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给我一则消息,是《蜗居》上面的对白;大概的内容记不清了,多数是可以忘却的那种,有那么几条看似有些哲理,事实上也不过就是把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换了个字眼,或是把《读者》《意林》上的话摘抄几句下来,总之都是随处可见的那种。
人世间永远有那么一种人,每一个人都有那么一个对立面-他在你失分的地方不断得分,在你否认的世界里获得巨大成功,每个人都有,区别无非是你站的哪个面,受益或被受益。一般一个成熟的人对于人生的选择,通常都是基于满足自己利益的基础上,偏向善的那一方。
要说我至今为止读过最好的小说,大概就是《教父》与《奇鸟行状录》,相比之下,《奇鸟行状录》更符合我,站在的是一个更接近我的领域。那种各个世界之间分明,平行而相互干扰的世界之中,无奈而颓废,却不失积极和奋斗意义的世界。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蜗居》-因为不是一个世界,《蜗居》就代表了那么一个我永远会失分的,失去浪漫主义,只剩下一身现实利益的躯壳的世界,就似绵谷升之于“我”,永远是对立的,无法改变的。
《奇鸟行状录》中“我”的那中午不足道,却打乱了某种秩序仿佛天定一般的梦境,更类似于我的追逐,与自身对灵魂的那种质问感吧。《教父》这一点不甚明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父》的类型比较接近于《蜗居》,重视的是‘生活’,不是‘生命’和‘灵魂’。然后灵魂的质问本身是奢侈品,生活当然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如果你失去了一个深爱你的人,也许他不会离开你,但是你‘永远’不会真正的‘拥有’他。你把他的世界毁了,那是一种超越了灵魂界限的仇恨,你毁坏他的世界,你改变你自己,你就已经改变了他世界的平衡,这种平衡终有一天会返回到‘生命’里,让你看清原来有这么一种你永远无法理解,而别人从未离开过的存在。
当我看蜗居时,我在看什么?我在看忘却了灵魂的人被生命赋予了自私的权利,我在看那妖娆的女子在欲望的火焰下盛开,我在看那不负责任的新时代董卓身下呻吟的貂蝉,我在看那无能成为吕布的男子落魄而坚决的离开;我在看一个也许与我完全对立的,没有灵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为了自尊,梦想和爱情,可以放弃自尊梦想和爱情。而‘我’的世界呢,这从未变过,就好像加纳马耳他永远不变的红帽子,也许内容在变,而‘世界’是一样的,也许因此,另外的那个世界对我有了一丝类似于强‘ 暴’的感觉,那种由于否定的世界里的成就而带来的巨大厌恶,就像拧发条鸟一般的痛恨。
好吧,我承认我讨厌《蜗居》,不是因为我父母是房地产商,不是因为我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属于里面被批评的范围。而是这个我不在意的世界有着我在意的追逐,我不屑的世界有我必须进入的理由。就像1987年丹佛掘金的亚历山大.英格丽甚,要在自己最厌恶的球队里打出自己最精彩的比赛。我也得在这场自己不断失分的游戏中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我恨,恨到紧紧握住手中的棒球棍走进这个世界。
春夏秋,我所恨的人,所恨的事,所恨的躯体,所恨的梦想,都可以概括为-我恨的世界。如果我自己在这个世界里,那么自己是否也属于应该被自己憎恶的一部分?如果自己最爱的人离开自己,最恨的应该是那个罪魁祸首还是自己?毛姆在《面纱》中给主人公的最后一句台词是‘死的却是狗’,在电影里被多情的导演换成了‘原谅你?没什么可原谅的。’,温柔了许多,但是原著中作者到死也没解脱的恨意,那种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对自己对妻子深深眷恋的恨意,霎那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个世界转眼变成了另一个世界。
我永远也不会成为某一类人,因为我不是,就好像我是人,所以永远不可能成为类人猿或长出猫尾巴一般。我的‘灵魂’,只在它应属于的地方,而不会因那些浪潮的冲击,消失在某个沙漠的角落,尸骨无存。
最后让我说说吧,比起《蜗居》,我更念念不忘的是TTH那只比公交车还大的猫,没有原因的念念不忘,也许这就和蜗居里面形形色色的主人翁对欲望的态度,相反,我对欲望的态度,恰似于他们对灵魂。这就是我在看蜗居时,所看到的一切,一个浅显粗鄙的,永远不会属于我的世界。相对的,我也永远不可能属于那个世界,因为我是我,注定了是我。
翟煜.秋白
2010.2.1
人世间永远有那么一种人,每一个人都有那么一个对立面-他在你失分的地方不断得分,在你否认的世界里获得巨大成功,每个人都有,区别无非是你站的哪个面,受益或被受益。一般一个成熟的人对于人生的选择,通常都是基于满足自己利益的基础上,偏向善的那一方。
要说我至今为止读过最好的小说,大概就是《教父》与《奇鸟行状录》,相比之下,《奇鸟行状录》更符合我,站在的是一个更接近我的领域。那种各个世界之间分明,平行而相互干扰的世界之中,无奈而颓废,却不失积极和奋斗意义的世界。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蜗居》-因为不是一个世界,《蜗居》就代表了那么一个我永远会失分的,失去浪漫主义,只剩下一身现实利益的躯壳的世界,就似绵谷升之于“我”,永远是对立的,无法改变的。
《奇鸟行状录》中“我”的那中午不足道,却打乱了某种秩序仿佛天定一般的梦境,更类似于我的追逐,与自身对灵魂的那种质问感吧。《教父》这一点不甚明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父》的类型比较接近于《蜗居》,重视的是‘生活’,不是‘生命’和‘灵魂’。然后灵魂的质问本身是奢侈品,生活当然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如果你失去了一个深爱你的人,也许他不会离开你,但是你‘永远’不会真正的‘拥有’他。你把他的世界毁了,那是一种超越了灵魂界限的仇恨,你毁坏他的世界,你改变你自己,你就已经改变了他世界的平衡,这种平衡终有一天会返回到‘生命’里,让你看清原来有这么一种你永远无法理解,而别人从未离开过的存在。
当我看蜗居时,我在看什么?我在看忘却了灵魂的人被生命赋予了自私的权利,我在看那妖娆的女子在欲望的火焰下盛开,我在看那不负责任的新时代董卓身下呻吟的貂蝉,我在看那无能成为吕布的男子落魄而坚决的离开;我在看一个也许与我完全对立的,没有灵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为了自尊,梦想和爱情,可以放弃自尊梦想和爱情。而‘我’的世界呢,这从未变过,就好像加纳马耳他永远不变的红帽子,也许内容在变,而‘世界’是一样的,也许因此,另外的那个世界对我有了一丝类似于强‘ 暴’的感觉,那种由于否定的世界里的成就而带来的巨大厌恶,就像拧发条鸟一般的痛恨。
好吧,我承认我讨厌《蜗居》,不是因为我父母是房地产商,不是因为我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属于里面被批评的范围。而是这个我不在意的世界有着我在意的追逐,我不屑的世界有我必须进入的理由。就像1987年丹佛掘金的亚历山大.英格丽甚,要在自己最厌恶的球队里打出自己最精彩的比赛。我也得在这场自己不断失分的游戏中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我恨,恨到紧紧握住手中的棒球棍走进这个世界。
春夏秋,我所恨的人,所恨的事,所恨的躯体,所恨的梦想,都可以概括为-我恨的世界。如果我自己在这个世界里,那么自己是否也属于应该被自己憎恶的一部分?如果自己最爱的人离开自己,最恨的应该是那个罪魁祸首还是自己?毛姆在《面纱》中给主人公的最后一句台词是‘死的却是狗’,在电影里被多情的导演换成了‘原谅你?没什么可原谅的。’,温柔了许多,但是原著中作者到死也没解脱的恨意,那种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对自己对妻子深深眷恋的恨意,霎那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个世界转眼变成了另一个世界。
我永远也不会成为某一类人,因为我不是,就好像我是人,所以永远不可能成为类人猿或长出猫尾巴一般。我的‘灵魂’,只在它应属于的地方,而不会因那些浪潮的冲击,消失在某个沙漠的角落,尸骨无存。
最后让我说说吧,比起《蜗居》,我更念念不忘的是TTH那只比公交车还大的猫,没有原因的念念不忘,也许这就和蜗居里面形形色色的主人翁对欲望的态度,相反,我对欲望的态度,恰似于他们对灵魂。这就是我在看蜗居时,所看到的一切,一个浅显粗鄙的,永远不会属于我的世界。相对的,我也永远不可能属于那个世界,因为我是我,注定了是我。
翟煜.秋白
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