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出奇兵”进军长三角
各县(市、区)当仁不让,冲在豫沪合作最前沿
30个签约项目、302亿元总投资的背后,是许昌市及各县(市、区)纷纷大员上阵、小分队招商、常驻上海、诚信招引的不懈努力。
今年以来,许昌市领导赵文峰、王文杰、赵淑红、张巍巍等多次带队到上海拜访企业、对接项目、强力推动,为加快两地企业和地区合作搭建了有力平台。
各县(市、区)更是当仁不让、冲在一线。这在9月17日于沪召开的各县(市、区)小分队招商情况汇报会上可见一斑——
“今年3月中下旬,我们项着疫情压力,精心筹备,连续组织3批120多家企业到义乌市集中招商,累计引进商户720家,极大地活跃了市场。”长葛市委书记尹俊营在会上说,他们还加强疫情期间的对德网上招商,并促成与上海临景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的“生物科技产业基地项目”。
“今年以来,我多次带队到上海、杭州、宜兴等地,反复沟通、深度对接。”禹州市委书记黄河介绍,“我们已经和上海企业或高校达成了多个合作项目和意向,包括青蒿素衍生物系列品产业化合作项目等。”
……
在全市“大招商、招大商”的努力下,30个项目于9月17日在沪举行的许昌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成功签约,涉及环保装备、建筑材料、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再生金属加工、商业综合体等领域,其中,签约制造类项目19个,总投资137.6亿元,占签约项目总投资的46%;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
许昌市市长史根治表示:“当前,豫沪合作日益紧密,经贸交流持续深化,已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我们坚信,只要放眼长远、深化合作、锐意创新,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越走越顺畅。”
“企业投资非常看重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和配套设施。”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鲁光明说,“我对在许昌扩大投资医疗用品产业信心满满。”
各县(市、区)当仁不让,冲在豫沪合作最前沿
30个签约项目、302亿元总投资的背后,是许昌市及各县(市、区)纷纷大员上阵、小分队招商、常驻上海、诚信招引的不懈努力。
今年以来,许昌市领导赵文峰、王文杰、赵淑红、张巍巍等多次带队到上海拜访企业、对接项目、强力推动,为加快两地企业和地区合作搭建了有力平台。
各县(市、区)更是当仁不让、冲在一线。这在9月17日于沪召开的各县(市、区)小分队招商情况汇报会上可见一斑——
“今年3月中下旬,我们项着疫情压力,精心筹备,连续组织3批120多家企业到义乌市集中招商,累计引进商户720家,极大地活跃了市场。”长葛市委书记尹俊营在会上说,他们还加强疫情期间的对德网上招商,并促成与上海临景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的“生物科技产业基地项目”。
“今年以来,我多次带队到上海、杭州、宜兴等地,反复沟通、深度对接。”禹州市委书记黄河介绍,“我们已经和上海企业或高校达成了多个合作项目和意向,包括青蒿素衍生物系列品产业化合作项目等。”
……
在全市“大招商、招大商”的努力下,30个项目于9月17日在沪举行的许昌市情说明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成功签约,涉及环保装备、建筑材料、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再生金属加工、商业综合体等领域,其中,签约制造类项目19个,总投资137.6亿元,占签约项目总投资的46%;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
许昌市市长史根治表示:“当前,豫沪合作日益紧密,经贸交流持续深化,已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我们坚信,只要放眼长远、深化合作、锐意创新,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越走越顺畅。”
“企业投资非常看重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和配套设施。”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鲁光明说,“我对在许昌扩大投资医疗用品产业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