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吧 关注:73,419贴子:242,678
  • 3回复贴,共1

古汉语的一些特殊句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宾语+是+动词    “是”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例句:
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用“之”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做主语或宾语。
例句:
贡之不如,寡君之罪也。“之”字取消主谓结构。“也”字在整句中作为判断句的助词。
例句:
何日之有?
此句为反问。宾语前置。之,复指宾语“何日”。
又如:何陋之有?
是,在上古作为代词。如:将不可改于是。
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谓语前:
疑问代词
谁,何,奚,安
例句
臣实不才,又谁敢愿?
敢问何谓也?
方此时也,尧安在?
吾谁欺?欺天乎!(此句前句为疑问句,所以“谁”前置,后句不是疑问句,所以“天”在动词后面)
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前: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以何幸教寡人)
吾谁与为亲?(与谁为亲)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宾语必须是代词。2.全句为否定句。
不,未,无(勿)或表否定的无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和否定词后。
例句
吾爱之,不吾叛也。
邻国未吾亲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莫或兴之。—清·黄宗羲《原君》。莫或除之。)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宾语用代词复指
特点:宾语前置,同时要在宾语后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代词也要放在动词前。

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还可以在宾语前加“惟(唯)”构成“惟……是……,惟……之……”的句式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
余唯利是视。
父母唯其疾之忧。
另一:代词直接放在动词前,只限于“是”。
如“是刈是濩”“寡人是问”。
以后可能很少来了,找了一些古今汉语不太一样的句式,希望这个吧里的能够提高一些。另外,懂得语法以后再看或写古汉语,也变得有趣多了。



IP属地:河南1楼2010-02-06 18:04回复
    今天所说的“惟利是图”也是宾语前置。


    2楼2010-02-10 08:41
    回复
      • 61.163.216.*
      那是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片段。我这里小的时候老人问孩子:你饥不饥?而不是:你饿不饿?也是保留了古汉语的习惯(饥、饿上古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3楼2010-02-10 09:07
      回复
        马首是瞻,唯利是图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21 17: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