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
性能: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2.瘰疬、乳痈、肺痈。能清化郁热,化痰散结。常配玄参、牡蛎等药用。
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用。
浙贝母
性能: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应用:
1.风热、痰热咳嗽。
2.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清解热毒,化痰散结消痈。
使用注意:同川贝母。
瓜蒌
性能: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2012
应用:
1.痰热咳喘。
2.胸痹,结胸。能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奏宽胸散结之效。
3.肺痈,肠痈,乳痈。能清热散结消肿,常配清热解毒药以治痈证。
4.肠燥便秘。能润燥滑肠。
用法用量:煎服,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者及寒痰、湿痰证忌用。反乌头。2013
竹茹
功效:清化热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2012
主治病证:
1.痰热、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
2.胃热呕吐、妊娠恶阻。
3.吐血、衄血、崩漏。有凉血止血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天竺黄
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前胡
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竹沥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主治病证: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用法用量:内服30~50g,冲服。本品不能久藏,但可熬膏瓶贮,称竹沥膏;近年以安瓿瓶密封装置,可以久藏。
桔梗
性能: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应用:
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宣开肺气,祛痰,无论寒热皆可。
2.咽喉肿痛,失音。能宣肺泄邪以利咽开音,可用于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
3.肺痈吐脓。
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可配甘草同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咯血等不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海藻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使用注意:传统认为反甘草。
川贝母与浙贝母、瓜蒌皮与瓜蒌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川贝母甘寒润肺,善治燥痰干咳和肺虚久咳。浙贝母苦寒清泄,善治热痰和风热咳嗽。
瓜萎皮长于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治痰热及痰浊阻胸之胸痹证。瓜萎仁长于润肺化痰,润肠通便。治肺燥咳嗽及肠燥便秘。
性能: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应用:
1.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2.瘰疬、乳痈、肺痈。能清化郁热,化痰散结。常配玄参、牡蛎等药用。
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用。
浙贝母
性能: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应用:
1.风热、痰热咳嗽。
2.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清解热毒,化痰散结消痈。
使用注意:同川贝母。
瓜蒌
性能: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2012
应用:
1.痰热咳喘。
2.胸痹,结胸。能利气开郁,导痰浊下行而奏宽胸散结之效。
3.肺痈,肠痈,乳痈。能清热散结消肿,常配清热解毒药以治痈证。
4.肠燥便秘。能润燥滑肠。
用法用量:煎服,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者及寒痰、湿痰证忌用。反乌头。2013
竹茹
功效:清化热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2012
主治病证:
1.痰热、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
2.胃热呕吐、妊娠恶阻。
3.吐血、衄血、崩漏。有凉血止血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天竺黄
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前胡
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竹沥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主治病证: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用法用量:内服30~50g,冲服。本品不能久藏,但可熬膏瓶贮,称竹沥膏;近年以安瓿瓶密封装置,可以久藏。
桔梗
性能: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应用:
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宣开肺气,祛痰,无论寒热皆可。
2.咽喉肿痛,失音。能宣肺泄邪以利咽开音,可用于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
3.肺痈吐脓。
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可配甘草同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咯血等不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海藻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使用注意:传统认为反甘草。
川贝母与浙贝母、瓜蒌皮与瓜蒌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川贝母甘寒润肺,善治燥痰干咳和肺虚久咳。浙贝母苦寒清泄,善治热痰和风热咳嗽。
瓜萎皮长于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治痰热及痰浊阻胸之胸痹证。瓜萎仁长于润肺化痰,润肠通便。治肺燥咳嗽及肠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