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雅筠一直想写一部倚天的续集,来表达自己对倚天的喜爱。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看倚天的原著。至今已经看来三十多遍吧。对倚天,让我惆怅不是张赵的爱情,而是周芷若的内心。所以,写了一篇很短的文。今天发上来。写望大家喜欢。
正文:
已是夏至,江畔,浓郁的树木如茵。
桐树钩挂起一轮残阳,到处弥散着迦南的香气。
波光粼粼的湖面未来得及打磨好的铜镜,上面,一舟,轻轻飘荡。
柔,柔,柔。
柔中,似乎带着点点惆怅。
小舟就这样在水面滑弋,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没有规乘。
一阵腴滑的乐声从小船内流出,给这柔美的江面,凭增一种静。
船上,没有饰品,没有掌舵人,没有船篷。
妙龄少女坐在船头,吹起笙乐。那美妙的声音,从可人儿的喉处滑到嘴边,滑到指尖,滑到湖面,洒落到路人的心间。
静,静,静。
那少女体姿婀娜,秀发无羁的撒到腰际,微风吹来,柔柔的抚着她的面颊。眼见她皓白如玉的肌肤,容光照人,脸泛红晕,显的妖媚动人。
那少女的脚,时不时的在水中摆动,激起一行水花,然后洒落到江面,像珠子滚落到铜盘里一般。
突然,一阵凉风袭来,那少女微微一笑,身体像左一滑,避开了这一张。这少女后面站着一中年女子。长得也是清丽动人,只不过脸上竟无半点血色。少女笑盈盈的站在船头左侧,手下摆弄这那根笙管。那少女先开口说:“周掌门,我此番来中原只是为了到武当山拜见张真人,您若有什么问题,尽可找我解决,但您若再苦苦纠缠,别怪晚辈手下不留情面了。”
原来,那少女正是前明教教主张无忌与赵敏的孩子,唤做铭黛。那中年妇人,是峨嵋派周芷若周掌门。张无忌夫妇本已归隐,不问俗世纷争,只不过两人一直观念武当张真人,二人也不方便在江湖走动,便派三女张铭黛前去武当拜访。张铭黛为途中少生枝节,只告诉武当派自己的身份。回来时,张铭黛见九江风景美丽,便想要多呆些时日。碰巧遇到周芷若,周芷若只觉着她像是自己十几年来庑忘仇人的人,赵敏。便一直尾随其后。
周芷若道:“你是谁!”
张铭黛一笑,这一抹微笑,淡定,从容。道:“周掌门何必知道我是谁,我们不可能成为仇人,也不可能成为朋友。我和周掌门仅仅是萍水相逢,此地一别,便再也不会相见,周掌门心中想什么,铭黛心中自知,请周掌门一切看开些。”
周芷若神色黯然,道:“你,真的是••••••”
张铭黛一笑道:“你何必这样。过去的事,就让她过去吧。”
周芷若木然,道:“都是因为她,我功练不成,又只能一生孤单,这个帐,我又跟谁算!”
张铭黛缓缓道:“周掌门,我的确不想了解你的过往,铭黛无心再管上辈的恩怨。只是,周掌门,人总该知足。欲望越大,最后的结局,越是凄凉。”
张铭黛拿出一张薄宣,赛道周芷若手里。道:“铭黛只徒防身的武艺,《九阴真经》的手抄本,现在给你。望周掌门好自为之。”
说罢,转身便要跳到岸边。周芷若拉住她的衣角,久久说不出话。这些年的痛苦与煎熬,怎是这个小女孩三言两语就说的清的?
张铭黛笑了笑,柔声道:“周掌门,也许铭黛的确是太小,说这些话才如此轻巧。可是,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是强求可以求来的,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悄然埋下伏笔。所谓的勉强来的,只不过是有些人没有看清伏笔,断做结论。而另一些看清伏笔的人才只能通过所谓勉强来挽救。您和家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谁都不肯让步,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莫然。”
周芷若迷惘的看着张铭黛。她不知,这个刚刚来到世间的小姑娘,到底有过怎样的经历。也许,她是对的。
张铭黛接着说:“每个人都可一选择自己的爱,爱一个人,不仅仅是得到,还是相望,相知。周掌门放不下包袱,而家父却一心甩去包袱。你们的故事,是不会有好结局的,不管做了什么。周掌门既然选择了心中的向往,家父也选择了他的向往,你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铭黛先告诉您的是,既然选择了,就别后悔。没有什么能够重来。”
周芷若道“可是我累了。”
张铭黛道:“周掌门,因为你选择了包袱,所以累。既然之前的路不能重走,那就好好思索以后的路,再做决定,到底是抛弃包袱,还是背负包袱。”
周芷若望望渐暗的天,缓缓的说出:“他过的怎么样?”
张铭黛道:“他早已忘却世俗的羁绊,为他所乐,爱他所爱。过得很好。请周掌门放心。天色不早了,铭黛回去了。”
张铭黛知道,她仍旧选择了包袱。
张铭黛跳到岸边,一阵迦南的香气带过。
完
雅•筠 2010-1-30
雅筠一直想写一部倚天的续集,来表达自己对倚天的喜爱。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看倚天的原著。至今已经看来三十多遍吧。对倚天,让我惆怅不是张赵的爱情,而是周芷若的内心。所以,写了一篇很短的文。今天发上来。写望大家喜欢。
正文:
已是夏至,江畔,浓郁的树木如茵。
桐树钩挂起一轮残阳,到处弥散着迦南的香气。
波光粼粼的湖面未来得及打磨好的铜镜,上面,一舟,轻轻飘荡。
柔,柔,柔。
柔中,似乎带着点点惆怅。
小舟就这样在水面滑弋,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没有规乘。
一阵腴滑的乐声从小船内流出,给这柔美的江面,凭增一种静。
船上,没有饰品,没有掌舵人,没有船篷。
妙龄少女坐在船头,吹起笙乐。那美妙的声音,从可人儿的喉处滑到嘴边,滑到指尖,滑到湖面,洒落到路人的心间。
静,静,静。
那少女体姿婀娜,秀发无羁的撒到腰际,微风吹来,柔柔的抚着她的面颊。眼见她皓白如玉的肌肤,容光照人,脸泛红晕,显的妖媚动人。
那少女的脚,时不时的在水中摆动,激起一行水花,然后洒落到江面,像珠子滚落到铜盘里一般。
突然,一阵凉风袭来,那少女微微一笑,身体像左一滑,避开了这一张。这少女后面站着一中年女子。长得也是清丽动人,只不过脸上竟无半点血色。少女笑盈盈的站在船头左侧,手下摆弄这那根笙管。那少女先开口说:“周掌门,我此番来中原只是为了到武当山拜见张真人,您若有什么问题,尽可找我解决,但您若再苦苦纠缠,别怪晚辈手下不留情面了。”
原来,那少女正是前明教教主张无忌与赵敏的孩子,唤做铭黛。那中年妇人,是峨嵋派周芷若周掌门。张无忌夫妇本已归隐,不问俗世纷争,只不过两人一直观念武当张真人,二人也不方便在江湖走动,便派三女张铭黛前去武当拜访。张铭黛为途中少生枝节,只告诉武当派自己的身份。回来时,张铭黛见九江风景美丽,便想要多呆些时日。碰巧遇到周芷若,周芷若只觉着她像是自己十几年来庑忘仇人的人,赵敏。便一直尾随其后。
周芷若道:“你是谁!”
张铭黛一笑,这一抹微笑,淡定,从容。道:“周掌门何必知道我是谁,我们不可能成为仇人,也不可能成为朋友。我和周掌门仅仅是萍水相逢,此地一别,便再也不会相见,周掌门心中想什么,铭黛心中自知,请周掌门一切看开些。”
周芷若神色黯然,道:“你,真的是••••••”
张铭黛一笑道:“你何必这样。过去的事,就让她过去吧。”
周芷若木然,道:“都是因为她,我功练不成,又只能一生孤单,这个帐,我又跟谁算!”
张铭黛缓缓道:“周掌门,我的确不想了解你的过往,铭黛无心再管上辈的恩怨。只是,周掌门,人总该知足。欲望越大,最后的结局,越是凄凉。”
张铭黛拿出一张薄宣,赛道周芷若手里。道:“铭黛只徒防身的武艺,《九阴真经》的手抄本,现在给你。望周掌门好自为之。”
说罢,转身便要跳到岸边。周芷若拉住她的衣角,久久说不出话。这些年的痛苦与煎熬,怎是这个小女孩三言两语就说的清的?
张铭黛笑了笑,柔声道:“周掌门,也许铭黛的确是太小,说这些话才如此轻巧。可是,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是强求可以求来的,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悄然埋下伏笔。所谓的勉强来的,只不过是有些人没有看清伏笔,断做结论。而另一些看清伏笔的人才只能通过所谓勉强来挽救。您和家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谁都不肯让步,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莫然。”
周芷若迷惘的看着张铭黛。她不知,这个刚刚来到世间的小姑娘,到底有过怎样的经历。也许,她是对的。
张铭黛接着说:“每个人都可一选择自己的爱,爱一个人,不仅仅是得到,还是相望,相知。周掌门放不下包袱,而家父却一心甩去包袱。你们的故事,是不会有好结局的,不管做了什么。周掌门既然选择了心中的向往,家父也选择了他的向往,你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铭黛先告诉您的是,既然选择了,就别后悔。没有什么能够重来。”
周芷若道“可是我累了。”
张铭黛道:“周掌门,因为你选择了包袱,所以累。既然之前的路不能重走,那就好好思索以后的路,再做决定,到底是抛弃包袱,还是背负包袱。”
周芷若望望渐暗的天,缓缓的说出:“他过的怎么样?”
张铭黛道:“他早已忘却世俗的羁绊,为他所乐,爱他所爱。过得很好。请周掌门放心。天色不早了,铭黛回去了。”
张铭黛知道,她仍旧选择了包袱。
张铭黛跳到岸边,一阵迦南的香气带过。
完
雅•筠 20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