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晓君吧 关注:167贴子:2,344

回复:★阚晓君★《新闻晚报》专栏(请勿回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忙与盲》
     “最近在忙什么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在网上同我打招呼或者发手机短信问候我的时候都喜欢用这句话开头,他们已经不由分说地把我列入了“忙人”的行列。曾经我也以为自己很忙,电台节目、电视节目、话剧、线下活动等等,导致我经常对自己以及对别人说“我很忙”,后来有一天我仔细算了一下,我完完全全用于干这些事情的时间跟每天除睡眠外的时间来比,其实只占了一小部分而已,从那天起,我就不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很忙了。
     忙也分几种,有真忙,有瞎忙、还有装忙。真忙者为少数,费神费心为家事国事天下事而操劳者,劳心劳力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者,可谓真忙。瞎忙者为多数,他们往往追求了“忙”的过程,而让人无法估摸出他们“忙”的喜人结果,多数情况下,他们自己也寻不到“忙”果。装忙者为数不胜数,因为有不少人觉得“闲”就意味着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忙”就意味着厚积薄发,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装忙者还有一种,就是害怕“鞭打快牛”的事情发生,毕竟还是有不少公司并非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办事的。
     “忙”这个字似乎主观色彩更重了一些,因为忙不忙都是自己说了算。心态决定状态,倘若时刻让自己处于戒备的状态,紧张得全身筛糠般发抖,浮躁得盗汗虚汗直出,还美其名曰是忙得一刻不停、热火朝天,那真是“心亡则忙”啊!经常认为自己忙的人很容易“越忙越盲”,忙得看不到身边的美景佳人,此时,不仅心亡,目也亡,心眼皆亡,那就是传说中的“缺心眼”了。
     “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盲得已经没有主张,盲得已经失去方向”,在25年前,张艾嘉柔情似水地唱出了《忙与盲》,之后李宗盛和周华健也感同身受地分别以沙哑和哭腔配以不同的编曲翻唱了这首歌,6年前,黄立行也忙得不分平翘舌音地、铿锵有力地进行了重新演绎,时代特点昭然若揭。只是……张艾嘉唱出“生活是肥皂香水眼影唇膏”这一句时我尚能理解,可三个大老爷们儿唱这句着实还是让我有些疑惑的,毕竟这四样东西最多只有前两样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现如今倒也明白了,眼影唇膏看来已经不是女人的专利了,有些男人确实要比我更忙一些。
     不管忙什么,为什么而忙,只是希望你不要因为自认为忙而总是抱怨自己天生劳碌命,不要因为所谓的“忙”而“盲”到忽视、无视自己身边的人,即使再忙,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的时间总还是有的。当然,更不要忙到忘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你想要成为的你。
     朋友,你最近在忙什么呢?


26楼2010-05-26 19:54
回复
    《半面妆》
    一日,在街上遇一女只化了半面的妆,一半白皙透亮,眉宇之间见风雅,另一半灰黄黯淡,眼眸闪烁现愁容。估计是遇到了在街边叫你去试体验某些产品的“美容专家”或是肩负着某项特殊行为艺术的任务。看着这位内心刚强的女性此刻带着半面妆行走江湖,倒也心生佩服,不禁心中暗暗揣测,不知道她将要会见谁?是像徐妃化半面妆去嘲笑那个独眼龙梁元帝般去戏弄那个得罪了她的他?还是将去会见一个需要编个泪湿半边面的理由让其心生爱怜的他?事实不得而知,但如半面妆般零落而不完整的故事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们的一生其实是一个早已有了开头和结尾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以“生”开头,以“死”结尾,既定了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那令我们心生向往的是什么呢?显然应该是故事的过程。故事的过程是什么呢?窃以为是一个圆谎的过程。
    就如爱乐团的一首极具中国风的《半面妆》中唱词,“世人角色真是为谎言而上”,相信世上无人敢说自己此生没有说过谎,无论是用善意装饰过的谎言,还是用快乐掩饰过的谎言,我们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把真实留给了谎言背后的自己。别说你没撒过谎,因为隐瞒也是谎言的一种。
    谎言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呈现出的言行与说者心里想的不统一,这不是虚伪,而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留一半虚假留一半真。我们都像是化了半面妆的人,遇上了值得信任的人,我们会以多数素颜面对,遇到了需要提防的人,我们则以粉黛妆面相对。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挚友至交难以拥有?因为他们的妆面太大了,忙于时刻补妆。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快乐洒脱遥不可及?因为他们的谎言太多了,苦于日夜圆谎。
    少些谎言,你故事的过程就会少些圆谎的辛苦,提高美丽善良的谎言所占的比例,在圆谎的时候,你也能面带笑意。
    我笑着写完了……


    27楼2010-06-06 00:07
    回复
      《忘忧草》
      昨天和朋友聚餐,在品鸡汤时起了口角,并非因探讨鸡的性别而争,而是因汤中的几株黄色植物。甲挑出了这株已熟黄色植物放在碗里进行了研究,片刻,他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健脑菜,于是用筷子夹送到乙的碗里,说“你需要这菜来补补”,乙瞥了一眼,不屑的说“这只是金针菜而已”,为此菜名,两人争论开始。良久,我憋不住了,“好啦,再吵下去,黄花菜都凉了”(当然,我是知道原话应是“黄瓜菜都凉了”)。我掏出手机,上网查证了一下,发现此菜名号不少,健脑菜没错,金针菜也对,黄花菜竟也成立,不过还有一个名字倒是让我为之心动——忘忧草。
      想当年高中时初听周华健一曲《忘忧草》之后还在思忖着这草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是否定要翻过崇山峻岭才能将它拥有?没想到自己却也无意间吞食过此草无数,但似乎忘忧效果不佳,估计食时不知其名,导致食之无味,因此心理暗示的疗法全无。不过这首歌的首句歌词却给当时的我带来不少疑惑,平添几分忧绪。“让软弱的我们懂得残忍”,这是让人忍无可忍之时只能选择残忍?希望软弱的学会残忍?这不是矫枉过正了嘛!不过现如今再重听此歌此句,却也有了新的见解。就如英国哲人绪儒斯所言“残忍不会被眼泪软化,恰恰相反,眼泪是残忍的食粮”,也像蒙田和辛尼加所述之意,胆怯、怯懦是残忍的根源,如果每个人都能看清“残忍”的真面目,切断助长“残忍”的肥沃源头,怯懦之人挺直腰杆站了起来,残忍之人难行其道,这世间堪忧之事也将减少。
      我觉得唱hiphop的歌手应该是比较需要忘忧草的,因为他们唱歌的时候每时每刻都要边用手指指别人指指自己,边发出“忧、忧、忧”的怨声,忧国忧民忧己之情彰明较著。忧国忧民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意识者所应为之,我们也应该适时发出自己的呐喊以令更多彷徨者不再踌躇犹豫而坚定脚步和信念,但杞人忧天般的忧己却无法认同。一味忧己而导致的不自信会令自己变得更加怯懦,这岂不是助长了残忍?
      扔去怯懦和胆怯吧,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不要自卑于自己的平凡不起眼,夏衍的《野草》不也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吗?你认为自己是一株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无人知道的小草吗?即使是同一株草,它在不同人的眼里也会有各式的美好,没有一株草会自惭形秽,你又何必呢?


      28楼2010-06-09 22:27
      回复
        《知足》
        我在家有乱翻东西的嗜好,对犄角旮旯的地方进行大扫荡之后往往会有意外收获。在家中虽无法寻到秦兵马俑,但能找到富含蛋白质的蚕蛹,储藏了很久,没人敢陪我享用;断然无法挖出价值不菲的大清铜币,却从床底扫出了一枚大兴钱币,当初没长心眼,收下了这枚伪装成一元硬币的游戏币……翻着翻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幽幽地循着鼻腔沁入心脾,让我不由地停下了双手的扫荡,转为双目的扫视,最终视线定格在了一块绿檀手把件上。一个扫荡腿之后,原地坐下,慢慢对其端详起来。
        一只圆润的佛脚上趴着一只看似毫无戒备的撑脚蜘蛛。幸好是一只蜘蛛,如果是大闸蟹撑脚的话,那估计也快要变成死蟹一只,没啥花头了。蜘蛛加脚丫,寓意知足常乐。用一块并不昂贵的绿檀由非著名雕刻爱好者拙雕而成。这样的东西显然卖不出好价钱,但闲置好久忘却了它的存在之后再被你像探宝般的找到,这就好比当我口渴难耐时突然窜出一个美女端着一个斟满好茶的茶杯对我唱着:“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这种声色兼备的惊喜至少对我来说是难以抵挡的。
        古语有云“知足者常乐”,但现在不少人以为“不知足者常乐”,认为满足于现状就意味着止步不前,要给自己制定远大的理想,大到最好你要搭上祖孙十八代才能实现的“可持续理想”。直到美人白头、英雄迟暮时,才发现年少时的快乐都堆砌在了未知的理想废墟之上。
        人还是要知足的,毕竟人不是万能的,无法光靠主观努力就能办到的事情还有很多。“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怎么去拥抱一夏天的风,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总是不能懂不能知道足够……”五月天的《知足》开门见山的歌词倒是很写实。人固然不能刚愎自用、固步自封地无条件自傲自满,但永不知足的人一定很难尝到自己种下的快乐果实。其实我们不妨每天找一件自认为做得倍感满足的事情,每天的满足,配合着你人生远期目标的暂时不满足,或许也能相得益彰。
        奔跑的人们也要适当调整步伐节奏,欣赏沿途的风景,因为一朵花的盛开而满足于今天途经的这段路,因为同路人的一个微笑而满足于人际的温暖,因为一家足底按摩店而决定暂时放松酸胀的双脚。别只顾瞭望无边无垠的天际,时常低头看看足下之路,知足其实有时就是知“足”,你是否知道自己此刻行进在哪里?你的双脚是否能依旧发力奔跑?还是你此时需要进行一次足底按摩了呢?


        29楼2010-06-23 22:41
        回复
          《下雨天》
          阴雨绵延不断,太阳不敢出头,梅雨季节到来,蚊子被纷纷“激活”,“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警语在我心里已经自动更新为“天湿物潮,小心蚊香”。高温高湿的天气使得浑身总是黏黏的,好似绑了双面胶的木乃伊。这样的雨天叫我无法喜欢。我不喜欢梅雨,也不习惯没雨,我欣赏美雨。
          什么样的雨算是美雨?在我看来那是一场恰如其分的雨。这场雨让你犹如旱苗得雨,这场雨让你忘却风栉雨沐,这场雨让你有翻云覆雨的快意,最重要的是这场雨的PH值不能小于5.65。
          儿时每逢下雨,我们多会看雨、听雨甚至是嬉雨。而如今每遇下雨,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躲雨、避雨,偶尔瞥见几个在雨中漫步的,不是忘带雨具外加腿脚不便,就是情场失意外加情绪不好以至于要借雨浇愁的。人生阅历增长了、身边来往的人增多了却反而容易产生巴山夜雨的孤寂。不为何,只因心变了。
          一些人原本对事物的好奇探寻变成了本能对抗,即使完全不了解这样东西,他们也要加以批判。他们难以接受新鲜事物,即使是旧事物,他们也无法做到温故知新发现原本忽略的旧事物中的新鲜点。他们眼里的东西没有fresh(新鲜),只有flash(一闪而过)。
          现在我们接触某样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会不会觉得它是好玩的,使你充满好奇想要打破砂锅、深入探究的?可当你觉得好玩并且想要大展拳脚好好玩一把的时候,有多少讨厌的人会嗤之以鼻冷冷地扔出一句“低级趣味”、“附庸风雅”、“哗众取宠”?你又是不是会因为这句话而变得畏首畏尾不敢玩了呢?到底是你在生活中玩还是有人在生活中玩你?当别人都亦步亦趋被誉为“成熟稳重”地走路时,你蹦跳了几步就被贬为“幼稚轻浮、玩世不恭”,你此时是否会继续欢乐蹦蹦跳?
          “下雨天了怎么办……”不管Lara(梁心颐)的答案是什么,我依然爱我的美雨,爱隔着窗户看雨,即使感冒也爱淋着雨玩。就像有人爱数钱、爱铤而走险和钱玩一样。


          30楼2010-06-24 18:52
          回复
            《遗憾》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Click》(一译为《人生遥控器》),犹如甘露入心,醍醐灌顶。也许有人会对眼前的生活不甚如意,常幻想自己的人生能像电影般倒退、暂停、快进、慢放,个中快乐会妙不可言:当遇到荆棘之地、阴霾之时,按下快放键,瞬间直达理想的人生阶段;当到达功成之时、名遂之日,按下慢放键,一帧一帧体味享乐的时刻……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异常专一的,往往会盯着某一件事情,以其完成与否去评价自己是否活出了自我价值。有人提出过“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论调,还出版了一本同名书,但相信这一件事情只是在狭义的工作事业范围内的一件事而已,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事、物是不能被放弃和被忽视的。
            在这部影片中,男主角利用手中的“人生遥控器”直接摘到了觊觎已久的“成功果实”,但却在记忆中留下大段的空白,不知道在快进的人生过程中发生过什么,宠物逝去、孩子成长、妻子离他而去、父亲撒手人寰……因为他选择了无条件的事业优先,使得一切与事业无关的、值得珍爱的东西都因他利用“人生遥控器”来越过事业的挫折而一并跳过。其中两个场景感人异常:他用遥控器倒回到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片段,他此时是个旁观者,无助的看着当时专注于工作而情感麻木的自己无礼又伤人地拒绝了父亲的相约晚餐,父亲落寞地转身走了,临走前,用颤巍巍的手轻抚着不耐的儿子的头,说:我爱你,儿子。男主角一遍又一遍的重放父亲抚摸他的片段,然后暂停,走到父亲的面前,轻吻他的面颊哽咽道:我也爱你,爸爸。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在男主角弥留之际,挣扎着跑出医院,在雨中体力不支倒地,对自己的孩子说:Family comes first(家庭第一)。在他以为抓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之后他才发现,他扔下了太多更值得牢牢握在手中的幸福,比如我们永远的避风港湾,以及温暖人心的真情。
            不过毕竟这是一部喜剧片,所以不以悲剧结尾,一切结束之后,他发现这原来是一场梦。但是这场梦后,他在庆幸之余也懂得了该做什么了。电影就是这样,当一切难以圆满结束的时候,它就会告诉你其实这都是一场梦,你也就心甘情愿地相信了这只是一场梦。但你的生活不会因为你臆想它是一场梦,它就真的变成一场梦,它会无情地剥夺你梦醒的机会,到头来噩梦不醒,犹遗恨。
            人生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遗憾,你无法避免遗憾的发生,但你能像江湖人士那样造句“如果……,我就死而无憾了”。记得许美静的那首《遗憾》不久前被两位男士翻唱,方炯镔和巫启贤估计也幡然醒悟,心生憾事。“莫非要你尝尽了苦悲,才懂真情可贵”,至少于我来说,“如果我珍惜了人生中的每段真情,我就死而无憾了。”


            32楼2010-07-12 15:23
            回复
              《领悟》
              最近挖宝般地掘出了尘封已久的MP3播放器,充了电,重拾了当年被我精挑细选存入其中的,并曾深深打动过我的那些为数不多的歌曲。“为数不多”倒不是因为极少有音乐能打动我,我很容易被打动,而是因为当年的MP3播放器存储空间弥足珍贵,存个十几二十首比特率较高的歌曲已经能撑得它打饱嗝了,所以哪一首歌能被存入其中,真是这首歌的荣幸。不像现在的各种类型的播放器,动辄几千几万首往里存。至此我也顿悟了,或许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以前听的歌曲大多能背出歌词,而现在的基本只能哼个副歌。
              这个有些年岁的MP3播放器中蹦出了一首歌——辛晓琪的《领悟》。这也让我想到了拥有悲情歌声的杨宗纬,他唱到“多么痛的领悟”,我是真的感到他用心歌唱感同身受后的心痛,不像很多混迹KTV随意K歌的路人,我听他们唱这句时只能猜想或许是他们叫喊得喉咙发痛。其实倒不是想肆意评价这首歌以及爱唱这首歌的朋友,只是我特别喜欢这首歌的歌名——领悟。
              我以前有位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悟到是自己的!”这句很抽象的话倒也挥散不去,时常浮现在我脑中。还是玩一下拆字歪解的游戏吧,“悟”由心和吾组成,或许也就能够理解成“用我的心去体味”,注意了,我说的是“或许”,如果你想把它理解成“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依旧)”,那我也会非常佩服你,因为那是你对这个字的领悟。
              小时候经常听到老师或者家长夸某个孩子“悟性好”,渐渐地,这个用于夸奖别人的形容词我已经很少听到了。取而代之更多听到的是“这个孩子蛮乖的,蛮听话的”。所以经常会有人在看电视节目或者听广播节目的时候在那边抱怨说“这样的节目很无聊,没有教育意义,我学不到东西”,或许是我比较无知吧,我总觉得再烂的节目我似乎都能学到东西,至少我能学会怎么样能做得不那么烂。正确看待一样事物,到从一样事物中悟到一种事理,再到从一样事物中悟到多种事理再到更进阶的领悟,你应该会发现没有一样东西是你有十足理由去对其不屑一顾的。不过也不乏有人胡乱领悟,悟的东西不少,但悟出的都是一些浮躁消极的烂理论,这个就叫“出烂悟”。
              与其抱怨社会让你学不到东西,或者抱怨社会让你学坏了,还不如想想自己有没有积极地去“悟”。不过同样的“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悟空、悟能、悟净取得真经,而悟本却被抓了……悟,也需要慎重。


              37楼2010-08-01 23:23
              回复
                《猜不透》
                “我真是猜不透你,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样的台词经常出现在烂俗的影视剧作中男女间或是朋友间有一方想让另一方回答自己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而对方闪烁其词久久不甩出符合自己内心标准的答案时而发出的无奈叹息,随后伴随着摇头、拂袖而去。
                从小到大,多数人都让别人猜过一些东西,也同样有多数人去猜过那些东西。比如一些自认面容后生的人总爱让别人猜自己的年龄,别人猜得比实际岁数小的时候,比如猜了个18岁,此人便会故作害羞状娇柔地一挥手扭捏作态说道“哪有那么年轻啊,老了老了,孩子都已经放68了……”
                其实有些所谓的猜,只是为了抛出一句带着恭维色彩的语句,逗对方开心罢了,实则心中早就有了真正的答案。这种依附在表面的“猜”意义不大,逢场作戏而已,但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猜想、猜测、猜疑、猜忌却意义非常。我们有时会不知不觉在自己的脑中把别人创作成某种既定意象,去猜测这个人应该会怎么做,或者在我眼里这个人怎么做才是对的,如果他没有像我猜的那样做,那就会臆断为这个人颇有心计、行为迥异、让人难以捉摸……冠上此类字眼后,就容易对此人好感顿失。疑人偷斧般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也好,郑人买履般啼笑皆非的荒诞举止也好,杞人忧天般忧心忡忡无端焦虑也好,其实都藏着一个“猜”字,只是没有任何一样人事物能被轻易地完全猜透,同理,也没有任何人能轻易猜透时间的任何人事物。
                再次来玩拆字游戏,“猜”,一个反犬旁加一个青字,即猜从犬青。犬为守家之犬也就是看家狗,青为“不熟悉”的意思。看家狗对待不熟悉的人,可想而知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有着疑虑,可能犬吠,甚至产生愤恨扑上去死咬一口。所以很多情况下的“猜”,是会隐约带着一些恨意的。
                每个人都有着独立的思想,即使你自以为甚是了解的某一个人,他(她)的每一步也不会完全符合你的猜测,可能你猜到了前头和当中,却无法猜到这结局。而这个时候,你又会有了新的猜测,试图去推翻之前建立的真实记忆,仿佛你曾经认识的这个人电光火石间变得陌生无比,或许是自己过于自信,曾经猜想得太多了吧。就像丁当《猜不透》的末句,“越是在乎的人越是猜不透”。明知猜不透,那就低碳环保地用脑,少猜咯!


                38楼2010-08-12 07:42
                回复
                  《时间都去哪儿了》
                  今天走在路上,无意间听到一个中年女子在问身边的两个孩子,“你们谁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呀?”两个小孩忽闪着大眼睛,边举着手边大嚷“我知道!我知道!”我为他们这种久违了的积极态度而忍俊不禁,但随即闪过一丝惶恐……今年是什么年?似乎在脑中竟然没有了印象。“虎年!”随着孩子稚嫩的声音,我得到了答案。
                  记得小时候,我也常常被大人问到同样的问题,每次我总是昂首挺胸并带着蔑视此类问题的态度说出答案,还暗自思忖,怎么这些大人连这都不知道呢?然而今天,我竟然忘却了那曾经我不屑一顾的简单答案。
                  我安慰自己,是我太忙了,脑袋里要装的都是其他重要的东西,这个根本不算什么,因为记着也没有用。一转眼我竟也二十有三了,忆往昔,所记所想何为有用?何为无用?牢记与淡忘间,时光匆匆而逝,它又去哪儿了?
                  从小我们就学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看着《匆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又听到那穿着跑偏苏格兰裙的小沈阳“嚎”叫道“人的一生可短暂啦,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 ,嚎!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嚎!”。或认同,或感慨。而我们却常常忘了问自己一声,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啦?一秒钟,可能会错过一个快乐的瞬间……一分钟,可能会错过一班回家的车……一个小时,可能会错过一个与智者促膝长谈的机会…… 一天,    可能会错过一个你爱的人……一个星期,可能会错过七个你爱的人,如果你是个多情种的话……一个月,可能会错过一个季节的变化,当然也可能会躲过30天的高温日…… 一年,    可能会错过买房的大好时机,之后发现房价翻了几番时,只能如大猩猩般捶胸哭嚎……那……一辈子,这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段里,我们到底错过了多少?
                  很怕像王铮亮的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看着那俩孩子欢愉跳跃的身影,我却突然释然了……起码我没有错过这一个瞬间,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时间的存在,感受到了我所拥有的今天。
                  正在忙碌的都市中奔波的我们,拥有的不止是喧闹、竞争,也拥有那安静如流水般的时间。
                       别和时间躲猫猫,别问你的时间去哪了,时间飞了,也许你一跃就能抓住它,也许你只能看着它渐飞渐远……


                  39楼2010-10-10 16:02
                  回复
                    《相反的我》
                    不知道你曾经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想消失一段时间,到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做平时一直想做但却一直无法做的事情,想大叫,想大哭,想发泄,想做一个彻底撕扯掉假面的自己?
                    我们漂流在生活的河流里,总是常常费力划桨,几经周折却到了一个自己不想到的地方,不由扪心自问:我的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一圆父母遗留在自己身上的梦想?为了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与日俱增?还是为了农妇、山泉、有点田?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道德规范,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太多的人,迷失了本我,过于自我,又想要追求超我,最后导致了无我。在这个几乎无我的时代,那个被约束的我、那个披着理想主义外衣的我、那个相反的我或许才是真正的自己……
                    一个“相反的我”,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我?
                    或许我会每天睡到自然醒,不用担心迟到挨批;我会酒足饭饱,不用多虑身形难堪;我会彻夜歌唱,直到嗓子沙哑无力……太多想要做的事,那么简单,近在眼前,却又觉得完成它们是个奢望。
                    像张芸京唱的“我想要一个乱了数字的时钟,我想做一个完全相反的我。我在这个世界拼命些什么,累死我,我有双不听任何命令的耳朵。去享受快乐加上自由的我,我要变成一颗透明的石头。我不会动也不会痛”。
                    一年365天,52个星期,每个月留出一天给这个相反的自己。或快乐或悲伤,去努力,去尝试,就算一个月只有一天,也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想想自己曾经的目标是什么,曾经的执着是什么?是否曾经的梦想已经被身边那些人事物牵引到了自己已经看不到的角落?人生苦短,有太多自己想要去达到的目标,但往往容易为了别人而辜负了自己的心愿。别忘了还有自己的存在。
                    站在镜子前,记得别让镜子后面的我皱眉。


                    40楼2010-10-10 16:03
                    回复
                      《朋友别哭》
                      曾经的大学好友近日来电寒暄,询问近况,曾经的知己在瞬间竟显一丝生疏,但同时还留有几分熟知。毕业才一年,却发现原来在毕业后,我和朋友之间竟然也同样有一年没有见面了。
                      想起我的学生生涯,大家常会一起唱起关于朋友的歌,特别是在毕业时,总会唱起那些让人心酸却又温暖的歌,这些歌曲不断浮现脑海、萦绕耳畔,以至于我在文章中得以多次赘述。初中时,大家单纯快乐,没心没肺的唱着《Our Story》。高中的时候一群男生疯在一起,拿着太空杯当酒杯,碰杯高唱《干杯,朋友》。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听到《朋友别哭》,反倒不愿听其所唱,只落得眼泪成诗。
                      朋友是什么?不是那些酒肉言欢者,不是那些过眼云烟者,不是那些只能同甘不能共苦者,更不是那些大难临头各自飞的鸟人,更不是落井下石的损友。
                      我的人生只过了短短20余载,然而我对于朋友的定义却变了又变。从前我总认为朋友就是应该为对方无条件付出,每天嬉笑打闹在一起,结果发现这样就没了自我空间,朋友之间的空间距离太短,似乎心的距离反而容易变远。后来认为朋友应该同患难,才能成就真友情。于是乎患难见真情了,以为找到了一辈子的挚友,可没想到待我过得好些了,此朋友反而心生嫉恨插翅而飞……曾经为“朋友”两个字迷茫很久,同样为“朋友”这两个字寻找很久。
                      一心寻找着李贺所言,“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王勃所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己并非如此易寻易觅。
                      《朋友别哭》中,吕方所唱极是,“看一看花花世界原来像梦一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到结局还不是一样?”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我曾极爱此句。其实名利富贵不过浮云,转瞬即逝,浮生若梦。人生到头来还不是黄土一掊。可人们就是愿意抬头欣赏遥远的浮云幻化,忘却脚下此时支撑着你,大去之时庇护着你的黄土。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朋友的基础,大家一路走来,一起见证对方的成长,一起快乐一起悲伤。朋友因为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一起努力,一起奋斗。那是何等珍贵!朋友,切记勿要因那花花世界而改变了曾经的理想,别为“身外之物”改变了你的真性情,别让现实的埃尘迷糊了眼睛,别让自己忘了自己。
                      人生中有三种最珍贵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亲情和爱情的浓烈不消多言,而友情能与它们并驾齐驱,可见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这份情,请你不要不在乎。”
                      每一个人,请你珍惜你的朋友。“敌人的笑脸能伤人,朋友的责难是友爱”,“ 朋友的一拳,胜过敌人的一吻”,朋友的真心批评或许比肆意纵容更好。只是看你是不是真的把朋友当做朋友。
                      “朋友别哭,我依然是你心灵的归宿,朋友别哭,要相信自己的路,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你的苦,我也有感触。”
                      我要对我所有的朋友说,“朋友,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这份情,我不会不在乎。”


                      41楼2010-10-10 16:06
                      回复
                        《你是我的眼》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感动于歌词,闭眼聆听,然曾几何时却突然惊恐于自己的一丝想法,我仿佛已“失明”良久?不然为何我总是在借助别人的眼睛?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似乎在当今已经变成了一个真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时,常常会有旁观者来告诉你,如何如何才是正确的。慢慢的,曾经那种年少轻狂,那种桀骜的自信竟然慢慢退却了。
                        身边常有朋友会问“你觉得我这样做好吗?”我总是笑而不答。你做的决定,我如何用我的想法告诉你我的判断呢?而可惜的是,在这个本应令你自信倍增的城市中,大家却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你或许会问我,纷繁复杂的社会,我如何确信自己的选择一定不出错呢?既然无法确信,我又怎敢事事自信呢?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出生后都历经了各种困难,每一个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所有的想法,你所有的性格、特长都是别人无法复制的。每个人降生时,上帝都赋予了不同的特质,当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你变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智慧,能力,想法。会用自己最独特的方式与人互动。你所会做的别人不一定会做,你所想的别人不一定会想。那么,既然如此,又何必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人们说的天空蓝,是我记忆中那团白云背后的蓝天。”
                        就如歌词说的那样,人们说的天空蓝,在我的记忆力就是那团白云后的蓝天。这就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出的美丽。
                        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更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脑想。毕竟相信自己的眼光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他人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
                        曾经唐太宗自由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他从不怀疑自己的才能,但他也能听取了魏征的“十思”,而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曾经齐王也管辖四方,他不会怀疑自己的才能,但他同时也听取了邹忌的“纳谏”,而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如果我能看得见,生命也许完全不同,可能我想要的我喜欢的我爱的,都不一样”
                        用自己的眼睛好好开眼看世界,即使你闭上了双眼,记得你还有心眼能帮助你体会这个世界,当然,除非你承认自己缺心眼。
                        别人看到后告诉你的永远只是一个故事,自己看到的刻入心中的那是你所拥有的财富。你是想活在“故事会”中,还是想拥有“财富人生”呢?


                        42楼2010-10-10 16:06
                        回复

                          (想 减 肥 就 来 看 )dof100点com
                          


                          46楼2012-01-14 20:51
                          回复

                            (想 减 肥 就 来 看 )dof100点com
                            


                            47楼2012-01-15 05: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