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肆夜吧 关注:942贴子:94,751
  • 5回复贴,共1

【如忆长安】——『许闲开讲』——※妙句易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课讲的是妙句。诗词联之美,多在妙句,故由此讲起。
妙句也是依格律而成的,却不止于格律,妙在写法和情景。故本课先述诗词格律,继而学习妙句之写成。


1楼2010-01-18 20:10回复
    简而言之,诗格律分平起式与仄起式。以律诗为例,其五言、七言常用格律如下:
    五言律诗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七言律诗
          ⑴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格律大多收于《白香词谱》,也有遗漏,如《钗头凤》、《少年游》、《九张机》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课后与我切磋。


    2楼2010-01-18 20:11
    回复
      坐在沙发上听课
      许老师,这课明天还开吗


      4楼2010-01-18 21:12
      回复
        妙句一、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言在精而不在多,简单好于繁复。此句看似平淡,别有雅趣,更胜许多精雕细磨。
        寒夜客来,以茶代酒,有清苦而淡泊之意。竹炉汤沸,炉火通红,待人以温暖。虽处陋室,而得遇知音,围炉品茗,笑谈平生。
        我曾有故人言“酒暖人间客”,其意简明,而感触颇深。其情如“居人思客客思家”,伤怀唯有酒暖。但与此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相比,显得颇为不足。此句正如孔明所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陋室清茶,有客同赏,更无所求。
        故,此句贵在简单通畅,平淡中见高雅,意境清新。
        然而,我并非讲茶胜于酒,两者各有所长。此诗意境淡泊,故而用茶。清淡亦不见得高于浑浊,与情与景相容为佳。


        5楼2010-01-19 20:37
        回复
          妙句二、
          “掠水燕迷千点雪,窥窗人隔一重纱”
          写的是杨花。对仗工整,意境美好,构思巧妙。掠水燕看杨花,似千点雪,窥窗人看窗外,仿佛隔了一重纱。借燕与人之心,写杨花,平添趣味。类似的还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江水暖鸭先知”之类。此外,“千点雪”与“一重纱”用数字恰到好处,景物之形意贴切,仿佛身临其境。
          另外,杨花诗还有“不宜雨里宜风里,未见开时见落时”。用重字而令比对分明,节奏轻快,落花情景忽现。


          6楼2010-01-20 08:31
          回复
            妙句三、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以竹喻己志高洁,不慕权势。“花中四君子”常用于言志,表面写景,实则写情。其情多为不合于时,或隐匿于世。
            如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亦是孤芳自赏之意。有故人对句,写下“且借梅骨三分瘦,不赊桃英半点红”,我亦十分喜欢,此句欠在格律,而意义甚好。
            赏兰之诗不少,其一“花中君子三湘客,王者之香九畹心”。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九畹为百亩,即兰香远播。兰高洁而致远,颇具君子之风。
            菊花之诗,自陶潜之后,多喻隐者。亦有不争于时而独飘零之感,“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7楼2010-01-20 0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