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上我们吧是没有禁广告的习惯的,因为曾经存在电波茶之类的吧友创业案例,我们一贯都大力支持。
问题主要出在近年的招生广告上。这些广告通常带有打鸡血的文案,给出一些看似励志实则虚构、带着浓郁《故事会》风格的所谓“个人经历”,对于我们没有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以获得相关方面阅历的在读校友们具有潜在的误导可能,这种误导涉及到大学入学志愿填报,若真一时头脑发热,后果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这些广告通常是一些三流本科以及专科的宣传,通常大家不会考虑。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一流高校的招生宣传,其中艺考居多。首先奉劝大家:有关志愿填报的事,最好在网上查阅官方信息,参考周围人的意见(家人、朋友、老师等),并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走向等多方因素后,再做综合考量,最后得出结论。尤其是老师提供的信息,其可信度与可靠性完胜这些不知来源的广告。
早先我疑惑过为什么有些明显不缺生源的知名高校也要打这种广告,后来有人跟我提到“内卷”,我就在自己脑海的意识中把这概念推广了一下,大概就理解了这种行径。但是这些广告ID大部分都顶着些无认证、随时准备被删号的标志,有可能发表者并非高校本身,而是将广告业务外包给了其他的广告方。
那这内容到底是否可信就有个大大的问号了。哪怕是知名高校,这种手段也只能被称为是下作。
现在吧务的直接力量微弱,因此鼓励大家对相关信息进行举报。举报栏中的200字尽量多写,逻辑清楚即可,尽量不要说脏话,亲测有用。
希望为数不多的吧友们团结起来,守卫这片也没几平了的净土。
祝大家学业进步!爱你们呦~
问题主要出在近年的招生广告上。这些广告通常带有打鸡血的文案,给出一些看似励志实则虚构、带着浓郁《故事会》风格的所谓“个人经历”,对于我们没有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以获得相关方面阅历的在读校友们具有潜在的误导可能,这种误导涉及到大学入学志愿填报,若真一时头脑发热,后果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这些广告通常是一些三流本科以及专科的宣传,通常大家不会考虑。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一流高校的招生宣传,其中艺考居多。首先奉劝大家:有关志愿填报的事,最好在网上查阅官方信息,参考周围人的意见(家人、朋友、老师等),并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职业走向等多方因素后,再做综合考量,最后得出结论。尤其是老师提供的信息,其可信度与可靠性完胜这些不知来源的广告。
早先我疑惑过为什么有些明显不缺生源的知名高校也要打这种广告,后来有人跟我提到“内卷”,我就在自己脑海的意识中把这概念推广了一下,大概就理解了这种行径。但是这些广告ID大部分都顶着些无认证、随时准备被删号的标志,有可能发表者并非高校本身,而是将广告业务外包给了其他的广告方。
那这内容到底是否可信就有个大大的问号了。哪怕是知名高校,这种手段也只能被称为是下作。
现在吧务的直接力量微弱,因此鼓励大家对相关信息进行举报。举报栏中的200字尽量多写,逻辑清楚即可,尽量不要说脏话,亲测有用。
希望为数不多的吧友们团结起来,守卫这片也没几平了的净土。
祝大家学业进步!爱你们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