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击败左贤王是功劳很大,还是功过相当?
武帝时,霍去病河西第二战,目标是消灭右贤王的部下休屠和浑邪二王。武帝派霍去病和公孙敖带6万人,军力上是碾压之势。
但是匈奴最强悍的左贤王,率4万精锐正赶来支援,霍去病公孙敖可能会被夹击非常危险。于是武帝派出王牌李广,带4000骑兵,阻击左贤王。这和李广利天山之战何其相似。
最终李广以一敌十,损失3000多人,击败左贤王。这样霍去病河西第二战大获全胜。否则结局参考李广利天山之战。
左贤王围李将军,卒可四千人,且尽,杀虏亦过当。会博望侯军救至,李将军得脱。汉失亡数千人,合骑侯後骠骑将军期,及与博望侯皆当死,赎为庶人。《史记匈奴列传》
这里有一句。合骑侯后骠骑将军期,很关键,说明李广不是误打误撞碰到左贤王,而是为了替霍去病阻击左贤王援军。
这里还写了李广杀敌过当,显然李广的功劳很大,《史记李将军列传》写的是军功自如,有历史学家认为是功过相当,请问这里哪一点写了过,自如又怎么解释相当?其实这是司马迁在嘲讽武帝有功不封,打压李广。军功自如,就是军功无碍,军功和封赏没有关系的意思,或者说军功自己溜走了。
这里很明显武帝是有功不封,那么专家的依据在哪里呢?只能说,专家对武帝的过分信任,认为武帝的封赏都是绝对公正的,然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卫青无甚大功,却封大将军,而且三个小娃娃也都封侯,都是靠皇后的关系。可见武帝的封赏并不公正。
武帝时,霍去病河西第二战,目标是消灭右贤王的部下休屠和浑邪二王。武帝派霍去病和公孙敖带6万人,军力上是碾压之势。
但是匈奴最强悍的左贤王,率4万精锐正赶来支援,霍去病公孙敖可能会被夹击非常危险。于是武帝派出王牌李广,带4000骑兵,阻击左贤王。这和李广利天山之战何其相似。
最终李广以一敌十,损失3000多人,击败左贤王。这样霍去病河西第二战大获全胜。否则结局参考李广利天山之战。
左贤王围李将军,卒可四千人,且尽,杀虏亦过当。会博望侯军救至,李将军得脱。汉失亡数千人,合骑侯後骠骑将军期,及与博望侯皆当死,赎为庶人。《史记匈奴列传》
这里有一句。合骑侯后骠骑将军期,很关键,说明李广不是误打误撞碰到左贤王,而是为了替霍去病阻击左贤王援军。
这里还写了李广杀敌过当,显然李广的功劳很大,《史记李将军列传》写的是军功自如,有历史学家认为是功过相当,请问这里哪一点写了过,自如又怎么解释相当?其实这是司马迁在嘲讽武帝有功不封,打压李广。军功自如,就是军功无碍,军功和封赏没有关系的意思,或者说军功自己溜走了。
这里很明显武帝是有功不封,那么专家的依据在哪里呢?只能说,专家对武帝的过分信任,认为武帝的封赏都是绝对公正的,然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卫青无甚大功,却封大将军,而且三个小娃娃也都封侯,都是靠皇后的关系。可见武帝的封赏并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