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人道伦理 认识人际 遵守礼制 社会和谐 仁爱关系法 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
释:心灵法则 认识本我 消除偏见 全体圆觉 智慧认识法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道:天道秩序 认识自然 顺合天命 人天合一 性命统一法 道法自然 为无为
其中又有相互融通处。比如儒家讲“勿意,勿固,勿我。”佛家则言:“无我执,无法执”。道家论“言者非道、坐忘我”。只是侧重又各自不同。
道,可以视为宇宙生命的整体统观。
儒,可以视为人生社会的局部解析。
释,可以视为灵性本质的精神归返。
如果比作一颗大树,则释家隐于大地之下,是种子,基因,根源,然而与大地之上的生命体是联通的。它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导归,修性而转命,即:有好的种子,则能结好的果实。
而儒家显于大地之上,是枝杆,花叶,果实,与大地之下的根体也是对接的。它侧重于人生的实践事务,从和谐有序的命运中体认和回归生命的本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花叶的能量创造,也为树的生命提供了生存的养料基础。而树根则是生命幸福源泉的重要保障。心性不善,则命运凶险。
如果隐于地下可比作“出世间”的修行,把根杆视为对枝叶的脉络收拢而作一整体的导归统合,万法归于一宗,则“出世间”的心灵对宇宙生命的统观体认,是为了心灵对外部世界有一个全体的觉悟认知,从而把握宇宙生命的本质与方向。但这个“出世间”的树根与“入世间”的枝叶花果是联接一体的,并没有相互脱离。跳出局部世界的变幻不定,而用右脑的直觉作一静心的整体观照,才能避免生命的左脑逻辑思维沉沦于局部的点线面的偏执。“出世间”与“入世间”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有了直觉的统观,才能做到逻辑描述的全面。而逻辑有为法,则将无为的本然直觉所观照到的实相真理落实到人生的知识实践中去。
出世、入世犹如右脑、左脑的协调合作。人的左右大脑的对接,也是如同树形一样的。一本而散万殊,万法而归于一道。
没有心灵精神对现实局限形态的超离,那么人生就只能在旧的痛苦形式中轮回了,而无法像庄子所想像的鲲鹏一样逍遥自由。
再回到道家,所谓性命统一法,是相对于佛家之修性以转命,佛家以精神心灵的净化和止定,“因定生慧”,灵感直觉而达全体本质,然后才是无心自然而生的逻辑思维知识,这样才能在右脑左脑的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协调下达成命运的善因而善果。故而佛家首重于修心。也有一部分教门是性命双修的,其中必然有与道家相通之处。只是就主要的侧重而言,道家普遍地更表现为将心灵的修行与现实人生结合在一起。在现实人生的命运体感中觉悟宇宙的常道。它侧重于对生命作一个宇宙的统体观察,超脱任何局限的存在范畴,达到生命与宇宙的大道合一。也就是它不停留在人道伦理之局限内,它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其实这与上面所述的左右大脑协调一致的生命层次本质是一样的。只是释家和儒家各自只侧重一面,人道与天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