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量子力学吧 关注:106贴子:1,714
  • 1回复贴,共1

根本揭示量子力学双缝实验中的谬误5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量子力学与空子论问题3)
先唠下电子。上回主要说滴是所谓“光子”,其实,“电子”在双缝实验中的作用本质一样,大同小异。有人信心旦旦非说偶这套理论换了“电子”就立马崩塌拉……!好笑,这还是不懂电子之本质。电子虽说不像光子那样,它确属可独立,可个别单独存在的物质粒子,但是太小了!基本与所谓“光子(波长)”一个数量级的,即所谓电子和所谓“光子”可相互湮灭、转换等等。电子的质量是分母有31个0之小!由此可知,现今几乎所有双缝、单缝实验都说是“发射了一个电子”,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现今物理学还未发明能够发出一个单个、独立电子的水平(至少在双缝实验中)!尽管电子原则上是能够单独发射出来的,这同光子不一样。可知,那些号称发出了单个光子的双缝实验,同发射光子一样,不过是发射了一小段“电子束”而已。这同光子很类似,极大降低发射功率,以使得电子能用用人眼分辨出一个斑点罢了。电子的电量是最小电荷量,为1.602176634×10-19库仑,分母19个0(是因单位不同,若单位也是上述质量“公斤”滴话,34个0怕是不止),就是上帝滴眼睛也是看不到滴,活活。也就是说,在单双缝实验中,光子和电子的情形是一样的,都是误将“一小段”当成“单个”存在的电子或光子了。这实在是量子学家们滴不甚光彩滴事儿。
在澄清这个事实基础上,再看双缝实验,事实就十分清楚了。见图:

(有趣滴是,此图使用的是惠更斯原理,但却不知该上回解释滴该原理实质……。)
双缝实验中,由于光源在两缝之间,因而很少光线能不经缝隙中反射而直通屏幕的,因而双缝实验中的显示屏上没有“中央宽纹”,都是间隔类似的,途径缝隙内单次或多次反射的阴阳条纹。至于干涉条纹,这里就不赘述了,两个缝隙出来的光相遇,在干涉中有的波相互加强,有的相互减弱,遂成明暗纹。
这里关键要解释滴,是在双缝实验中,量子学家们极大降低发射功率,号称是单独发射出了一个一个滴电子!然后过一会发射所谓“一个电子”……,结果是,在经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竟然出现了与发射电子束一样的干涉波纹!(见下图)这是他们断言电子是通时通过了两个狭缝,而且自己于自己发生干涉后滴结果!号称此实验提供是确凿的实验结果……云云!量子学家们抓住这个大肆宣扬什么“量子力学多么多么神秘……”云云。正如玻尔的名言,当你知道量子力学后不感到惊异,那是你没看懂量子力学!
见图:

(此即所谓“单个电子”连续、分别发射的屏幕显示图。)
其实,这里毫无神秘和困惑,一切都明明白白!所谓“单个发出的电子”,其实一点也不“单个”,都是“一小段电子束”而已!每一段电子束其实都(基本)同时通过了双缝!那为何在屏幕上却只显示出一个“斑点”呢?这看似十分怪异,其实稍微细察一下不难发现端倪!就是说,每一段电子束(即所谓每一个所谓“电子”)在通过双缝后都必然发生了两波干涉!!仅仅因为,干涉波中的抵消波或“暗斑”是落在了“黑暗处”,我们肉眼看不到而已已罢了!我们能感到的,当然就只能是波波加强处的“亮斑”罢了。要知道,所谓“暗斑”或“暗条纹”,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暗斑或暗条纹滴“落脚处”而已,正因此我们才看不见!这是已知的确凿事实!最确凿或明显的是,如果没有暗斑落在那里,又如何会在那里出现规则的暗斑条纹呢?!
其实,只要我们具有“根本逻辑”的基本素质,对那些什么“一个电子通过两个缝隙之妄言首先应嗤之以鼻”,只要仔细观察,并不难看出其中猫腻!十分明显,此图最后的干涉条纹,与电子束造成的干涉条纹毫无二致!只要我们沿着正确的更逻辑思路仔细寻找,并不难找到真正谜底!关键是很多人偏要相信“儿子生出了爸爸”,那就没辙拉!由此可知,“根本逻辑”之是素养是多么之重要、至要!!
这里再说一下“不确定性原理”问题,或俗称“测不准原理”问题。从上面解密,我们现已经知道,量子力学在双缝问题上犯了错误,正是由于没发现狭缝里的密秘,很多问题正是因为不懂这个缘故,从而造成这种误解。就是说,实际上在双缝实验中,无论从单缝实验还是双缝实验中,电子的轨迹或或轨迹都是十分清楚的,(尽管在实际上我们并不清楚,但是在原则上我们是十分清楚的)。就是说,某个光线或电子是如何走的那条轨迹,又是如何沿那条轨迹,经反射或无反射,走出反射区域的……,这里的因果关系很清晰,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秘之处。也就是说,如果光线或电子进入的反射角大,出来的反射角也就大……。这里如何有什么所谓“测准了电子位置,就必然测不准动量呢……”!其实,这种现象仅仅是由于不懂在狭缝内发生了什么才导致的!因此,所以说,由此问题说明什么“测不准原理”,至少在这里是不成立的!量子学不懂狭缝反射过程,以为在光子或电子在狭缝位置越确定,从狭缝出来的垂直方向的动能就越不确定……,这完全是糊涂僧糊涂解!
当然,这里不好说是否所有事例都无法说明“测不准法则”,但这里可以更正一点,即所谓“不确定原理”,严格讲不是物理学原理,(即使不确定原理在其他地方能成立),而是“(真正)哲学原理”!这里仅简要说明一下。即是说,精确讲,任何一个物理量其实都是测不准的!比如,一个苹果的重量、位置、动量等等,原则上都是不可能精确测准的!我们只能测出它的近似数值,满足我们的需要就够了。这在根本上是由于,任何物质都是在永恒运动中,我们若想极为精确地测准相关数值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多最多,我们只能在无限循环小数中,姑且人为确定一个近似值。何况,从“真正哲学”新理论讲,世界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我们所认识的事物,不过都是满足我们一定范围需要的近似值,绝对认识“本原宇宙”是不可能的,只能无限接近滴去它罢了!如此,既然一个确定数值都确定不了,又何谈据此去确定其他数值乎!或者说,物理学意义上的所谓“测不准原理”,假定真能成立滴话,顶多也只能成为“相对测不准原理”!不过这里扯滴这些问题不做重点,只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有时间在唠。


1楼2020-09-25 21:16回复
    解释的好👌🏻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1-14 0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