败了宗茂
                    第一队: 立花宗茂 3000人      第二队: 小早川隆景 8000人      第三队: 小早川秀包 5000人      第四队: 吉川广家 4000人      这股部队由 小早川隆景 直接指挥。 另有总司令 宇喜多秀家 亲自领兵2万1000, 以为后应:      第五队: 黑田长政 5000人      第六队: 石田三成 5000人      第七队: 加藤光泰 3000人      第八队: 宇喜多秀家 8000人
                  横山景义 安东常久, 小串成重 小野成幸战死


              7楼2010-08-28 17:03
              回复
                放屁电锯爷们是吃干饭的吗


                IP属地:浙江8楼2010-08-29 21:25
                回复
                  回复:8楼
                  香蕉迷乱入.....


                  9楼2010-08-31 11:51
                  回复
                    立花家出兵二千,和弟弟高桥一齐也才三千兵力而已,碧蹄馆战后两军残余一千三百余人。适当地减掉一些和朝鲜人作战的减员,碧蹄馆一战立花、高桥兄弟损失了一千五百兵力左右。
                    步兵围歼骑兵,由小早川、宇喜多左右合围,这是日军最初的战略设想。问题是宇喜多军速度太慢,没能合围上,结果围歼战打成了追击战。步兵怎么追的上骑兵呢?
                    宗茂自成为大名后,很少再亲自上阵冲杀了,当然不可能与查大受交手。刘挺?和立花的交锋应该是晋州之战时。立花负责外围,防备明军驰援,不知具体战况如何,反正刘大刀没能赶过去。


                    10楼2010-09-07 14:33
                    回复
                      立花是被黑田长政替下去的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8-21 21:18
                      回复
                        查大受当是在明军里也是很有能力的将领


                        12楼2014-05-11 23:42
                        回复
                          应该说日军此时没有给明军大规模交手,大部分是步兵加少量轻骑兵,鸟铳队很厉害,刀刃也锋利,但这是打战国内战的配置,对战明军,首先是火器大炮吃亏,二者甲胃也有相当差距,对辽东铁骑不了解,双方都很勇猛,但都不了解,日军猛冲,被火炮乱揍一通,但同时看到,日军战术素养高,明知拼不过重骑兵跟火器,也不溃败,双方不断有援军加入,可谓是旗鼓相当!难解难分!排成电影多好啊!


                          IP属地:河北13楼2014-05-13 23:42
                          回复
                            搞清楚,当时大明军队是三线作战。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
                            中国:李如松,李如柏,麻贵,刘铤,王士琦,邢玠,陈璘,邓子龙,杨万金,麻来,周道継,李洞宾,郭安民,王子和,汤文瓉,钱应太,张应元,陈観策,陈愚衷,李如梅,董一元,杨元,陈九经,杨镐,沈惟敬,骆尚志,吴惟忠,张世爵,祖承训,查大受,佟养正,谢用梓,徐一贯,解生,高策,朝鲜:朝鲜宣祖,光海君,李舜臣,权栗,柳成龙,郭再佑,宋象贤,郑拨,申砬,金时敏,惟政,元均,李亿祺,崔湖,柳崇仁,徐礼元,倡义使,金千镒,黄世得,李宗张,尹兴信,李莞,尹斗寿日本:丰臣秀吉,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加藤清正,小西行长,藤堂高虎,加藤嘉明,锅岛直茂,细川忠兴,石田三成,黑田孝高,黑田长政,福岛正则,毛利辉元,宗义智,胁坂安治,九鬼嘉隆,岛津义弘,毛利秀元,立花宗茂,吉川广家,大谷吉继,太田一吉,来岛通总,蜂须贺家政,小野成幸,长宗我部元亲,波多信时,小早川秀秋


                            14楼2014-06-12 1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