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产业政策为经济发展释放新动能
(1)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注重创新引领发展
我国自2016年正式推行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方案——“三去一降一补”、消解过剩产能,强调经济运营质量。伴随这一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制造业的质量、环保与安全生产的监管,也显得格外严厉,促使经济由高速的规模型发展向中高速的质量型发展转变。由此也使市场供需关系逐步趋于新的平衡。
在此政策指导与引导下,线缆产业也大幅减少了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投资,转而努力提升创新能力,改善产品结构,倡导绿色、节能制造技术。在总体规模上,通过市场手段限制了线缆产业的扩大型投资和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张。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实现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向‘跟踪’为主并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这六大转变,既是线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也是衡量产业是否转入创新驱动轨道的重要标志。
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是引领线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
(2)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促进制造业转型发展
2017年1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十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信部提出的《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国家互联网发展指导意见和发展战略纲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均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双创”平台为抓手,大力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中国制造新竟争优势为目的。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双创”平台是制造业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牵引和引领着企业转型,推动企业发展理念、战略、组织、流程、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撬动企业加速转型的支点。
特别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以及5G和LPWA(低功率广域)等建设的快速推进,更是有力促进了“两化”融合的发展。近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联合发布了《5G确定性网络产业白皮书》,将加速部署物联网应用,最终会提供重要的连接技术来推进工厂的自动化和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据有关预测,中国将会使连接到互联网的工业机器的数量增加3倍,到2024年将达到3亿台以上,这将是世界上最多的。
可以预见,我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必将给我国线缆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将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
(3)大力但导质量强国,持续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2017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总体方向。研究编制质量强国战略纲要,明确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统筹各方资源,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持续开展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示范活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质量发展强国之路。
同时,政府监管机构会同线缆大用户及检测监督机构,在2017年全面彻查整治的基础上,2018年持续坚持狠抓严打,狠抓线缆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不良产品、劣质低价线缆产品的制造生产和流入市场。这为营造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规范市场、弘扬正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为线缆产业提供持续需求
(1)内需市场仍然是线线产业的根本依靠
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度过阵痛期,已初见成效。经过坚定推进供给側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向内需型增长方式转变已愈发明显。内需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拥有1亿多户市场主体,14亿人口,9亿劳动力和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伴随着具有全球数量最为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崛起,国内市场己经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根本依靠。这也为线缆产业带来广阔的应用市场。
(2)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为线缆产业提供稳定市场
中国仍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提升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据统计,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中国城镇化水平比发达国家约低20个百分点。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户籍口城镇化率达到45%,预期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9%和5.1%。裁至2018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6%。未来多年,将会维持在平均年递增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这些正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推进优化城镇化布局、加强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城市群和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在构建内通外联的运输通道网络、现代高效的城际城市交通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以及在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等方面将会继续大有作为。
未来几年中,我国电力、铁路、轨道交通、通信、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依然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这些都将给线缆产业提供许多难得机遇和稳定市场。
(3)高端制造业发展为线缆产业创造了高端市场
作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国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明确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领域为重点,并在技术上、产业化上寻求新突破。在智能电网、数字化及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及高铁装备制造产业等领域实现长足发展。
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推进国防现代化以及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多个方面,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红利,拓展了发展的新空间,这些都为线缆产业创造了新的高端市场。
(1)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注重创新引领发展
我国自2016年正式推行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方案——“三去一降一补”、消解过剩产能,强调经济运营质量。伴随这一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制造业的质量、环保与安全生产的监管,也显得格外严厉,促使经济由高速的规模型发展向中高速的质量型发展转变。由此也使市场供需关系逐步趋于新的平衡。
在此政策指导与引导下,线缆产业也大幅减少了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投资,转而努力提升创新能力,改善产品结构,倡导绿色、节能制造技术。在总体规模上,通过市场手段限制了线缆产业的扩大型投资和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张。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实现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向‘跟踪’为主并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这六大转变,既是线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也是衡量产业是否转入创新驱动轨道的重要标志。
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是引领线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
(2)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促进制造业转型发展
2017年1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十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信部提出的《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国家互联网发展指导意见和发展战略纲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均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双创”平台为抓手,大力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中国制造新竟争优势为目的。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双创”平台是制造业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牵引和引领着企业转型,推动企业发展理念、战略、组织、流程、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撬动企业加速转型的支点。
特别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以及5G和LPWA(低功率广域)等建设的快速推进,更是有力促进了“两化”融合的发展。近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联合发布了《5G确定性网络产业白皮书》,将加速部署物联网应用,最终会提供重要的连接技术来推进工厂的自动化和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据有关预测,中国将会使连接到互联网的工业机器的数量增加3倍,到2024年将达到3亿台以上,这将是世界上最多的。
可以预见,我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必将给我国线缆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将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
(3)大力但导质量强国,持续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2017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总体方向。研究编制质量强国战略纲要,明确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统筹各方资源,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持续开展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示范活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质量发展强国之路。
同时,政府监管机构会同线缆大用户及检测监督机构,在2017年全面彻查整治的基础上,2018年持续坚持狠抓严打,狠抓线缆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不良产品、劣质低价线缆产品的制造生产和流入市场。这为营造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规范市场、弘扬正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为线缆产业提供持续需求
(1)内需市场仍然是线线产业的根本依靠
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度过阵痛期,已初见成效。经过坚定推进供给側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向内需型增长方式转变已愈发明显。内需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拥有1亿多户市场主体,14亿人口,9亿劳动力和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伴随着具有全球数量最为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崛起,国内市场己经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根本依靠。这也为线缆产业带来广阔的应用市场。
(2)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为线缆产业提供稳定市场
中国仍处在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提升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据统计,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中国城镇化水平比发达国家约低20个百分点。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户籍口城镇化率达到45%,预期年均增速分别达到39%和5.1%。裁至2018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6%。未来多年,将会维持在平均年递增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这些正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推进优化城镇化布局、加强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城市群和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在构建内通外联的运输通道网络、现代高效的城际城市交通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以及在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等方面将会继续大有作为。
未来几年中,我国电力、铁路、轨道交通、通信、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依然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这些都将给线缆产业提供许多难得机遇和稳定市场。
(3)高端制造业发展为线缆产业创造了高端市场
作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国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明确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领域为重点,并在技术上、产业化上寻求新突破。在智能电网、数字化及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及高铁装备制造产业等领域实现长足发展。
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推进国防现代化以及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多个方面,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红利,拓展了发展的新空间,这些都为线缆产业创造了新的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