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吧 关注:20,326贴子:5,038
  • 5回复贴,共1

【心理讨论】彩礼该不该废除,是“卖身契”还是“基层女性的自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某短视频平台上,最近有个视频很火。
这个名叫“基层女性的婚姻困境”的视频,聚焦的是当今最热的女性话题。
里面有个比喻,将婚姻比作男女合作开公司。
结婚后,男女主营的“业务”就不一样了,男性跟以前一样赚钱搞事业,而女性会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家庭上,将时间匀给了生娃、养娃以及家务,还有很多女性,生娃之后就成为了全职太太,不参与工作。
问题就出在这种模式上面,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通常得不到应有的肯定。
有的丈夫每个月只给妻子基本的生活费,就觉得自己可以对妻子颐指气使,甚至认为妻子不赚钱,自己就是“白养”了妻子。
有的丈夫理所当然地一回家就当甩手掌柜,也不理解妻子的付出,最爱嫌三嫌四,“你每天就在家干点活你累个啥?”
男人赚钱,真金白银,人们就觉得这是价值;女性在家劳动,带娃、拖地、做饭、洗碗,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折腾得腰酸背痛,人们不觉得这是什么价值,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女性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在婚姻中,女性,亏了。
直到这里,我都觉得视频分析得鞭辟入里,扎心了。
这何止是基层女性的困境,只要家里请不起保姆,这就是大多数女性的困境啊。
女性困境向来是热门话题,正当我等待这位视频博主下一步升华价值,呼吁对女性的关怀时,她的下一个的观点却雷掉了我的下巴。


1楼2020-09-27 17:09回复
    引起争议的,是视频后半段的观点。
    在分析完女性的困境后,up主引出了她下一个观点:彩礼是基层女性的自救方式。
    她的观点就是:既然社会无法保障女性的价值,那女性把这个义务转嫁到男人身上,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不然,万一女性为你免费干了这么多年活,干到和社会脱节了,到时你一个喜新厌旧,把女性扫地出门,那女性怎么办呢?
    所以还是要有彩礼,给女性一个保障,换句话说,就算以后被扫地出门了,也能靠彩礼钱过日子啊。
    乍一听,好像还挺有道理……慢,这不就是旧社会的卖身契么?!
    你给我彩礼,我为你生娃、干活,这,这,这不叫女权吧?
    各地的彩礼习俗不同,但一般而言,彩礼分两种,一种是讨个彩头,一般就一万几千的;一种是比较实际,通常要相当数量的现金,或者房子车子等条件的。
    但随着人们观念的发展,第二种是越来越少了,即使有,也不是完全由女方自由分配,而是充当一份日后新家的基础配置,男方出彩礼,女方再补点分量相当的陪嫁,两人的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但根据博主的描述,她口中的彩礼,不仅是给女方个人的,而且分量应该也不小,起码,可以作为女性未来人生的自救方式。
    这就有点迷惑了,不要说男方同不同意,婚姻法同不同意,还不好说。
    博主所说的给女性用来“自救”的彩礼,不太像新时代的彩礼,反而像旧社会那种女儿嫁了就再也不回娘家,金龟婿送份大礼给老丈人养老的那种彩礼。只不过换了个名目,对象由娘家变为女性本人而已。
    所以,这个观点是哪里出问题了?
    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她太“好心”,也太着急了。
    共情能力太强的女性,一想到基层女性的这种困境,太容易感同身受,第一反应就是:女性太惨,太值得帮助了。
    在情绪的推动下,自然而然地将女性放到了“弱势”的一方,既然这么弱势,就要保障啊,要补偿啊。
    然后自然而然地,既然政府没办法给全职妈妈发补贴,那就结婚前先让男性把保险交了,这份给女性的保险金,基层女性的“自救”方式,就是彩礼。
    这种思维导致了两个最大问题就是:
    1. 为什么默认女性结婚后就是弱势的?
    2. 女性依靠男性得到保障,这哪是女权,这不是男权么?
    在这种思维主导下,既然默认了彩礼就是女性劳动价值的补偿,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后男性回家当甩手掌柜当得更理所当然了?我给了你几十万彩礼,就是让你带娃干家务的啊。
    而且,谁规定全职妈妈就一定要和社会脱节,一定要靠彩礼钱才能给自己保障了?靠男性给的彩礼来“自救”,这不是女性救自己,而是男性提前救了你。
    基层女性存在困境不假,劳动价值难得到承认不假,但这不意味着,女性就应该破罐子破摔,承认自己就是弱势的那个,然后巴巴地向男性要保障,这不是为女权添砖加瓦,而是落井下石。
    社会对女性有偏见,那我们就有且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行动起来,打破偏见。


    2楼2020-09-27 17:1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承认家庭劳动价值,
      路比你想象中的还长
      尽管现实很残酷,但我还是要说,不承认女性的家庭劳动价值,还真不只是男性的事。
      在现代的社会文化中,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将价值和“钱多”、“活少”联系了起来。
      想想我们小时候的梦想,大家都说长大之后当科学家,当医生,当律师,当明星,又谁说过想当保洁、家庭主妇?
      职业无分贵贱不假,所有劳动都值得尊重不假,但实际作选择时,人们往往已经将天平偏向到自己认为更有“价值”的一方,就是钱更多、活更轻松、更有社会地位的。
      如此一来,家务活,自然被排到了鄙视链的低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做家务只能算是一种杂活。
      不要说男性了,就是女性自己,在结婚之前,有多少个是把母亲干的家务活放在心上,由衷感激的?
      因此,不尊重家庭劳动价值,不单单是男性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问题,如果注重物质和功利的社会文化不改,单纯要求丈夫尊重妻子的家务价值,不要说治标不治本,恐怕就连标也治不了,只能变成空洞的表面功夫而已。
      而推动社会作出根本性改变的,只能是教育。
      如果您有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都请从小教育他们,所有人的劳动成果都值得尊重,这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只要为别人和世界带来更好的改变,就是一样的有价值。
      干家务虽然不赚钱,但用原本可以赚钱的双手和时间为家庭添砖加瓦,把家庭和家人照顾得越来越好,那就是有价值,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如果将来的自己/妻子成为家庭主妇,那也值得自豪和感激。
      观念不改,改变无从谈起,虽然听上去任重道远,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除了十年前,不就是现在么?


      3楼2020-09-27 17:11
      回复
        当然了,上面这种百年树人的观念转变,对于绝大部分女性来说还是太长了,说不定年轻人的观念还没改变,自己就半截先入土了,在这之前,就真的只能忍气吞声?
        当然不是,最切实、最省心、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就是选一个和自己三观相符的伴侣。
        在选择伴侣时,太多人只关注对方的职业、家境、身体等硬性条件,但忽略了对其家庭观、两性观念的了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婚后才懊悔不已的原因。
        最起码,也要选择一个三观与自己相近的伴侣,才有更好的磨合的可能,在家务、家庭价值等问题上,可以多沟通,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得到彼此的认可,经营好了夫妻关系,这类闹心的事情才不会找上门。
        然后,如果你已步入婚姻殿堂的女性,那就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坚定地自我提高。
        很多人当全职太太,真的不是因为自己愿意,而是出于无奈,或者一时迷惑。比如孩子太小、婆婆絮叨、丈夫天天说“我养你”等等。直到真当了全职太太后,才发现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家庭是很重要,但真的,要是一个人失去了自我,一切都无从谈起。
        全职太太也是需要天赋的,并非人人都能带娃家务两不误,还能貌美如花惹人爱,很多人幻想自己能成为顾佳,最后只能变成“大嫂”。
        被身边人的糖衣炮弹迷倒之前,先想清楚这些问题:我是不是真的想成为一个全职太太?我有把握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吗?我有足够的自律能力,保证在家也不和社会脱节吗?如果真的不能兼得,在将要可能出现的风险中,我愿意选择哪个?
        如果有把握,当个全职太太,同样也能独当一面,成为全家人的依靠;但如果没有这个信心,还是老老实实工作吧,两个人工作,两个人一起带娃,婚姻也不一定就是消耗,而是分享。
        说到底,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无论工作还是在家,自我提高,才是令自己永远不会失去优势的法门。
        没有谁规定女性结婚之后就只能变得弱势的,出问题的,只是给自己设限的思维而已。世界上本没有男权,也没有女权,人人平等,只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收获更多的权利。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好好生活,好好享受婚姻,外面已经很苦了,尽自己所能,把家变成温馨的港湾吧。


        4楼2020-09-27 17:11
        回复
          @作者: 心理壹点灵丨玉成
          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壹点灵。


          5楼2020-09-27 17:14
          回复
            怪不得我媳妇总说他啥都没落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0-06 2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