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吧 关注:503贴子:2,168
  • 3回复贴,共1

藤原道长略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元三年(980)正月,摄政关白藤原兼家的第五子藤原道长满十五岁了。

  这时候不知有谁料到藤原道长往后的生涯?

  十五岁的藤原道长,初叙从五位下,不过是个寻常公卿子弟而已。他的母亲,是藤原中正之女时姬,但是上有兄长道隆、道兼及庶兄二人,按说道长是轮不到多少的。 
  故此,虽然藉了兼家的声威,先后任职侍从、右兵卫权佐,又在宽和二年(986)七月叙从五位上藏人,道长也还是个不出众的贵公子。 

  藏人是天皇的侧近。经两年在宫廷中的短暂历炼,藤原道长被迅速擢升,永延二年(988)正月,以二十二岁之年从参议就任权中纳言,正历元年(990)正月叙正三位。十月,一条天皇立后,皇后是道长长兄内大臣道隆之女,十三岁的藤原定子。因圆融上皇的皇后藤原遵子尚在,定子暂称中宫。就在同一天,借着喜气,藤原道长就任中宫大夫。 

  正历元年的立后之事,表面上皆大欢喜。一条天皇的母亲诠子(圆融女御),正是道长的同母姊妹,可说是亲上加亲。藤原家族的权势,也随之得了一个坚实的保证。



1楼2005-12-04 14:36回复
    藤原一族位极人臣,把持住摄政关白一职不放,当时称为摄关政治。醍醐天皇以来,天皇多在三四十岁去世,冷泉天皇更是个病夫,圆融天皇只因卷进了藤原氏内部纷争,就被迫而退位。之后,冷泉天皇的长子,十七岁的师贞即位,称花山天皇。新皇颇愿有所作为,力图改进钱货流通,抑制庄园增大,但是他实则只是藤原氏手中的一枚棋子。在位一年又八个月后,天皇平白无故在宫里失踪了!再发现他的时候,是在京都山科的元庆寺,是年六月底,天皇宣布舍皇位而出家,刚满六岁的圆融天皇长子怀仁即位,号一条天皇。这一切都源于藤原兼家及道兼的阴谋,道兼就是兼家第四子,道长的同母兄长。 

      现在,纵使兼家病重,定子却是嫁给了十岁的天皇,藤原家族的权势,既稳且固。为摄关政治写下最盛期一笔的,就是当时二十四岁的中宫大夫藤原道长——读罢众人所始料未及的命运,回溯这一刻,不觉为之黯然。


    2楼2005-12-04 14:37
    回复
      兼家死后的正历二年九月,藤原道长就任权大纳言一职,次年四月叙从二位。对关白子弟来说,官职不必谋求,自然就有,但官僚中的循资排辈,同样不能轻易逾越。 

        岂料道长是出奇的幸运。长德元年(995)风云突变,京中疫病流行,公卿八人尽数死去。四月,道长以大纳言兼左大将,这个月到下一月间,长兄藤原关白道隆、次兄藤原右大臣道兼相继病死。 

        关白道隆的死因,按照《大镜》中的记载是酗酒过度。道兼接掌大权,却死于疫病,时人嘲之为“七日关白”。 

        这样一来,道长之担当重任,就有了很大希望。更邀得姊姊诠子相助——诠子的动机,据说是对定子感到不安——共同排斥侄子藤原伊周,使道长在五月拜受内览之宣旨,六月就任右大臣。藤原氏长者的宝座,转眼间已经落在手中。 

        照嫡长子相传的旧例,这个位子原属道隆的长子伊周。无奈伊周无能,反让道长抢了先手。三年后中宫定子诞下皇子,伊周却在失势的第二年,因其弟隆家箭射花山法皇而遭连坐左迁,辅佐定子以担当关白的梦想就此断念。道长顺风顺水,以父祖的一贯手段果断地除灭政敌,时而示以小恩,比如把伊周赦还京都。但是对伊周而言,父祖往日的权势已不可想了。 

        长德二年七月,道长转任左大臣。四年(998),道长的长子赖通成年,取得上殿资格。

        长保元年(999)十一月,道长把十一岁的女儿彰子送入宫中,做了一条天皇的女御(妃嫔)。这自是为了立做皇后,纵然定子已经有子敦康亲王,仍在诠子及道长逼迫下,让一条天皇做出“一帝二后”的许诺。 

        次年十二月十六日,定子产下第二女,然后抱恨去世,年仅二十三岁。十载荣华,有若恍然一梦。

        于是,彰子正位中宫,自是顺理成章之事。

        长保五年(1003),道长长子赖通叙任正五位下侍从。

        宽弘元年(1004)三月,道长在法兴院举行万灯会。第二年(1005)十一月,藤原道长庆四十大寿。宽弘三年(1006),藤原赖通叙从三位,四年任春宫权大夫,六年就以权中纳言兼左卫门督了。 

        宽弘五年(1008),彰子产下敦成亲王(后一条天皇),次年产下敦良亲王(后朱雀天皇),道长的外戚地位更趋稳定。

        宽弘八年(1011)六月,一条天皇病重,让位予冷泉天皇次子三条天皇,九天后去世,时年三十一岁。他的三个儿子中,惟有长子敦康亲王未能做上天皇。 

        三条天皇的母亲,是道长之姊冷泉女御超子。仅此一层关系不能使道长放心,天皇即位甫八个月,道长的次女妍子就成为三条天皇的女御。荒唐的是,天皇是年已经三十六岁,可以做妍子的父亲而有余了。 

        所以道长仍然不放心于年长的天皇。长和五年(1016)二月,以天皇患着眼病为由,道长迫三条天皇退位。新皇是彰子的长子,八岁的敦成亲王,称后一条天皇,道长是他的摄政。 

        宽仁元年(1017)三月,道长辞摄政之职,让与长子赖通。这时,他已经官叙从一位,位极人臣。同年十二月,道长就任太政大臣,第二年二月又辞太政大臣,似乎只是为了略尝其味罢了。 

        宽仁元年(1017)十月,道长的女儿藤原威子嫁入宫中,成了她的外甥、八岁的后一条天皇之中宫皇后。在道长私邸土御门殿举行的欢宴之上,道长咏和歌道:“此世即我世,如月满无缺。”道长日记《御堂关白记》记此事云:“读余和歌。人人咏之。”公家藤原右大臣实资(小野宫)日记《小右记》记道: 

        (宽仁二年十月)十六日乙巳 
        今日,以女御藤原威子立皇后之日。前太政大臣第三女也。一家立三后,向未曾有之者。(中略)太閤(藤原道长)招下官而呼云,欲读和歌,必也相和。答云:何以奉和?又云:歌有其夸,但非宿构。
        “此世即我世,望其月满无亏事。” 
        余申云:御歌优美。方酬答,满座只诵此歌。(中略)诸卿响应,余亦数度吟咏。太閤殊责和之。夜深月明,各扶醉而退。

        实资说道长和歌略感浮夸,并非宿构,却遍求返歌,传令人人唱和。则当时道长志得意满之态,可以想见。这年的十二月,他的次子赖宗元服,叙从五位上,仅仅十年后就升至权中纳言从二位,藤原道长一门富贵甲于天下。


      3楼2005-12-04 14:37
      回复
        宽仁三年(1019)三月,藤原道长出家,法名行观,后改为行觉。四年三月,无量寿院落成庆典(二年后改称法成寺)。万寿三年(1026)藤原彰子出家,赐院号上东门院,法名清浄觉,活到了罕有的八十七岁高龄。约半个世纪后,道长的长子赖通出家,以莲花觉、寂觉为号。 

          万寿四年(1027)十一月,道长卧病,十二日,朝廷颁布天下非常之大赦。二十六日,后一条天皇亲临法成寺拜望道长。其间招揽南北西京高僧一万人,大做法事。十二月四日,藤原道长死,享年六十二岁。 

          现在,可以为这位权倾一世的藤原道长作一墓志铭了:

          藤原道长(966~1027),康保三年生,万寿四年殁。人称御堂关白或法成寺入道前关白太政大臣。关白藤原兼家第五子,道隆、道兼、冷泉女御超子、圆融女御诠子之同母弟,道纲异母弟。以左大臣源雅信之女伦子为正室,育有关白太政大臣赖通、关白太政大臣教通、一条天皇中宫彰子(后一条天皇、后朱雀天皇之母)、三条天皇中宫妍子、后一条天皇中宫威子。侧室左大臣源高明之女(高松殿明子,盛明亲王养女)所出有右大臣赖宗、权大纳言能信、权大纳言长家。有日记《御堂关白记》、歌集《御堂关白集》。摄关政治的巅峰人物。


        4楼2005-12-04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