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西安关外马蹄嘶,九江饮浪聚艨艟;兄弟墙内虽有阋,不忘共拒外家侮。
因为山海近百高战落匪,山海正规军出现巨额的成员位空置,于是山海管理从八荒、玖州再起成员处引走了仅有的高战和众多的中等战力,御世仅有的一个配置较全的白板盟友-风林火山也被拉去了山海。并派驻了一名来自山海的盟友出任八荒指挥。
经过战略协调,八荒陈兵九江,八荒御世列阵西安,夹击義盟、誓必踏进资源州。
但是因为战力太弱(主力清完守军早就所剩无几),对游戏机制一无所知(全盟无一人知道如何用主力保护器械),八荒、御世两盟连攻数次仍无法破城。
每天2-3次强制攻城,喊破了喉咙、砍断了刀,盟友怨声载道,管理叫苦连天。
终于强攻第三天,在山海阁、山海的火力吸引下,八荒突破九江。第四天,八荒御世冲破西安,八荒最后一批进入资源州。
因为義盟在资源州的失利,自知大势已去,正规军基本放弃抵抗,高管带领高战中战们分派落匪,形成夜枭、義丨飞羽军、白起军等多个军势。
荆楚59叛军寒江城也不甘寂寞,趁我军疲惫之际,与荆楚義盟残军联手,破曲江,侵南野,大有鲸吞江东之意。
究竟是协助山海防备義匪,还是回防江东固守本土?这个论题在八荒与山海的管理之间激起了热议。
协助山海清理江汉,有助于稳固资源州,保护山海进入司隶,但会让寒江城深入江东,危及地方。站在中立的立场,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但是该届的山海管理,一、一边向江东吸人,一边指责江东实力弱。作为主盟,向副盟提出替补人员要求无可厚非;作为主盟,埋怨副盟不作为也有算有话可说,但是你不能一边吸人一边埋怨战力低下?甚至连自己的城被敌方偷了,也要怪八荒没牵制,这个逻辑又是出自四书五经的哪一本?敌人偷城又不会给江东讲。二、资源州分配不均。击溃義盟之后,全区有建制的正规军就仅剩山海(250+)、八荒(220+)、八荒御世(180+),八荒和八荒御世还聚集了大量的玖州人员,不仅仅只是一开始的低战集合体。但是山海占据上庸、南郡、襄阳、南阳四郡之地,而八荒双盟仅仅分配了江夏一地,这还只是分配,事实上江夏都还有大面积的山海所占资源地。并且山海管理大方承诺:“等我们进了司隶,南郡也给八荒。”首先都不说分配是否公道,光这个可行性都有很大的问题。每个迁城资源州的人,自己的主要资源地肯定在主城周围,举个例子,A组人在南郡,B组人在襄阳,C组人在南阳,大家一起进入司隶的时候,你让A组人把地弃了给八荒,B组C组可以不动,A组人怎么想?岂不是满脑子黑人问号?所以该承诺直至赛季结束也没有真正得到实施。放眼望去,山海四郡连绵千里,人人皆如富家翁,而江夏郡内处处都如堵路一般,人叠着人,城挨着城。
如上所说,因为山海八荒管理间多次口头争执,再加上八荒养活部队的主要资源仍然集中在出生州,所以出生州在八荒的心里就显得尤其的重要。
某日,在江东前线剑拔弩张之际,山海派来的指挥官突然在八荒发布法令,要求全员奔赴资源州御敌。时任八荒盟主的百越子龙一气之下撤下其指挥官之位,气得指挥官在群里大发问号。百越子龙回道:“你有点疲惫了,休息下吧。”指挥官面对这波“被疲惫”,也显得坦荡,过了几分钟后回复了一句:“哈哈哈,好,我是该休息了。”这位官名虽为指挥官,实则是山海驻八荒钦差使者、权知国事的将领,以这样的方式沉入了历史的长河中。这一事件也成为山海与八荒之间的首次公开冲突。
但在实际操作中,八荒依然尊重山海的指示,决定八荒盟常驻江夏与山海共同剿匪,八荒御世盟反击寒江城、義盟残军。
在这期间,在江汉被打散的部分義盟侠客落入江东,四处攻城,八荒盟主子龙不堪其辱愤而落匪,欧阳羽继任国君,迁都江夏,改国号为“卫”。
在江汉60侠客被剿灭渐清之后,又聚集关中去闹腾58去了,江汉大地终于得到了短暂的安宁。于是,八荒出曲江,御世出阳乐,共进荆楚。
此前山海已经把荆楚打了个遍,后再进入巴蜀。八荒双盟仅需面对義盟余部与寒江城,虽然谈不上势如破竹,但也算缓步挺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