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站-
亚马逊美国站可以说是全球版图的第一块,是当仁不让的老牌站点。在流量排名榜上稳居购物类网站首位,排在它前面的是搜索引擎和视频网站,一个购物网站能跟搜索和视频播放匹敌,连社交网站都排在亚马逊之后,可想而知整个亚马逊的流量池有多大。
作为亚马逊的起家市场,美国用户对亚马逊有着无脑的信赖,具体体现在哪怕一个产品鲜有流量,没有评价,都能形成订单。亚马逊所有的新政策也会最先在美国站执行,然后再应用到欧洲日本等其他站点,可见亚马逊本身对美国站的重视程度。
如果你有成熟的运营思路,那美国站绝对是不可错过的站点。但流量巨大的同时带来的是更多卖家和竞争,越来越少的蓝海类目,老牌卖家早已抢占好坑位,新卖家的想要争得一席之位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完全萌新也没有人带,那进入美国站无疑是九死一生。
2、-英国站-
英国站的优点是欧洲几个站点里面唯一一个英语为母语的站点,没有语言门槛。卖家可以轻松的把要上架的产品翻译成当地使用的语言,在SEO及推广路径上和美国没有太大差异。
而缺点则是和美国站相比体量太小,因为本身没有语言门槛,卖家数量并不少,竞争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整体售价不比美国高。再加上税务问题,利润又少了一大笔。未来形势极其不稳定,如果脱欧成功,税务体系也要独立于欧盟,又要折腾一遍卖家。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不建议没有做过欧洲站的卖家盲目入驻英国站。当然,如果你本身对英国站点非常熟悉,我所说的问题你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那入驻也未尝不可。
3、-德国站-
因为德语本身就是小语种,所以德国站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天然门槛。大多数人会认为客服问题难以解决,无法用德语上架产品。这样的固有思维就导致了德国站卖家数量到现在也没有饱和。再加上德国本身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所以售价相较英美更高,对于卖家而言利润更高。
缺点是德国同样有VAT,税局办事严谨,税务上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会导致关店等问题。其次退货率极高,德国人本身注重效率,为了尽快买的适合商品,甚至买10个退9个,因此在德国站上切忌选择高退货率商品,例如服装类目。
另外还要说缺点的话就是部分类目体量很小,如果没有调研市场就进入你会发现还没出多少单就到了BSR,碰到了销售的天花板。
4、-欧洲其他站点-
亚马逊在欧洲共有五大站点,说完英、德还有法、意、西。这三个站点体量都不大并且有相似之处就给大家放到一起说。他们和德国站一样同是小语种站点,所以卖家数量并不饱和,仍然有大把机会。
而缺点是只在衣服和电子产品等常见类目有一定的体量。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在亚马逊上购买如家具、宠物用品、母婴家居用品之类的习惯。所以在备货上切忌主观。
另外法国也即将强制VAT,接下来意大利西班牙也会相继效仿,所以在利润核算上需要非常注意。对于欧洲站点体量大小我这里的排序是: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所以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日本站-
说到亚洲开辟最为成功的站点不得不提到日本站。在亚马逊进入日本之前,日本的网购被雅虎和乐天二分天下,随着亚马逊的强势进入,现如今已经抢到了No.1的位置。
日本站有着运送速度快,经济发达的优点。由于跟中国距离也就700公里左右(上海到鹿儿岛),海运补货相比欧洲美国要快上很多,这就直接提高了日本站卖家的资金流转率,有更多流动资金去备货跟抗压。
缺点是电子产品类即将饱和,各种恶意进攻屡见不鲜,做到BSR的防守不比美国站轻松。而且10月份日本站的销售税上涨,又吞噬了卖家一部分利润,再加上日本人对质量的高要求,也有着和德国人类似的挑剔,想要进驻日本站在质量上务必特别注意。
6、-澳洲站-
澳洲站的开放可谓赚足了眼球,但是却落得个惨淡的结果。从2017年开放澳洲站,仅邀请大卖家加入,一个邀请函对应一个卖家。而现在澳洲站全线开放招商,也鲜有人问津,真的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澳洲站开放前亚马逊在线下进行大规模造势,所以第一批入驻的卖家自配送就出了几百单,但是到第二天就跌到十几单几单,再往后流量就几乎触底了。
回想原因我个人认为是FBA仓的匹配问题,亚马逊本来就是以买家体验著名的平台,但是因为没有FBA,货物在运送速度上大大落后。可以设想,如果在一开始宣传前就建立好FBA仓,准备好高性价比产品,结局可能会大不相同。
现在虽然少量的FBA仓已经投入使用,但是目前还没能挽救澳洲站的颓势,观望澳洲站的卖家多留意留意亚马逊在完善当地物流方面的工作,也不排除未来物流体系的成熟能让澳洲站起死回生,不过以现在的澳洲站的情况来看,不推荐中小卖家进场。
7、-新加坡站-
国庆节后最重磅的消息就是新加坡站点的开放。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消费能力自不用说,亚马逊在发达国家的模式也较为成熟,一个新兴站点大家都是从零开始,起点相同,竞争更小。
但可惜的是新加坡现在是各大电商巨头的必争之地,除了本土的Q10外还有阿里系的lazada,阿里在亚洲电商的成功有目共睹,亚马逊会不会水土不服尚不可知。整个新加坡仅有500万人口(相当于中国一个市),这一块小蛋糕又被几大电商争抢,作为卖家的我们现在进入又能分多少羹呢?
如果是大公司做全球站点布局可以先抢占坑位,如果是想靠新加坡站生存的中小公司我就要泼个凉水了,这种行为就是在给大卖们陪跑。
8、-结语-
亚马逊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自然会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开辟新站点,就像投行界投10家赚一家就已经盆满钵满一样,亚马逊开辟的新站点只要10个中成功一个就会为市值烧一把火。
不过作为卖家的我们可是拿真金白银甚至是全部身家做赌注,因此在站点选择及运营策略上非常重要,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亚马逊美国站可以说是全球版图的第一块,是当仁不让的老牌站点。在流量排名榜上稳居购物类网站首位,排在它前面的是搜索引擎和视频网站,一个购物网站能跟搜索和视频播放匹敌,连社交网站都排在亚马逊之后,可想而知整个亚马逊的流量池有多大。
作为亚马逊的起家市场,美国用户对亚马逊有着无脑的信赖,具体体现在哪怕一个产品鲜有流量,没有评价,都能形成订单。亚马逊所有的新政策也会最先在美国站执行,然后再应用到欧洲日本等其他站点,可见亚马逊本身对美国站的重视程度。
如果你有成熟的运营思路,那美国站绝对是不可错过的站点。但流量巨大的同时带来的是更多卖家和竞争,越来越少的蓝海类目,老牌卖家早已抢占好坑位,新卖家的想要争得一席之位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完全萌新也没有人带,那进入美国站无疑是九死一生。
2、-英国站-
英国站的优点是欧洲几个站点里面唯一一个英语为母语的站点,没有语言门槛。卖家可以轻松的把要上架的产品翻译成当地使用的语言,在SEO及推广路径上和美国没有太大差异。
而缺点则是和美国站相比体量太小,因为本身没有语言门槛,卖家数量并不少,竞争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整体售价不比美国高。再加上税务问题,利润又少了一大笔。未来形势极其不稳定,如果脱欧成功,税务体系也要独立于欧盟,又要折腾一遍卖家。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不建议没有做过欧洲站的卖家盲目入驻英国站。当然,如果你本身对英国站点非常熟悉,我所说的问题你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那入驻也未尝不可。
3、-德国站-
因为德语本身就是小语种,所以德国站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天然门槛。大多数人会认为客服问题难以解决,无法用德语上架产品。这样的固有思维就导致了德国站卖家数量到现在也没有饱和。再加上德国本身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所以售价相较英美更高,对于卖家而言利润更高。
缺点是德国同样有VAT,税局办事严谨,税务上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会导致关店等问题。其次退货率极高,德国人本身注重效率,为了尽快买的适合商品,甚至买10个退9个,因此在德国站上切忌选择高退货率商品,例如服装类目。
另外还要说缺点的话就是部分类目体量很小,如果没有调研市场就进入你会发现还没出多少单就到了BSR,碰到了销售的天花板。
4、-欧洲其他站点-
亚马逊在欧洲共有五大站点,说完英、德还有法、意、西。这三个站点体量都不大并且有相似之处就给大家放到一起说。他们和德国站一样同是小语种站点,所以卖家数量并不饱和,仍然有大把机会。
而缺点是只在衣服和电子产品等常见类目有一定的体量。大部分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在亚马逊上购买如家具、宠物用品、母婴家居用品之类的习惯。所以在备货上切忌主观。
另外法国也即将强制VAT,接下来意大利西班牙也会相继效仿,所以在利润核算上需要非常注意。对于欧洲站点体量大小我这里的排序是: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所以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5、-日本站-
说到亚洲开辟最为成功的站点不得不提到日本站。在亚马逊进入日本之前,日本的网购被雅虎和乐天二分天下,随着亚马逊的强势进入,现如今已经抢到了No.1的位置。
日本站有着运送速度快,经济发达的优点。由于跟中国距离也就700公里左右(上海到鹿儿岛),海运补货相比欧洲美国要快上很多,这就直接提高了日本站卖家的资金流转率,有更多流动资金去备货跟抗压。
缺点是电子产品类即将饱和,各种恶意进攻屡见不鲜,做到BSR的防守不比美国站轻松。而且10月份日本站的销售税上涨,又吞噬了卖家一部分利润,再加上日本人对质量的高要求,也有着和德国人类似的挑剔,想要进驻日本站在质量上务必特别注意。
6、-澳洲站-
澳洲站的开放可谓赚足了眼球,但是却落得个惨淡的结果。从2017年开放澳洲站,仅邀请大卖家加入,一个邀请函对应一个卖家。而现在澳洲站全线开放招商,也鲜有人问津,真的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澳洲站开放前亚马逊在线下进行大规模造势,所以第一批入驻的卖家自配送就出了几百单,但是到第二天就跌到十几单几单,再往后流量就几乎触底了。
回想原因我个人认为是FBA仓的匹配问题,亚马逊本来就是以买家体验著名的平台,但是因为没有FBA,货物在运送速度上大大落后。可以设想,如果在一开始宣传前就建立好FBA仓,准备好高性价比产品,结局可能会大不相同。
现在虽然少量的FBA仓已经投入使用,但是目前还没能挽救澳洲站的颓势,观望澳洲站的卖家多留意留意亚马逊在完善当地物流方面的工作,也不排除未来物流体系的成熟能让澳洲站起死回生,不过以现在的澳洲站的情况来看,不推荐中小卖家进场。
7、-新加坡站-
国庆节后最重磅的消息就是新加坡站点的开放。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消费能力自不用说,亚马逊在发达国家的模式也较为成熟,一个新兴站点大家都是从零开始,起点相同,竞争更小。
但可惜的是新加坡现在是各大电商巨头的必争之地,除了本土的Q10外还有阿里系的lazada,阿里在亚洲电商的成功有目共睹,亚马逊会不会水土不服尚不可知。整个新加坡仅有500万人口(相当于中国一个市),这一块小蛋糕又被几大电商争抢,作为卖家的我们现在进入又能分多少羹呢?
如果是大公司做全球站点布局可以先抢占坑位,如果是想靠新加坡站生存的中小公司我就要泼个凉水了,这种行为就是在给大卖们陪跑。
8、-结语-
亚马逊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自然会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开辟新站点,就像投行界投10家赚一家就已经盆满钵满一样,亚马逊开辟的新站点只要10个中成功一个就会为市值烧一把火。
不过作为卖家的我们可是拿真金白银甚至是全部身家做赌注,因此在站点选择及运营策略上非常重要,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