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悄悄问一句,总管是不是看到我的贴子了,最近两三章,提到了我说的陈皮皮是个普通人,儒家和佛教对于神性约束的解决方法,崔师兄对于皮皮的护道。那我再讲一点点?陈平安年幼时儒道佛三家在他年幼时心底的映射?这个布局其实很有意思,诸子百家,山上上下,买定离手,各负盈亏,争大道,争雪花钱,投注都是那些修道胚子,灵秀山头。唯有佛道儒三家都看了一个少年,外加一个神道,神道稍后说。修道山头,那就真的是各修各力了,时代背景板,佛家药师佛做了半个师父,讲了几嘴道理,在皮皮心里深处刻下道理,儒家呢,教皮皮知人心中善,心怀希望,道家呢,道家以自身行,告诉皮皮大道无善恶,所以后来陆沉后来要收皮皮为徒,是早就注定的一个过程,几场算计证明皮皮够聪明,可以修道,也在说一个道家的观点,你得聪明,才能修道,学会道理。佛道儒各自在皮皮心上显化,争夺地盘。神道呢,神道不传道,给一份善意,给一份修力的底子,就像当初神灵给人登高的机会一样。为什么陈平安是普通人,因为,三教要面对的是普通人,要教化的是能学习的普通人,而不是那些万里无一的天才们。不然,就像很多吧友说的,那终究是你陈平安一个人的道理。精彩的是少年抬头看见一群剑修御剑而起的时候吧,背起行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