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吧 关注:49贴子:113
  • 4回复贴,共1

明晟环保梯级分离净化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脱硫脱硝##氨法脱硫#
明晟公司的业务范围
明晟公司主营燃煤电厂、钢铁、化工、炼焦、各种工业窑炉尾气的治理,从设计、施工、开车总承包的EPC工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兼营环保、化工相关的设备制造及工程安装。
1.脱硫工程:氨-硫酸铵法、氨-亚硫酸铵法。
2. 脱硝工程:SNCR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臭氧脱硝新技术。
3. 脱硝脱硫除尘一体化工程。
4. 设备制造:烟气挡板门(公司专利技术ZL 201320784346.6),I、II类压力容器;可在现场加工制造脱硫塔主体设备。
5. 施工安装:环保、化工设备、管道工程安装、机电设备安装。优化施工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在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成功实施“百日工程计划”。


1楼2020-11-04 16:14回复
    山东明晟环保不舍昼夜奋战73天完成脱硫双子塔并一次性开车成功!再一次在行业创造奇迹!客户对于我们的认可,再苦再累也是甜的!!这正是环保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2楼2020-11-05 15:25
    回复
      氨法脱硫技术特色
      1、彻底资源化--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氨法回收技术将收回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悉数转化为化肥,不产生任何废液、废渣和废气,没有二次污染,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将污染物悉数资源化、契合循环经济需求的脱硫技术。
      2、脱硫副产品价值高
      氨法回收脱硫设备的运转进程便是硫酸铵的出产进程,每吸收1吨液氨可脱除2吨二氧化硫,产出4吨硫酸铵,液氨均价2000元-2500元/吨、硫酸铵均价400元-600元/吨,脱硫副产物可以抵消液氨成本的80%左右,因而脱硫运行费用较低。
      3、设备阻力小,节约运转电耗
      氨法脱硫效率高,系统液气比低于其他湿法脱硫工艺,脱硫塔的阻力仅为850Pa左右,包含烟道等阻力脱硫岛总阻力在1000Pa左右。因此,氨法脱硫设备能够使用原锅炉引风机,大多无需新配增压风机;即使原风机风压低,也可适当进行风机改造或添加小压头的风机即可。循环泵的功耗下降了近70%,系统阻力比钙法等一般脱硫技术节电50%以上。
      4、防腐领先、运转牢靠
      氨法脱硫技术选用国外领先的防腐技术,一般选用可靠的材料和设备,设备可靠性达98.5%。脱硫剂及脱硫产品都是易溶性物质,设备内脱硫液为清液,无积垢,对设备无磨损,配以PLC、DCS等自动操控系统,使操控简单易行。
      5、设备占地小,便于老锅炉改造
      氨法脱硫设备无需置料预处置工序,副产品的产出进程也相对简单,一般总装备的设备在30台套左右,且处置量较少,设备选型较小。有些脱硫设备占地与锅炉的规划关联,75-1000t/h的锅炉占地在150-500㎡左右;后硫氨系统占地与锅炉的含硫量有关,但关联系数不大,整个后硫铵系统正常占地在500㎡内。


      3楼2020-11-09 14:16
      回复
        明晟环保专注于氨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术与装备的革新发展。针对工艺出现的高腐蚀,易堵塞,气溶胶、氨逃逸等实际问题,进行了较为完 善的解决,特别是针对国家最新的“超低排放”标准进行了设计改进,在业界拥有良好的信誉与口碑。


        4楼2020-11-10 14:27
        回复
          分析湿法脱硫烟气拖尾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工业烟气超低排放改造中,常采用湿法脱硫进行烟气净化,净化后的烟气从烟囱排出,常常会产生严重的拖尾现象,有时可达数百米。净烟气虽已达到超低排放水平,但造成了视觉污染和水资源的大量浪费,采用氨法脱硫的,有部分“硫铵雨”则会对周边设备造成严重腐蚀。由于国家政策不再强制性要求企业对烟气进行脱白治理,那么从脱硫系统的设计方面进行改良,避免烟气拖尾现象成为必要举措。
          下面以氨法脱硫为例,分析烟气拖尾的主要原因。
          1.物理因素
          经过氨法脱硫系统的高温烟气与其隔断液相接触后逐步达到饱和状态。携带着液滴的烟气排入大气后凝结成白色,形成视觉上的拖尾效果,环境温度越低、烟气湿度越大拖尾现象越严重。
          2.氨逃逸
          氨法脱硫过程中,作为脱硫剂的液氨或氨水会分解为气体氨与水,由于气体氨不易与烟气发生反应,会与烟气一起从烟囱排出,这就是氨逃逸,尤其是喷氨过量时,会加剧氨逃逸的现象,烟囱排出的烟羽会更长。
          3.气溶胶
          气溶胶是指液体或固体小质点在大气中分散悬浮形成的胶体分散体。氨法脱硫后的气溶胶主要成分是铵盐类,烟气中气溶胶含量越大,烟气的拖尾现象就越严重。
          针对烟气拖尾的各种原因,可以合理优化脱硫系统的工艺设计,减少或避免烟气拖尾现象。下面以明晟环保的“梯级分离净化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为例,讲一下脱硫塔在设计方面的改进措施。
          1.脱硫工艺设计
          采用二元结构多功能一体化脱硫塔及双区位双循环的脱硫工艺设计,增加气液反应路程,延长反应时间,选择较大液气比,控制液相游离氨、气相中的铵盐含量,从而抑制硫酸铵气溶胶。
          2.复合高分子软吸附凝并技术
          利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为载体。此种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憎水性等特点。在净化段,净化水将循环液液滴替换为水滴或含有低盐类晶体的液滴,这些微小液滴经过载体时,相互凝并成为大液滴,由于载体的憎水性,大液滴无法在载体上停留累积,最终会在重力作用下返回至脱硫塔内随循环液带出。
          3.多点、合理加氨设计
          根据氧化器结构和溶液流向采用多点、合理加氨设计,以保证氨水充分混合,挥发的气氨也能充分吸收。多点加氨设计可以更好的控制吸收液的PH值,控制脱硫区域气相游离氨的浓度,提高脱硫效率,降低氨逃逸率。
          通过对脱硫系统的工艺设计进行改良,能很好解决氨逃逸、气溶胶、烟气拖尾的环保难题,同时可以使脱硫系统运行更加稳定,节能降耗,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5楼2020-12-19 17: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