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一、学校介绍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前身为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1917年底,北京大学文、理、法三科各门相继成立研究所,开启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一百年来,这里大师云集,人才辈出。蔡元培、蒋梦麟、胡适、马寅初、李大钊、钱玄同、吴大猷,这些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熠熠生辉的学者,曾经担任过北大校长、研究院院长、研究所主任、研究生导师。冯友兰、范文澜、傅斯年、郭永怀、阴法鲁、任继愈、董申保、黄昆、于敏、周光召、邹衡这些学术大家都曾是北大的研究生。
二、学院概况
北京大学是我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最早、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从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算起,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
1984年10月,北京大学在原“外事处汉语教研室”的基础上,抽调中文系和外语系教师,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简称汉语中心)”。教学对象主要是非学历教育的汉语进修生。
1995年4月,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和留学生办公室为基础,成立了“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1999年学院进行体制改革,海外教育学院建制撤销,汉语中心挂靠在国际合作部。
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在汉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学院现有教职员6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7人,讲师6人,助理研究员1人,专职教师5人,行政教辅人员12人。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留学生事务中心、研究生事务中心、图书资料室。
三、汉硕研究生培养概况
我院2009年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2年,2013年起改为3年,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1.招生选拔
我院没有本科,无论是推免生还是统考生均来自其他院校,极少部分来自本校其他院系。我院鼓励全国重点院校优秀学生积极报考我院研究生。近年来我院录取学生均来自全国重点院校相关专业,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基础。
2、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
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每年学费2.2万,其中教学实习1年,课程学习及毕业论文撰写2年,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3、课程设置
4、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方式主要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国外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本院选拔派出;如果因故未能完成,则在本校或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北京大学合作孔院:
5、学位论文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选题、开题、撰写、申请论文答辩、获准参加论文答辩等完整环节和过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6、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全面审查合格,符合毕业证书颁发条件者,颁发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全面审查合格,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经院系学术分委会审查,报校学位分委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7、学术科研概况
①国际合作办学
我院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合作办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双学位项目”,学制三年,其中两个学期在北大完成。
我院连续培养的国家汉办“新汉学计划”博士生,主要分为两类:攻读博士学位的项目和中外合作培养的项目。中外合作培养是一种跨境培养项目。
②科研机构
为了提高学院的研究水平,建立良性科研合作的平台,学院设置了4个研究室:汉语与应用研究室、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室、习得与测试研究室、课程与教师发展研究室,形成了一个阵容整齐、力量较为均衡的研究队伍。
③学术活动
学院提倡将教学任务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做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从教学中发现研究课题。我院自200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简称“中青会”),在业内获得良好口碑。我院还是中美八校联盟成员,同时也是“东亚研究生论坛”的成员,定期参加相应的学术会议及活动。
我院自2014年起举办“黉门对话”,连续举办两届,获得业内极高评价。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举办面向国内外的研究生暑期学校“对外汉语教学暑期高级研讨班”,不仅体现了北大服务社会的宗旨,也展示了我院在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实力。
学院数年来坚持举办汉语讲坛,定期邀请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来我院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学院定期举办沙龙活动,请业内新锐教师前来与我院教师共同就某个前沿、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④《汉语教学学刊》
我院设有北京大学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出版年刊《汉语学刊》,截止至2015年,已出版10期。
四、汉硕考研
1、招生情况
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24人(含7推免)
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24人(含7推免),实际招生24人,其中17人一志愿(25进复试)+7人推免
2、复试情况
复试时间一般在 3 月中下旬,分数线出来之后,大概十天之后开始复试;复试通知出来之后,离复试只有不到五天。
复试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分数*50%
2020年25人进复试,实际录取17人,复试比为1:1.5。
3、参考书目
官方无指定
初试推荐书目如下:
《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局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6版,黄伯荣、廖旭东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叶蜚声、徐通锵
《古代汉语》,王力著,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1998年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界文化通论》,马树德,商务印书局。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版。
其他拓展类书籍
复试推荐书目:
《现代汉语》(北大版和黄廖版,主要是语法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手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或《中国古代文学史纲》(北大出版社)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指南》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常见英文问答》
其他的还可以看一下《201例》《现代汉语八百词》等初试书目
4、学姐经验分享
考研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提高自己,要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而且汉语国际教育是我一直喜欢的专业,我觉得自己本科学到的还不够,希望能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校加深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也希望将来某一天站在对外汉语课堂的讲台上的时候自己有充足的准备,能够以一种自信成熟的姿态面对学生。
接下来是一些复习建议:
专业一:
北大专业一和其他学校一样也是比较重基础的,但是“易中带难”,题型也比较常规,像今年就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这三类题型大概占七八十分)、近义词辨析(一组副词)、分析歧义、改病句、归并义项,还有一道大概是根据例句归纳“的”省略的条件。所以只要基础知识扎实,再加上正确的答题方法我觉得就可以拿一个不错的分数了。
看书的话,首先就是黄廖版和北大版的《现汉》,这两本得同样重视,因为很多小题是从黄廖版里出的,大题两本书的说法可能都会考到,所以这两本书要多看几遍,知识框架、不同说法自己都要清楚。《语言学纲要》今年专业一只考了几道小题,所以只要好好看了肯定是能拿到分的。关于词语辨析,北大这两年的词语辨析全都是副词,稍微有点难,所以我建议可以先看几遍《201例》打基础,总结一下思路,后期可以看一下《现代汉语八百词》,里面有很多词语辨析是跟真题难度相当的。其他拔高的书目还有《语法讲义》(朱德熙,里面一些说法比较老了,可以不用太重视)、《现代汉语语法教程》(陆俭明 虽是拔高书目,但是这两本也是必看的,而且也要看得透一些,像今年“省略‘的’的条件”那道题就可以在《语法讲义》那本书上找到一些答题思路。其他的辅助性的书:《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等。
关于真题,我大概是从八月份开始做真题的,做了三遍,后期做了一部分全国真题。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可以和研友互相讨论,也可以报班,但要注意正确率和效率,最后有精力的话还可以做一下北大的学硕真题,因为北大近年来的出题风格越来越偏向学硕了,提前了解一下的话到了考场也不会太慌。
专业二:
北大历年来专业二都是捉摸不定的,更何况这两年还变了题型,但因为今年题型和去年基本一致,所以我猜测明年题型不太可能变了。首先是填空、选择、判断(客观题题量不大,具体分值不记得了),接下来是古汉(断句,解释词语意思等,25分),语纲(三道简答题,应该有30分),案例分析(应该有二十分)。今年专业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现当代异常多,还有就是时间紧张。
往年现当代考的比较少,所以很多人都没怎么好好看。所以我的建议是将文学文化分为要略、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化这几个部分,其他的就看自己平时的积累以及考试的发挥了。虽然《要略》每年的比重不大,但还是要看,而且要细看,所以应该早点开始,多看几遍,通过不断重复来加深印象。剩下这几个部分我不太建议用书,一方面知识点散,另一方面划书也浪费时间,如果一定要做这项工作,建议在暑假之前。我认为背笔记以及真题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有余力的话自己还可以额外补充。另外我觉得勤思的专业二的强化班讲义和冲刺班讲义特别好用,像《要略》和《引论》都总结得特别好,背起来十分方便,重点突出,还有《教育心理学》基本看了讲义就不用看书了,因为考得也不多。冲刺班讲义不是一段一段的文字,而是把重点用框架呈现了出来,简洁清晰,到后期可以用这个来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这部分我还想说的是复习期间不能只看书本上的死知识,可以适当地关注一下外界新闻,比如近些年的一些小说是不会出现在书上的,还有就是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吧,答专业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道题是“黉门对话”的“黉”怎么读,“黉门”是什么意思,之前我在微信公众号里老是看到“黉门对话”,但是从来没有了解过,也没有查过这个字怎么读,所以当我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心里特别后悔,最后只好蒙了一个选项。
古汉我没有系统地复习,我只看了《古代汉语》第一册的《左传》和《战国策》,剩下的就是练习,主要是真题和勤思的通关宝典上的古汉部分,一方面记词语的意思,另一方面培养语感,有助于断句。
《语言学纲要》的复习其实不难,最开始一定要理解,不要因为这两年的题型而去直接找现成的题去背,自己理解不了可以报班或者网上找资源,总之理解很重要,最后一定要做到框架了然于心,看到标题要知道讲的是什么。《语纲》的小题在专业一里,简答题在专业二里,但简答题并不要求你去分析什么,主要考察的是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答题的时候加上一些例子,答得有条理一些就差不多了。
最后是案例分析,对这道大题的准备可以分三部分:1.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其实是实践层面;2.对问题的分析以及专业话语的输出,也就是理论层面;3.勤练习。对于第一点,一般大家都推荐用朱勇老师的那两本书,这里面会有许多案例以及一些解决措施,这可以帮助我们在看到问题时知道怎么应对,我建议在暑假看这两本书。对于第二点,我推荐《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叶军,里面是比较长的案例,案例后面会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跨文化交际》(祖晓梅,内容比较充实)或《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通过以上这三本书一方面我们要学习案例中问题所牵涉到的理论,另一方面要积累一些专业话语,包括专业名词,因为很多人在写案例分析的时候会无意识地用一些大白话,如果在语言这方面能多注意一些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会显得比较专业。
最后再补充一点,近几年专业二没有直接考察《引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的东西,但还是要准备一下。首先《引论》上一些框架式的知识点要知道,比如教学法的流派、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等,再结合对案例分析的准备,《引论》还是很重要的,《教心》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背笔记,实在没时间可以背背真题,因为北大这部分真题复现率很高,而且题也比较简单。像这部分,我觉得就可以用勤思的冲刺班讲义,把上面的重点背一下就可以了,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英语:
单词很重要,一方面用单词书背,一方面在真题里面背
暑假之前可以做10年以前的真题,从暑假开始就做近十年的吧。做阅读要重分析,不光要分析选项的对错,更要分析文章,这个到后面会很有帮助,其次是翻译文章。
对于完型、翻译、新题型我感觉我没什么技巧,做题也是时好时坏的,反正是不能放弃,多多练习,说不定练着练着就好了呢。
作文最晚九月份开始,可以报网课,也可以自己看书学,一方面要背,一方面要练习写。总结模板也很重要,这个可以等到后期自己有了一定积累了再总结,因为即使句式有了,单词有了,但到了正式考试那样的环境下去把这些东西组织起来也是挺不容易的。
最后是我的一点教训,因为我在最后二十天里没怎么练阅读,每天只是背背单词,所以当天考试感觉有点懵,所以后期至少每天坚持练一篇阅读,保持语感。
政治:
从暑假开始,每天两个小时,跟着网课学加做题,暑假就可以毫无压力地过一遍了。九、十月份可以二刷或者三刷《肖1000题》,查漏补缺。到了11月份可以做一些其他老师的题,同时着手做模拟题。背分析题的话,如果全程跟肖秀荣老师,那么《肖4》肯定是要背的,如果跟其他老师,《肖4》可以看一下。其实背这些题不能指望考试碰到原题,而是考试时有话可说,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某位老师身上,好好复习是王道。
最后再说一下政治复习时间的问题,很多人建议不要开始太早,性价比不高,但我觉得从暑假开始稳扎稳打,每天也就一两个小时,通过几个月的复习把知识点消化理解了比到后期靠印象或者连蒙带猜做题保险得多。
总之,学弟学妹们一定要专注自身的学习,不要因为别人的复习进度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为在群里回答了别人几个问题而沾沾自喜。我今年总算是走完了全程,复试期间发现有些同学真的超乎想象地认真,所以别人优秀真的是有道理的。总之,大家认准了目标就往前冲吧,让分数线以及报录比只成为衡量你努力程度的标准,希望一年以后,你们也能体会到硕果累累的喜悦。最后,还要感谢一下勤思的复试课,我总共在勤思待了五天,有时候上课,有时候自习。上课以及复试模拟的老师都非常专业,人也都非常好,讲的东西很细致。上复试课一方面让我对北大复试的各个环节有了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复习,另一方面就是从上课的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她们的自信、专业,真的就是“榜样的力量”,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勤思还给每个人单独设了自习室,当自己一个人在里面安安静静看书的时候,内心有那么一点感动,觉得自己在真正为梦想而努力,因此想考上的欲望、冲劲就更大了。模拟复试前后一共两次,第二次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老师们也不会让我感到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害怕,他们会认真地提出问题,更多的是会鼓励我。此外和我的舍友们也相处地十分愉快,因为大家都是有共同目标的人呐。
附录:北京大学2020年汉硕真题
一、学校介绍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前身为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1917年底,北京大学文、理、法三科各门相继成立研究所,开启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一百年来,这里大师云集,人才辈出。蔡元培、蒋梦麟、胡适、马寅初、李大钊、钱玄同、吴大猷,这些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熠熠生辉的学者,曾经担任过北大校长、研究院院长、研究所主任、研究生导师。冯友兰、范文澜、傅斯年、郭永怀、阴法鲁、任继愈、董申保、黄昆、于敏、周光召、邹衡这些学术大家都曾是北大的研究生。
二、学院概况
北京大学是我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最早、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从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算起,至今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
1984年10月,北京大学在原“外事处汉语教研室”的基础上,抽调中文系和外语系教师,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简称汉语中心)”。教学对象主要是非学历教育的汉语进修生。
1995年4月,以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和留学生办公室为基础,成立了“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1999年学院进行体制改革,海外教育学院建制撤销,汉语中心挂靠在国际合作部。
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在汉语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学院现有教职员6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7人,讲师6人,助理研究员1人,专职教师5人,行政教辅人员12人。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留学生事务中心、研究生事务中心、图书资料室。
三、汉硕研究生培养概况
我院2009年开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2年,2013年起改为3年,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1.招生选拔
我院没有本科,无论是推免生还是统考生均来自其他院校,极少部分来自本校其他院系。我院鼓励全国重点院校优秀学生积极报考我院研究生。近年来我院录取学生均来自全国重点院校相关专业,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基础。
2、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
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每年学费2.2万,其中教学实习1年,课程学习及毕业论文撰写2年,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3、课程设置
4、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方式主要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国外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本院选拔派出;如果因故未能完成,则在本校或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北京大学合作孔院:
5、学位论文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选题、开题、撰写、申请论文答辩、获准参加论文答辩等完整环节和过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6、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全面审查合格,符合毕业证书颁发条件者,颁发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全面审查合格,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经院系学术分委会审查,报校学位分委会审核批准后,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7、学术科研概况
①国际合作办学
我院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合作办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双学位项目”,学制三年,其中两个学期在北大完成。
我院连续培养的国家汉办“新汉学计划”博士生,主要分为两类:攻读博士学位的项目和中外合作培养的项目。中外合作培养是一种跨境培养项目。
②科研机构
为了提高学院的研究水平,建立良性科研合作的平台,学院设置了4个研究室:汉语与应用研究室、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室、习得与测试研究室、课程与教师发展研究室,形成了一个阵容整齐、力量较为均衡的研究队伍。
③学术活动
学院提倡将教学任务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做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从教学中发现研究课题。我院自200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简称“中青会”),在业内获得良好口碑。我院还是中美八校联盟成员,同时也是“东亚研究生论坛”的成员,定期参加相应的学术会议及活动。
我院自2014年起举办“黉门对话”,连续举办两届,获得业内极高评价。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举办面向国内外的研究生暑期学校“对外汉语教学暑期高级研讨班”,不仅体现了北大服务社会的宗旨,也展示了我院在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实力。
学院数年来坚持举办汉语讲坛,定期邀请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来我院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学院定期举办沙龙活动,请业内新锐教师前来与我院教师共同就某个前沿、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④《汉语教学学刊》
我院设有北京大学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出版年刊《汉语学刊》,截止至2015年,已出版10期。
四、汉硕考研
1、招生情况
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24人(含7推免)
2020年计划招生人数:24人(含7推免),实际招生24人,其中17人一志愿(25进复试)+7人推免
2、复试情况
复试时间一般在 3 月中下旬,分数线出来之后,大概十天之后开始复试;复试通知出来之后,离复试只有不到五天。
复试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分数*50%
2020年25人进复试,实际录取17人,复试比为1:1.5。
3、参考书目
官方无指定
初试推荐书目如下:
《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印书局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6版,黄伯荣、廖旭东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叶蜚声、徐通锵
《古代汉语》,王力著,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1998年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界文化通论》,马树德,商务印书局。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版。
其他拓展类书籍
复试推荐书目:
《现代汉语》(北大版和黄廖版,主要是语法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手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或《中国古代文学史纲》(北大出版社)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指南》或《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常见英文问答》
其他的还可以看一下《201例》《现代汉语八百词》等初试书目
4、学姐经验分享
考研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提高自己,要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而且汉语国际教育是我一直喜欢的专业,我觉得自己本科学到的还不够,希望能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校加深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也希望将来某一天站在对外汉语课堂的讲台上的时候自己有充足的准备,能够以一种自信成熟的姿态面对学生。
接下来是一些复习建议:
专业一:
北大专业一和其他学校一样也是比较重基础的,但是“易中带难”,题型也比较常规,像今年就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这三类题型大概占七八十分)、近义词辨析(一组副词)、分析歧义、改病句、归并义项,还有一道大概是根据例句归纳“的”省略的条件。所以只要基础知识扎实,再加上正确的答题方法我觉得就可以拿一个不错的分数了。
看书的话,首先就是黄廖版和北大版的《现汉》,这两本得同样重视,因为很多小题是从黄廖版里出的,大题两本书的说法可能都会考到,所以这两本书要多看几遍,知识框架、不同说法自己都要清楚。《语言学纲要》今年专业一只考了几道小题,所以只要好好看了肯定是能拿到分的。关于词语辨析,北大这两年的词语辨析全都是副词,稍微有点难,所以我建议可以先看几遍《201例》打基础,总结一下思路,后期可以看一下《现代汉语八百词》,里面有很多词语辨析是跟真题难度相当的。其他拔高的书目还有《语法讲义》(朱德熙,里面一些说法比较老了,可以不用太重视)、《现代汉语语法教程》(陆俭明 虽是拔高书目,但是这两本也是必看的,而且也要看得透一些,像今年“省略‘的’的条件”那道题就可以在《语法讲义》那本书上找到一些答题思路。其他的辅助性的书:《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等。
关于真题,我大概是从八月份开始做真题的,做了三遍,后期做了一部分全国真题。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可以和研友互相讨论,也可以报班,但要注意正确率和效率,最后有精力的话还可以做一下北大的学硕真题,因为北大近年来的出题风格越来越偏向学硕了,提前了解一下的话到了考场也不会太慌。
专业二:
北大历年来专业二都是捉摸不定的,更何况这两年还变了题型,但因为今年题型和去年基本一致,所以我猜测明年题型不太可能变了。首先是填空、选择、判断(客观题题量不大,具体分值不记得了),接下来是古汉(断句,解释词语意思等,25分),语纲(三道简答题,应该有30分),案例分析(应该有二十分)。今年专业二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现当代异常多,还有就是时间紧张。
往年现当代考的比较少,所以很多人都没怎么好好看。所以我的建议是将文学文化分为要略、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化这几个部分,其他的就看自己平时的积累以及考试的发挥了。虽然《要略》每年的比重不大,但还是要看,而且要细看,所以应该早点开始,多看几遍,通过不断重复来加深印象。剩下这几个部分我不太建议用书,一方面知识点散,另一方面划书也浪费时间,如果一定要做这项工作,建议在暑假之前。我认为背笔记以及真题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有余力的话自己还可以额外补充。另外我觉得勤思的专业二的强化班讲义和冲刺班讲义特别好用,像《要略》和《引论》都总结得特别好,背起来十分方便,重点突出,还有《教育心理学》基本看了讲义就不用看书了,因为考得也不多。冲刺班讲义不是一段一段的文字,而是把重点用框架呈现了出来,简洁清晰,到后期可以用这个来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这部分我还想说的是复习期间不能只看书本上的死知识,可以适当地关注一下外界新闻,比如近些年的一些小说是不会出现在书上的,还有就是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吧,答专业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道题是“黉门对话”的“黉”怎么读,“黉门”是什么意思,之前我在微信公众号里老是看到“黉门对话”,但是从来没有了解过,也没有查过这个字怎么读,所以当我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心里特别后悔,最后只好蒙了一个选项。
古汉我没有系统地复习,我只看了《古代汉语》第一册的《左传》和《战国策》,剩下的就是练习,主要是真题和勤思的通关宝典上的古汉部分,一方面记词语的意思,另一方面培养语感,有助于断句。
《语言学纲要》的复习其实不难,最开始一定要理解,不要因为这两年的题型而去直接找现成的题去背,自己理解不了可以报班或者网上找资源,总之理解很重要,最后一定要做到框架了然于心,看到标题要知道讲的是什么。《语纲》的小题在专业一里,简答题在专业二里,但简答题并不要求你去分析什么,主要考察的是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答题的时候加上一些例子,答得有条理一些就差不多了。
最后是案例分析,对这道大题的准备可以分三部分:1.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其实是实践层面;2.对问题的分析以及专业话语的输出,也就是理论层面;3.勤练习。对于第一点,一般大家都推荐用朱勇老师的那两本书,这里面会有许多案例以及一些解决措施,这可以帮助我们在看到问题时知道怎么应对,我建议在暑假看这两本书。对于第二点,我推荐《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叶军,里面是比较长的案例,案例后面会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跨文化交际》(祖晓梅,内容比较充实)或《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通过以上这三本书一方面我们要学习案例中问题所牵涉到的理论,另一方面要积累一些专业话语,包括专业名词,因为很多人在写案例分析的时候会无意识地用一些大白话,如果在语言这方面能多注意一些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会显得比较专业。
最后再补充一点,近几年专业二没有直接考察《引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的东西,但还是要准备一下。首先《引论》上一些框架式的知识点要知道,比如教学法的流派、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等,再结合对案例分析的准备,《引论》还是很重要的,《教心》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背笔记,实在没时间可以背背真题,因为北大这部分真题复现率很高,而且题也比较简单。像这部分,我觉得就可以用勤思的冲刺班讲义,把上面的重点背一下就可以了,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英语:
单词很重要,一方面用单词书背,一方面在真题里面背
暑假之前可以做10年以前的真题,从暑假开始就做近十年的吧。做阅读要重分析,不光要分析选项的对错,更要分析文章,这个到后面会很有帮助,其次是翻译文章。
对于完型、翻译、新题型我感觉我没什么技巧,做题也是时好时坏的,反正是不能放弃,多多练习,说不定练着练着就好了呢。
作文最晚九月份开始,可以报网课,也可以自己看书学,一方面要背,一方面要练习写。总结模板也很重要,这个可以等到后期自己有了一定积累了再总结,因为即使句式有了,单词有了,但到了正式考试那样的环境下去把这些东西组织起来也是挺不容易的。
最后是我的一点教训,因为我在最后二十天里没怎么练阅读,每天只是背背单词,所以当天考试感觉有点懵,所以后期至少每天坚持练一篇阅读,保持语感。
政治:
从暑假开始,每天两个小时,跟着网课学加做题,暑假就可以毫无压力地过一遍了。九、十月份可以二刷或者三刷《肖1000题》,查漏补缺。到了11月份可以做一些其他老师的题,同时着手做模拟题。背分析题的话,如果全程跟肖秀荣老师,那么《肖4》肯定是要背的,如果跟其他老师,《肖4》可以看一下。其实背这些题不能指望考试碰到原题,而是考试时有话可说,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某位老师身上,好好复习是王道。
最后再说一下政治复习时间的问题,很多人建议不要开始太早,性价比不高,但我觉得从暑假开始稳扎稳打,每天也就一两个小时,通过几个月的复习把知识点消化理解了比到后期靠印象或者连蒙带猜做题保险得多。
总之,学弟学妹们一定要专注自身的学习,不要因为别人的复习进度而怀疑自己,也不要因为在群里回答了别人几个问题而沾沾自喜。我今年总算是走完了全程,复试期间发现有些同学真的超乎想象地认真,所以别人优秀真的是有道理的。总之,大家认准了目标就往前冲吧,让分数线以及报录比只成为衡量你努力程度的标准,希望一年以后,你们也能体会到硕果累累的喜悦。最后,还要感谢一下勤思的复试课,我总共在勤思待了五天,有时候上课,有时候自习。上课以及复试模拟的老师都非常专业,人也都非常好,讲的东西很细致。上复试课一方面让我对北大复试的各个环节有了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复习,另一方面就是从上课的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她们的自信、专业,真的就是“榜样的力量”,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勤思还给每个人单独设了自习室,当自己一个人在里面安安静静看书的时候,内心有那么一点感动,觉得自己在真正为梦想而努力,因此想考上的欲望、冲劲就更大了。模拟复试前后一共两次,第二次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老师们也不会让我感到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害怕,他们会认真地提出问题,更多的是会鼓励我。此外和我的舍友们也相处地十分愉快,因为大家都是有共同目标的人呐。
附录:北京大学2020年汉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