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前往景山自缢,明朝灭亡。
明朝的灭亡虽然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亲手灭亡明王朝的终究是李自成。李自成出身农民,他具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可以很好的号召百姓在动乱中建立伟业。可也因为他小富即安,目光短浅,造成了他成功之后又迅速失败的结局。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李自成这么一个亲手结束明王朝的“刽子手”,他的子孙却成为了明朝的左膀右臂,为明朝抵抗清军而付出了全部族人的生命。
李自成虽然占据北京,但他灭掉明朝逼死皇帝的事却传遍了天下,最终落得一个反贼的名声,毕竟古明朝再怎么不堪,它也是正统王朝。此刻关外有满人肆虐,你李自成不仅不想着抵抗外族,反而趁着漏子把明王朝灭了,实在是罪大恶极,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要知道古代对于名头是非常看重的,在没有绝对时机以及实力的情况下,谁也不想担任毁灭一朝的罪人。不然东汉末年的曹操早就把汉献帝取代了,也不会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儿。
言归正传,李自成搞得这么一出,成功使得他站在天下人的对立面。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李自成虽然依旧有众多手下,但想来若没有此事的话投奔李自成的人将会更多。也因此,李自成在面对有吴三桂相助的清军面前节节败退,最终在湖北通城九宫山麓遇袭身亡(也有记载说李自成死在湖北通城)。
李自成死后,他手下的部众拥立李自成的侄子李过为主(李自成没有儿子,李过是李自成哥哥的孩子,过继给了李自成,也算是李自成的继子)。
俗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李自成死后,李过却率领将士归顺到明朝绍宗皇帝的手下,与明朝一起抵抗清朝军队。并且由于李过在抗清中接连立下军功,绍宗皇帝给李过赐名为“赤心”,李过手下的将士也被封为“忠贞营”。
在抗清复明中,李过及其军队可谓是主力了,一度给清军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为此清朝多次派遣使者对李过招降,曾动用过各种手段。然而面对清朝的威逼利诱,李过却丝毫不为心动,誓死效忠明朝,毁书斩使,与清廷誓不两立。
后来李过病逝后,他的事业由养子李来亨继承(李过好像也没有儿子),依旧纷斗在抗清第一线。后来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害,李来享退居茅麓山地区为抗清而孤军奋战,即便如此他依旧高举抗清复明的大旗,抵抗清军,最终因为遭到叛变,全家遭殃。
可以说,李自成虽然亲手毁掉明王朝,但是他的儿子以及孙子等后代都为了明朝而奋斗,甚至不惜付出全部族人的性命。
他们这一家族虽然非常矛盾,但不失为一个值得敬佩的家族。
明朝的灭亡虽然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亲手灭亡明王朝的终究是李自成。李自成出身农民,他具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可以很好的号召百姓在动乱中建立伟业。可也因为他小富即安,目光短浅,造成了他成功之后又迅速失败的结局。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李自成这么一个亲手结束明王朝的“刽子手”,他的子孙却成为了明朝的左膀右臂,为明朝抵抗清军而付出了全部族人的生命。
李自成虽然占据北京,但他灭掉明朝逼死皇帝的事却传遍了天下,最终落得一个反贼的名声,毕竟古明朝再怎么不堪,它也是正统王朝。此刻关外有满人肆虐,你李自成不仅不想着抵抗外族,反而趁着漏子把明王朝灭了,实在是罪大恶极,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要知道古代对于名头是非常看重的,在没有绝对时机以及实力的情况下,谁也不想担任毁灭一朝的罪人。不然东汉末年的曹操早就把汉献帝取代了,也不会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儿。
言归正传,李自成搞得这么一出,成功使得他站在天下人的对立面。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李自成虽然依旧有众多手下,但想来若没有此事的话投奔李自成的人将会更多。也因此,李自成在面对有吴三桂相助的清军面前节节败退,最终在湖北通城九宫山麓遇袭身亡(也有记载说李自成死在湖北通城)。
李自成死后,他手下的部众拥立李自成的侄子李过为主(李自成没有儿子,李过是李自成哥哥的孩子,过继给了李自成,也算是李自成的继子)。
俗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李自成死后,李过却率领将士归顺到明朝绍宗皇帝的手下,与明朝一起抵抗清朝军队。并且由于李过在抗清中接连立下军功,绍宗皇帝给李过赐名为“赤心”,李过手下的将士也被封为“忠贞营”。
在抗清复明中,李过及其军队可谓是主力了,一度给清军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为此清朝多次派遣使者对李过招降,曾动用过各种手段。然而面对清朝的威逼利诱,李过却丝毫不为心动,誓死效忠明朝,毁书斩使,与清廷誓不两立。
后来李过病逝后,他的事业由养子李来亨继承(李过好像也没有儿子),依旧纷斗在抗清第一线。后来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害,李来享退居茅麓山地区为抗清而孤军奋战,即便如此他依旧高举抗清复明的大旗,抵抗清军,最终因为遭到叛变,全家遭殃。
可以说,李自成虽然亲手毁掉明王朝,但是他的儿子以及孙子等后代都为了明朝而奋斗,甚至不惜付出全部族人的性命。
他们这一家族虽然非常矛盾,但不失为一个值得敬佩的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