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mpic/item/13c2ce80ddf01fca9023d9c6.jpg?v=tbs)
《阿凡达》2D版已经确定将会在1月22号,也就是本周五强制下线,让位给“国产大片”——《孔子》。 根据“上面的”指示,各媒体对《阿凡达》进行冷处理,《参考消息》开始报道“阿凡达引来如潮批评”。而面对《阿凡达》票房突破五亿人民币,已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大片的消息,各大媒体噤若寒蝉,没有任何报道。
广电总局这帮兔爷儿的手又痒了,这次遭殃的是我们卡梅隆大神心血之作《阿凡达》。虽然表面上这次对3D版和IMAX手下留情,但考虑到二者在国内的荧幕数量非常有限,一票难求,普罗大众看的还只能是普通胶片版,所以这一刀砍得非常实在的。
其实,为了保证本国电影的票房,限制异国电影,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家兄弟开的店,卖的货,给的红包都要多一点,当然要给自己人扎起了。但如此不顾民意,任意妄为的霸王行径,还是令人非常反感和作呕。如果《孔子》本身品质优秀,有底气,就不用怕竞争;如果《孔子》好看,民众自然会去买票看,影院自然会给《孔子》更多的荧幕数量,不用你广电兔爷操心。
广电总局的这种行径,立马让我想起去年年初《非诚勿扰》强制压缩《叶文》银幕数量的事情。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哪部影片值得占有更多的荧幕,可硬是这样一部经典作品,被一部毫无诚意的圈钱之作挤压的只有两三个荧幕。还好去年的《十月围城》所处档期面对只是张导的《三枪》,而不是华谊兄弟或者中影出品的电影,要不然一样要遇到和《叶问》一样的窘境。
《孔子》的发行方是中影集团,能让广电总局下这种荒天下之大谬禁令的也只有它和华谊可以做到了。我真的希望那些外来的和尚,包括港澳台同胞,能读懂中国这本奇书,不要把自己的作品和这两家公司同档期,尽量躲着点,能躲多远躲多远,须知道,两家公司的后台老板——广电总局的铡刀就横在你们的头上,随时阉割了你。
而我做为一名有良心有正义感的影迷,也在此发誓:坚决不给《孔子》贡献一分钱的票房,也会号召我所能号召的所有人,哪怕只有几个人,坚决抵制这部影片。
以上属于转贴!!
广电总局这帮兔爷儿的手又痒了,这次遭殃的是我们卡梅隆大神心血之作《阿凡达》。虽然表面上这次对3D版和IMAX手下留情,但考虑到二者在国内的荧幕数量非常有限,一票难求,普罗大众看的还只能是普通胶片版,所以这一刀砍得非常实在的。
其实,为了保证本国电影的票房,限制异国电影,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家兄弟开的店,卖的货,给的红包都要多一点,当然要给自己人扎起了。但如此不顾民意,任意妄为的霸王行径,还是令人非常反感和作呕。如果《孔子》本身品质优秀,有底气,就不用怕竞争;如果《孔子》好看,民众自然会去买票看,影院自然会给《孔子》更多的荧幕数量,不用你广电兔爷操心。
广电总局的这种行径,立马让我想起去年年初《非诚勿扰》强制压缩《叶文》银幕数量的事情。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哪部影片值得占有更多的荧幕,可硬是这样一部经典作品,被一部毫无诚意的圈钱之作挤压的只有两三个荧幕。还好去年的《十月围城》所处档期面对只是张导的《三枪》,而不是华谊兄弟或者中影出品的电影,要不然一样要遇到和《叶问》一样的窘境。
《孔子》的发行方是中影集团,能让广电总局下这种荒天下之大谬禁令的也只有它和华谊可以做到了。我真的希望那些外来的和尚,包括港澳台同胞,能读懂中国这本奇书,不要把自己的作品和这两家公司同档期,尽量躲着点,能躲多远躲多远,须知道,两家公司的后台老板——广电总局的铡刀就横在你们的头上,随时阉割了你。
而我做为一名有良心有正义感的影迷,也在此发誓:坚决不给《孔子》贡献一分钱的票房,也会号召我所能号召的所有人,哪怕只有几个人,坚决抵制这部影片。
以上属于转贴!!
![](http://imgsrc.baidu.com/forum/mpic/item/13c2ce80ddf01fca9023d9c6.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