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香檀吧 关注:30贴子:2,898
  • 6回复贴,共1

云水天群活动系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贴一些有云水天群组织的活动。有点评的


IP属地:广东1楼2020-10-30 11:26回复
    水云天第十期 阿房宫


    IP属地:广东2楼2020-10-30 11:27
    回复
      此题一出,水云天群内哗然。其一,阿房宫与咸阳宫古来混之,多有讹传;其二,项王一炬之焚,颇多谜惑。立意于何,令人茫然。曰出题图一时之快,固己固人于囹圄,又曰,物无非托寄,虚实犹可不究之甚,又又曰,自己刨的坑,装死也要躺下去。好在抛砖引玉之效,令某欣慰。名曰点评,实为一家之言,博方家一哂尔耳。
      阿房宫 道南
      蜀木难撑七庙之坍,或焚一炬,或遗数年,附作史编终不足;
      去流大起孤声以哭,吊递次亡,吊如二世,踵来布奠未应闲。
      主持人:道南


      IP属地:广东3楼2020-10-30 11:28
      回复
        阿房宫
        点评:道南
        1.混子
        秦鼎收归,使能纳天下民膏,看土木肇兴,与之纪功定九州,筵开六世;
        雕梁腐朽,久不附关中王气,想笙歌夜舞,哪卜得山河一炬,姓字几家。
        上联假设逆入,见身段。下联承上而来,见惋叹。
        2.光子
        争秦鹿四年,焚秦宫三月,巨构立堂皇,一炬劫灰扬渭水;
        鼎湖龙去远,华表鹤重来,上林惟蔓草,千秋槐梦赋樊川。
        上联叙述,下联生发,行家身手。下联三分句气阻。
        3.伟子
        万宫其首摄四海其膏,托冕旒尽物髓民骸,倾国难填千丈壑;
        六统之徽成一朝之冢,看台阁犹此湮彼起,焚心徒沸九原哀。
        万宫其首切入题目,结句见奇。下联述不尽之哀。整个联作脱形而出,高明之法,赞之。
        4.花子
        度轻云南宫夏,北宫秋,迢峣想昔日陵阿,瑞霭晴霞时见阙;
        说青史胜者谁,败者几,荒诞是当年劫火,唐环汉燕岂无家。
        上联记叙,下联议论,得体联法。下联尾句以小见大,结得奇巧。
        5.军子
        秦殿万间,不庇寒士;
        楚人一炬,都成劫灰。
        上联化杜,亦吊亦寄,见情怀,下联反转,余味苍凉。
        6.七子
        百里城其浩浩哉,只难容四海文光,想嬴秦地下有灵,应诧人间夫子庙;
        一炬火何熊熊也,犹不尽九州王气,使项楚当年获鹿,别兴劫后未央宫。
        上联由阿房生发开去,推及坑儒事,结于人力不胜之叹。下联当为殷勤勉励之语,见寄托。
        7.石子
        祖龙居杰构极美极奢,讵料项王一炬,劫灰湮灭千秋梦;
        杜郎赋藻思向深向远,并同贾傅三篇,覆迹长留后世看。
        上联由扬到抑,优于变化,下联见拉衬法,长于醒世。两结忒熟悉。
        8.薇子
        夏台殷室,以亡阅亡,楚霸一燔,唐人一赋;
        伟力巨观,不见已见,废城千古,遗冢千秋。
        大开大合,见功力。
        9.无子
        障秦岭,阻渭川,相望百里余,犹未能穷其极;
        朝吴歌,暮楚舞,待说一燔后,曷不见绝而终。
        上联穷地理,下联及史实,结句有余味。三字分句用在开头,慎之慎之。
        10. 强子
        遑论祖龙居,怅兴废关情,忍见江山归一炬;
        与循小杜笔,忆春秋往事,再无台榭掩孤篇。
        上联发兴废惋惜之叹,下联由杜司勋赋入,“再无台榭”见吊,孤篇见自家情怀,本联立意值得点赞,相比之下,二腰随意了。


        IP属地:广东4楼2020-10-30 11:29
        回复
          阿房宫
          点评:道南
          本期特约嘉宾
          阿房宫 轻雪
          渭水脂消,骊山舞歇,故墟草树深,忍看未央连阙起;
          秦宫灰冷,汉苑梦新,帝国讴歌遍,剧怜小杜费辞多。
          上联渭水、骊山地理切入阿房宫,三分句见苍凉,结的自然,“忍看”“连阙”见忧怀。下联取纵,灰冷,梦新对比鲜明,结句发深思深省。
          阿房宫 疏雨楼
          筑之人已败,焚之人亦已败,看千年逐鹿风云,翻覆间灰飞烟灭;
          哀之者几何,鉴之者又几何,留一赋雕龙手笔,苍茫外斗转星移。
          首二分句小回环入,筑焚同归于寂灭,下联异曲同工,“斗转星移”顿生苍茫之感。整联句式构思令人拍案。


          IP属地:广东5楼2020-10-30 11:30
          回复
            水活动系列之
            云天床头恒有沽酒钱(一)
            联题:百花潭
            《寰宇记》卷72华阳县:“杜甫宅在西郭外,地属犀浦县,接浣花溪,地名百花潭。”《方舆胜览》卷51成都府:“浣花溪在城西五里。一名百花潭。按吴中复《冀国夫人任氏碑记》云:夫人微
            时,以四月十九日,见一僧坠污渠,为濯其衣,百花满潭,因名曰百花潭。”潭旧在南河龙爪堰一带,其北为杜甫草堂。唐杜甫《狂夫》诗云:“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后湮没无闻。清末黄云鹄以今青羊宫正街附近南河为古百花潭,1975年辟为百花潭公园。——百度
            以下为活动联题


            IP属地:广东6楼2020-11-09 14:34
            回复
              联题:百花潭
              主持及点评联作:
              百花潭 试剑
              骀荡春风,直到何年,与玉笛横吹,清歌一曲随流水;
              缠绵旧燕,唤回青帝,看轻云又起,花雨千秋濯锦江。
              百花潭 鸠竹
              翠竹桥西,黄莺亭北,又逢草木城春,清景暾暾凭槛看;
              武侯祠外,工部庐边,一样河山怀抱,沧波淃淃泛花流。
              竞赛榜单
              第一名
              无子
              目所及三百日之花,岂止艳李秾桃,浮棹正宜采菡萏。
              客不远数千里而至,何妨诛茅卜地,临流犹可濯冠缨。
              试剑评:上下联围绕“清”字大做文章,百花之清者为菡萏;潭水之清可濯缨;而下联起笔之“客”,足见作者亦爱“清”之人。花之清,水之清,皆见文之清;构思不落俗套,清新可嚼。唯“诛茅”二字潦草败兴。
              鸠竹评:上联抓住花的主题尽情写景,下联化“百花潭水即沧浪”之意而来,两方面均衡得当,用语凝练,词气文雅,整体妥帖。
              第二名
              鸣子
              东出浣溪,寻湫水一汪,为吾濯足;
              春邀芸谷,待浮花万瓣,与杜言诗。
              试剑评:一写人,一写地,结构稳重,文字也清丽,然欠细琢,那个一“汪”,尤其不喜。特爱下联,虽然“芸谷”二字不那么熨帖,但是“浮花万瓣”,有气势,也很好引出下结,颇有余味。
              鸠竹评:利用写意的方法,剖开错杂的背景,只选取最能体现主旨的素材来运用,简明透彻。“汪”字亦不喜。
              第三名
              琴子
              烟水旧亭台,花潭远漾春波绿;
              草堂新柳色,彩阁相迎画舫红。
              注:上下结句集吕陶《浣花泛舟和韵》诗句。
              试剑评:整联色彩缤纷,上联突出一个“绿”,如“烟水”“春波绿”,下联也以“绿”(新柳色)起笔,都突出一个“绿”了,可以换一个视角,像“千里莺啼绿映红”一样有声有色,会更有吸引力,突出优点是清丽,缺点是略觉单薄,嚼后略欠余味。
              鸠竹评:自造句与集句结合的十分巧妙,集句选的很好,其中的意蕴、色彩与主题很吻合。但上下联都单纯写景未免有些单调,或可旁涉一些史事典故使之丰满。
              第四名
              本子
              幸避锦官尘市,爱毗工部草堂,圆月照人,绝知潭影静时好;
              昔夸烟水同清,今作湖山殊胜,扁舟载我,难忘藕花深处香。
              试剑评:其实百花潭真的没啥荷花。不过网上资料很少,这点也就不能算缺点。此联布局合理,文字娴熟,然欠缺也在此,就是“老熟”。
              鸠竹评:整体来看写出了游赏的情境,句子十分圆熟,用意也熟,然而太熟或许是个减分项。
              第五名
              七子
              立亭台未听溪声,风物已殊,诗兴消磨蓼岸北;
              若秋雨相摧木叶,沧浪不再,芳菲散落草堂东。
              试剑评:百花潭,挺热闹的一个名字,写出摇落萧瑟之感,尤其下结,上下联意思挺接近,文字挺不错,谋篇有欠缺。
              鸠竹评: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有些纤弱。对素材的抓取运用可以打开一些,以免局促。
              第六名
              光子
              夏屋渠渠诗圣笔;
              秋波澹澹校书笺。
              试剑评:以“夏屋”的庄严与厚重喻诗圣,以“秋水”之洁净清灵喻校书,文字围绕百花潭周遭人物生发,稳当,然失张力。
              鸠竹评:选取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东西来写,造语清秀,只是对于主题来说过于简略了。
              第七名
              石子
              地近浣花溪,或问清嘉,幸有杜老诗吟,沧浪水同分半庭月;
              门临琴台路,相邀胜赏,闲谈文君酒酿,绿绮弦与诉十色笺。
              试剑评:从百花潭位置入手,自然而然引出老杜、文君,文字不足在缺乏张力,略显拖沓。
              鸠竹评:上联的前三个分句写得比较随意,下联好一些。总体感觉有些散,选材上没大问题,还是语言方面,需要给以更多关注。


              IP属地:广东7楼2020-11-09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