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香檀吧 关注:30贴子:2,898

《楹联丛话 》杂缀谐语附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朱竹垞先生在京师,除夕署门联云:
“且将酩酊酬佳节;
未有涓涘答圣朝。”
脱尽名士习气,而未尝不传诵于时,所谓言以人重也。又罢官后,集句为门联云:
“圣朝无弃物;
余事作诗人。”
其实“诗人”二字尚不足以尽先生耳。


IP属地:广东1楼2020-10-29 17:27回复
    彭文勤公自书京邸春联云:
    “门心皆水;
    物我同春。”
    日下士大夫颇以出语为话柄:“不过以‘门心’二字强揑耳。”然古人此等句法甚多,唐贾岛《题长江厅》诗有“言心俱好静”之句,意境正与相似,则用之楹帖,有何不可?况对句甚浑成乎。后汪锐斋仪曹德钺仿其意云:
    “臣心如水;
    王道犹龙。”
    则青出于蓝,而不能青于蓝矣。


    IP属地:广东2楼2020-10-29 17:29
    回复
      京师宦宅所制春联,每喜以本岁干支分冠于首。
      如“乙未”云:
      “乙近杏花袍曳紫;
      未匀柳色绶拖黄。”
      “丁酉”云:
      “丁岁观光惭国士;
      酉山探秘识奇书。”
      皆有凑泊痕迹,
      莫如“戊寅”岁一联云
      “吉日维戊;
      太岁在寅”
      为自然也。


      IP属地:广东3楼2020-10-29 17:30
      回复
        《画舫录》云:“岳大将军钟琪以名将兼通文墨,尝访旧好蜀僧大喦yán于扬州乐善庵,即席赠以联句,云: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庵即译经台旧址也。”或以此联为李笠翁所撰。


        IP属地:广东4楼2020-10-29 17:31
        回复
          英煦斋师曰:“余未谙习内典。临摹古人所写佛经,偶有会心,如‘比丘尼’,岂非尊我孔子乎?居马兰峪工次,时工人于旧寺中添建三教圣人殿,求作联语,遂书与之云:
          ‘西域谈经,心仰尼山思窃比;
          东周问礼,语传柱史戒深藏。’”


          IP属地:广东5楼2020-10-29 17:33
          回复
            吾乡林樾亭先生乔荫湛深经史之学,复工骈俪之文,有寿其姊夫李志汉封翁一联云:
            “宝树蔚彤云,知诸出有阳元,望他日成吾宅相;
            华堂盈紫气,溯原初于聃耳,喜长生本自家传。”
            封翁为李研云鸿瑞之父,兰卿都转之祖,宅相信不虚矣。


            IP属地:广东6楼2020-10-29 17:34
            回复
              王梦楼先生赠蒋心余联云:
              “前辈典型,秀才风味;
              华嵩品格,河海文章。”
              汪剑潭端光亦有赠联云:
              “沽酒近交乡父老;
              解衣平揖汉公卿。”


              IP属地:广东7楼2020-10-29 17:35
              回复
                阮梅叔亨为芸台先生介弟,文采风流,不愧难弟之目。曾撰《瀛舟笔谈》十二卷,皆杂纪先生抚浙时事也。洪稚存先生亮吉于嘉庆戊辰八月十三日游曲江亭,始与定交,用篆书楹帖赠之云:
                “第五之名齐票骑;
                十三此夜订心交。”
                梅叔甚喜,即附记于《瀛舟笔谈》中。


                IP属地:广东8楼2020-10-29 17:37
                回复
                  张南山《松轩随笔》云:“高要莫善斋广文元伯以学行闻于时,冯鱼山先生敏昌赠以楹帖云:
                  ‘奉母孝经看在手;
                  教儿文选读从头。’”


                  IP属地:广东9楼2020-10-29 17:38
                  回复
                    吴兴包果峰敬堂有著作才,阮芸台先生最赏异之,尝赠联云:
                    “吴兴山水,古来清远;
                    包咸论语,今尚流传。


                    IP属地:广东10楼2020-10-29 17:38
                    回复
                      李松云先生少年科第,后颇偃蹇。年六十时,犹官成都知府。自寿联云:
                      “三馆六曹十七科,竞称前辈;
                      一官万里二千石,遂老斯人。”


                      IP属地:广东11楼2020-10-29 17:40
                      回复
                        《秋雨庵随笔》云:“‘子建之才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以斗论才,奇矣。有曹姓人为彭泽令,其友人赠一联云:
                        ‘二分山色三分水;
                        斗功名八斗才。’
                        运典恰切。”


                        IP属地:广东12楼2020-10-29 17:41
                        回复
                          兰州府城西火祖庙,元宵灯火最盛。余曾于公余往观,记得吴信辰一联云:
                          “钻燧木先春,食德饮和,且自披星朝赤帝;
                          观灯天不夜,衢歌巷舞,何妨捧日待黄人。”


                          IP属地:广东13楼2020-10-29 17:42
                          回复
                            王孚远方伯述:“为滇臬时,每赴城外监视行刑,必就其地关庙行香。此庙僻在郊坰,且非有行刑事,直为人迹所不到。寺僧乞制庙联,因以意撰句云:
                            ‘度一切众生于梦幻后;
                            存千秋大义在天壤间。’
                            ”可谓不即不离。
                            又言:“浙江桃花岭有关庙,缙云程教谕文淦撰联云:
                            ‘当时诸葛大名,荒祠古柏,嗟回首万牛,何如汉寿亭垂,遍开兰若;
                            此地洞天小有,绝壁修篁,肃临风千纛,休比武陵源藐,空说桃花。’
                            ”据云此联在浙东颇脍炙于人口。然上联无端压倒诸葛公,已属无谓;下联只敷衍得“桃花”二字,实非佳构也。


                            IP属地:广东14楼2020-10-29 17:43
                            回复
                              西湖诗僧小颠。有《万峰山房稿》。预为涅槃塔院。尝于所居榜一联云;
                              “老屋将倾,只管淹留何日去;
                              新居未卜,不妨小住几时来。”
                              张南山为余述武后庙联云: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武后何以有庙,庙亦不知在何地,而联语则亦庄亦谐,精切不易矣。


                              IP属地:广东15楼2020-10-30 1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