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羡慕的目标
我们在唐家河看到的,是牛羚四个亚种之一的四川亚种,其它三个是模式亚种、不丹亚种和秦岭亚种。这四个亚种我国都有分布,主要在川、陕、甘、滇及西藏等地的局部山区,与我国毗邻的印度、缅甸、不丹等也略有分布,实际上是沿着秦岭、邛崃山、凉山、高黎贡山以及喜马拉雅山系分布的一种特有动物。所以我国是牛羚资源最多的拥有国,特别是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为我国特产。在国外,只有少数几家博物馆保存有它们的标本。除了最近作为交换野马的对象,出口了几只以外,在国外动物园还从未展出过。国内也直到1972年,成都动物园才开始饲养牛羚,1979年繁殖成功。野生牛羚自然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因此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已将我国两个特有亚种列入“红皮书”的珍稀级中。我国也将牛羚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这种动物的调查研究,在我国只是刚刚开始,因此国际上有人称之为“探险家羡慕的目标”。
牛羚也叫羚牛(有些动物学家认为角马也叫牛羚,以改称羚牛为好。这篇文章为了照顾四川地方的习惯,姑称牛羚),还叫扭角羚、白牛、山牛、盘羊、大白羊等。这么多的名称正好反映了它那似牛非牛、似羊非羊的形象。总的形态像牛,体形粗壮,重300-400公斤,头大颈粗,四肢短粗,特别是前肢比后腿更壮,蹄子也大。但身体的某些部位又酷似羊类:吻鼻的隆起,肩高大于臀高,尾巴短小,成兽下颌有须,而且从头骨、四肢骨及驱干骨来看,绝大部分似羊,内脏及生殖系统也似羊。在生物化学测定方面,牛羚与羊也有较近的遗传关系。有的科学家做过牛羚与绵羊、黄牛种染色体研究,牛羚与绵羊的染色体臂数相等,如果二者杂交,有成功的可能。所以自从1850年首次采集到牛羚标本以来,牛羚是属于羊亚科还是牛亚科,科学家一直争论未休,现在大家趋向于划归麝牛亚科。这亚科仅有两种,一是亚洲的牛羚,一是北美洲的麝牛。和牛羚一样,麝牛也是一种介于牛羊之间的古老动物。而且据加拿大和中国学者的研究证实,北美麝牛的祖先就在中国。牛羚和麝牛原来同时生活在中国中部,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一部分牛羚向南迁移;另一部分麝牛向东迁移,经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中,分化变异形成两个种,但在染色体、肾脏、肝脏、生殖系统、肋骨、外形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舔盐、集群、繁殖
舔盐,是许多草食动物所共有的一种习性,但表现在牛羚身上更为突出。唐家河有句谚语:“七上八下九归塘,十冬腊月梁嘴上。”这一方面反映了牛羚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作垂直性的季节迁徙活动,另一方面反映了七、八、九月间它要下来舔盐的习性。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老百性就把牛羚常去舔盐的地方称作“牛井”、“牛井沟”或“牛场”。据说在解放前,有个猎人利用牛羚常到臭水沟舔盐的习性,守候一处就猎杀牛羚50多只。
牛羚为什么有这种习性,一般认为和它们体内需要特殊物质营养或帮助消化有关,而葛桃安、胡锦矗、江明道等考察唐家河的牛羚以后,提出两个新的观点,其一是与受孕、生殖期需要特殊的物质营养有关。因为从胚胎学和动物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动物在繁殖季节对各种营养物质(包括无机盐分)的需要大于正常时期,以满足自己身体及胚胎发育的需要。第二个观点是可以帮助解除某些植物的毒素。牛羚的食谱广泛,在觅食各种青草、嫩芽、树叶、树皮的季节,中毒的可能性很少。唯有8到10月间各种种子和果实相继成熟的季节,难免会食进一些带有毒素的果实。通过舔食,能吸收到一些无机盐,对中和、消除某些生物碱的毒性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集群,是牛羚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一般为10到40只,族群由幼体、亚成体、多数雌性成体和少数雄性成体组成。由于迁徙觅食、信息分享、交配繁殖,特别是防卫敌害的需要,“族群”在冬春之间又聚成数量更多的不稳定的大群,最多达130多只。在唐家河也经常看到“独羚”,那大都是失去争配能力的老弱雄体。这种集群方式,对反击能力较差的大型动物来说十分有利。单个的牛羚,很容易遭到豺、豹和黑熊的袭击,特别是豺,三五只同时上,有的挖眼,有的从肛门掏内脏,很快就把牛羚撂倒;而对成群的牛羚,这些肉食动物便毫无办法,只好远远尾随在后,以等待个别摔伤或落伍的猎物。这种残酷的斗争也“锻炼”了集群牛羚的活动方式,通常是“列队”行进,前面有雄性“头羚”开道,后面雌性成体压队,中间夹着小犊,形成一种护幼的自然队形。休息的时候,也是雌雄成体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四肢伏地趴着,犄角朝外,把幼体和少数母体护在中央,高处还有几只担当警戒的“哨羚”。这种防卫形式很像北美的麝牛。
从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报道来看,牛羚种群的恢复与壮大是比较迅速的。唐家河尤为明显,自从1978年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数量增长很快,栖息地由海拔2200至3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逐步下降到1000多米的次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