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吧 关注:55贴子:390
  • 0回复贴,共1

浅谈疫情下生命教育的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社会带来了不计其数的损失,社会的各种悲怆现象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年学生的生命观,同时青年学生本身缺乏对生死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用的基本了解,导致他们漠视生命,引发一些极端现象的出现。
生死教育的展开有助于青年学生对于生死价值观念的矫正,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们总认为死亡离孩子太过遥远,等孩子长大再谈也不迟。但实际上,它与人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息息相关。
比如,根据卫生部统计显示,在中国,平均每天有多达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即使老师和家长千叮咛万嘱咐,依然可能无法抑制孩童们玩闹的天性。而且溺死的学生中,很多都是通晓水性的。他们缺的可能不仅仅是求生技巧,而是对死亡的了解;再比如,当家有老人病危时,很多家属迫于传统压力,担心背负不孝的骂名,常要求过度治疗,最后耗尽心力,散尽家财,病人受尽了痛苦,仍然无力回天。这样的悲剧,不停地上演……
在美国教育学家艾迪和埃斯所著的《死亡教育》一书中,死亡教育有以下六个目标:
1.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己的死亡,个人可以使用有效的问题解决技术与处理策略,来处理内在的冲突与对死亡的恐惧;
2.艺术作品和媒体对死亡进行大肆描述渲染,这与我们生活中对死亡闭口不谈形成了信息冲突。死亡教育会让我们正视这种冲突,以健康、正常的观点来谈论生死;
3.死亡表明一个人生命的结束,因此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评价自己的生活,进而鼓励人们提升自己的生活状态;
4.协助专业或非专业 (包括家属) 的护理人员以坦然的心态,给临终病人及居丧者提供适宜的情绪支持;
5.帮助对死亡与濒死一无所知的人了解有关知识;
6.死亡表明一个人生命的结束,因此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评价自己的生活,进而鼓励人们提升自己的生活状态;
做好家庭中的死亡教育
遗憾的是,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死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只有部分高校开设有少许相关课程,但家长完全可以在家庭中展开死亡教育。这是孩子生命教育的重要一步,或许也是我们大人迈出的重要一步。
Q1
鼓励坦诚交流
一方面,家长不要遮遮掩掩。在经历死亡事件时,大人需要做到的坦诚,包括清楚明了地向孩子解释发生的事情、坦诚地流露自己的悲伤,不要回避,不要遮掩。
另一方面,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并及时引导。当孩子遇到难过的事情,给他们一个拥抱,让他们将内心的感受毫无压力地吐露出来;当孩子受挫、遭受批评时,要及时观察他的情绪状态,用温柔的语气和平等的姿态去交流,避免孩子在糟糕心境下做出过激举动。
Q2
结合时事热点
当看到孩童溺水、青少年自杀这类新闻时,与孩子及时进行沟通,给他们进行关于死亡的通俗科普,并适当唤起孩子的死亡焦虑。同时强调做危险事情时应有家长陪同等安全教育,以避免此类因为孩童贪玩而造成的惨剧。
Q3
结合生活事件
生命逝去,无可复生,我们应当领着孩子一步一步接受


1楼2020-11-17 15: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