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某个吧讲了一下,
随便就复制过来了。
平仄是高中学的,很多人觉得难,其实很简单的。
绝句有两种平仄形式。
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其实平仄只有一句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就是说奇数上的字可以不遵循平仄,但偶数上的字必须严格遵守格式。
而五言绝句的一种平仄格式是:
上阕: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下阕: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另一种是:
上阕: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
下阕: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
比如:
五言
空山新雨后,
山:平 雨:仄
天气晚来秋。
气:仄 来:平
明月松间照,
月:仄 间:平
清泉石上流。
泉:平 上:仄
竹喧归浣女,
喧:平 浣:仄
莲动下渔舟。
动:仄 渔:平
随意春芳歇,
意:仄 芳:平
王孙自可留。
孙:平 可:仄
再比如:
七言
醉泼惜墨欠朱缘,
泼:平 墨:仄 朱:平
冷转贱毫抱酒淡。
转:仄 毫:平 酒:仄
公揽遥尘观雪怜,
揽:仄 尘:平 雪:仄
子逐新戏凄歌阑。
逐:平 戏:仄 歌:平
随便就复制过来了。
平仄是高中学的,很多人觉得难,其实很简单的。
绝句有两种平仄形式。
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其实平仄只有一句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就是说奇数上的字可以不遵循平仄,但偶数上的字必须严格遵守格式。
而五言绝句的一种平仄格式是:
上阕: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下阕: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另一种是:
上阕: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
下阕: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
比如:
五言
空山新雨后,
山:平 雨:仄
天气晚来秋。
气:仄 来:平
明月松间照,
月:仄 间:平
清泉石上流。
泉:平 上:仄
竹喧归浣女,
喧:平 浣:仄
莲动下渔舟。
动:仄 渔:平
随意春芳歇,
意:仄 芳:平
王孙自可留。
孙:平 可:仄
再比如:
七言
醉泼惜墨欠朱缘,
泼:平 墨:仄 朱:平
冷转贱毫抱酒淡。
转:仄 毫:平 酒:仄
公揽遥尘观雪怜,
揽:仄 尘:平 雪:仄
子逐新戏凄歌阑。
逐:平 戏:仄 歌:平
