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吧 关注:1,053贴子:4,730
  • 4回复贴,共1

不二山房成为汉服聚会场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不二山房,就成为成都汉服爱好者的乐园。
临水顾盼,袅娜行走,相偎合影……他们大多20多岁,正是青春容颜。云鬓摇动,衣袂飘飘,与汉服的相融,使他们如天外来客、翩翩仙子,流淌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美,盛放出东方美学的光彩。
下午15:30,天府汉服中心的成立仪式拉开帷幕——穿着明制服装的“24花神”、风格各异的美食旅游博主“云游18仙”,逐一上台展示“诗和远方”。成都汉服爱好者们从自然发展状态,进入到有组织发展的新阶段。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西南民族大学等政府及研究机构代表,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新事物落户天府新区,落户不二山房。
他们为什么爱上汉服?
粉橙色内裙,外搭香葱深绿马夹长衫,配以简洁、古朴的发型和头饰——当这样着装的范雪走进眼帘,让人眼前一亮,恍若进入了一个古代场景,面对着一位聪慧、优雅的古装佳人。
范雪是天府汉服中心的发起人之一,也是负责人,她说:“我们的梦想,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喜欢汉服的队伍中来,从年轻人扩大到全年龄段,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套汉服。”
这个梦想的背后,是汉服在成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快速发展历程。
被尊称为“成都第一代汉服践行者”的小米女士,向川观新闻记者介绍了汉服来到成都的因缘。
2003年11月22日,国内“汉服出行第一人”、电力工人王乐天首次穿着自己花费760元缝制的汉服曲裾出现在郑州街头,被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敏锐捕捉到,并刊载于一周后的报纸,成为国内汉服业的滥觞。11月22日,也被后来的汉服爱好者尊立为“汉服出行日”。
此后,汉服渐渐扩散,如一颗火种不断燎原,约在2007年时由爱好者带进成都。今年45岁的小米一见倾心,不仅喜欢上了汉服,还在日常生活中穿起了汉服,出街、会友、旅行……无论国内外,所到之处都能引起瞩目,除了收到“好美”的夸赞,也常常被请求合影。
“我的圈子几乎都是汉服爱好者,大家每天都很开心。”十余年来,汉服就是小米的日常服装,这让她与美同行,十分愉悦。
范雪的汉服缘,起于2015年。那一年,她刚从四川大学中国美术史专业毕业,是一位中国艺术文化的热爱者。当时,她在锦江区三圣乡不二野囿店遇到了同是国风深爱者的汪忠伟,他们一见如故,共同投入到传统文化推广中,汉服是最视觉化、最容易介入的。
“国潮”生活方式打开什么样?
“世界经不起东方生活美学的诱惑。”5年间,成都汉服发展迅速,从几个人喜欢壮大到几万人,可谓一年上一个台阶,范雪如此解读汉服的魅力之源。
“现在每次搞活动,都有很多人报名,只是场地有限,不得不做限制。”范雪说,就像“不二山房”,目前成都的多个“不二”系列院子,已经成为与汉服文化绑定在一起的场景符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0-29 23:44回复
    可以借文案一用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1-01 11: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